第207章 新政试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大人,别胡说八道,本官只是为税制之事正在思考良策。」尉迟江晚冷笑一声,不管怎么样,不能再王志忠面前落了面子。  

看着尉迟江晚死鸭子嘴硬,王志忠也不说什么,他已经在太子面前表了自身之态度,就算心里面再排斥,也要去做。  

「今晚,家中设宴,尉迟大人可否赏脸过府一叙。」  

尉迟江晚就去过两次王志忠的府邸,一次是为董妃之事,一次是从高丽回来后,为荆王之事。  

因此,他对王志忠的府邸实在没什么好感。  

「付大人可去。」  

「当然。」  

「好,那一起,到时候再商议,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本官毕竟是哈密出身,在朝中根基不稳,若是由我再朝会上提议新政,只怕很多人也不服气,不如还是付大人先提出来,本官在一旁摇旗呐喊,为其助威。」  

王志忠听完之后,脸色淡然,他直接朝着尉迟江晚走去。  

做到尉迟江晚身边后,拉起了他的胳膊,作势朝后走去。  

「哎,王大人,你这是何意?」尉迟江晚挣脱开来。  

「去见殿下。」  

「见殿下干嘛?」尉迟江晚有点慌了。  

「既然尉迟大人有这么多的想法,不如在殿况,另择人选便是。」王志忠知道尉迟江晚最怕什么,话语之间,将尉迟江晚拿捏的死死的。  

「哎,王大人,都说了别胡说八道,本官刚刚说的只是一个提议,具体的还要咱们商量着来,哪有一个章程都没出来就去找殿下的。」尉迟江晚急了。  

王志忠看到此处,才点了点头。  

「今夜别忘了去啊,尉迟大人…」  

「我等你…」  

让尉迟江晚后槽牙一阵痒痒。  

东宫中,很是安静。  

铁喜坐在椅子之上,闭目养神。  

张爱战战兢兢的站在一旁。  

他现在明白了,自己真的是误会了殿下的意思,这可是近侍的大忌讳,特别是张爱身为大臣与皇帝中间的通信人。  

他这里误会了,搞不好就会弄出震惊朝堂的大风波来。  

「张爱,你为什么会觉得我想杀付子婴呢。」铁喜睁开了眼睛,缓缓说道。  

「殿下,奴婢该死,奴婢自作主张,揣摩天意。」说着张爱跪下身去。  

「奴婢觉得这些事情都是对殿下声望不利,故才不敢询问殿下的意思,除了奴婢,不管是尉迟江晚,王志忠,还是岳山和朝中的大臣们,他们心中也都有有此猜测啊。」  

铁喜轻声说道:「起来吧,张爱。我已经明白了,你跟尉迟江晚,王志忠等人想的也都没有错,付大人长时间位于中枢,辅理朝政,为人处世,坦坦荡荡,即便是经筵之争,我虽然有诡辩自解,但心里知道,付大人也没有错。」  

「他唯一的错啊,就是太过洁身自好,若是付大人是像尉迟江晚…不,像王志忠那样的人,想必,你们就不会有如此多的想法了。」铁喜轻声说道。  

臣子的自保之处,就是犯错误,特别是有功之臣,不然对你的封赏到头了,那也就剩下死路一条了。  

张爱静静的听着铁喜的的话。「张爱,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你与尉迟江晚,王志忠等人不同,你我二人应当是一条心,以后朝堂之上再有任何风吹草动,你应该直接禀告给我,让我不至于像今日这般猝不及防。」  

铁喜的话,让张爱心中暗暗感动。  

」殿下放心,以后再有针对付大人的事情,奴婢一定尽快禀报殿下,不敢有丝毫隐藏。」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给我如实报来…」  

「是,殿下。」  

铁喜刚刚说完,一名小太监便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封奏章。  

「殿下,是辽东武阳侯的密奏。」说着,放在了铁喜的桌案之上。  

铁喜拿起奏章,忽然想到了些什么。  

「让岳山过来。」  

「是,殿下。」  

铁喜打开了罗守珍的奏章。  

奏章上说,辽平府境内最后一支的叛贼已经被剿灭了,辽平府全境十五万辽人和高丽人,尽数归顺大宋,而大兴府,开京近些时日,也不会再有大战,便想着抽调一部分兵马,调回真定城,并且希望自己能够返京。  

看完奏章后,铁喜又想起了亲卫暗中传递过来的信息。  

实际上铁喜对罗守珍在北方的所作所为,很是清楚。  

可他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出比罗守珍的方式更有效的办法。  

若想将所有新得的土地全部彻底并入大宋,前期的血与火是必须的。  

这也是为何,付子婴并未将罗守珍的事情摆在台前,因为他也没更好的方法。  

至于,罗守珍想回来看看,铁喜并没有批准的打算,因为那边还需要他继续坐镇,过了两三年,新增之地彻底融入大宋之后,才能考虑他的调任问题。  

不一会儿,张爱便带着岳山来到了东宫中。  

见礼之后,铁喜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可曾准备好了。」  

「殿下,已经准备好了。」岳山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了数本奏章,递给了张爱。  

而张爱接过之后,赶忙走了几步,送到了铁喜的手中。  

铁喜面色凝重的打开了第一页。  

付子婴,无。  

王志忠,田地一百二十亩。  

尉迟江晚,田地六百亩。  

看完第一页后,铁喜笑着说道:「没想到,尉迟江晚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