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释疑(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不是正文,也有点长,但我建议大家都看一下)  

这次因为是连续更新三十章,导致除最后一章和卷末总结之外的章评有点少。  

所以我昨天才得到大概的反馈。  

单开这个单章是因为第二卷最后三十章有个地方没处理好,需要向大家解释下。  

其实小说写完了还要解读,尤其是作者自己来,是非常下乘的事情。  

但好几位读者在章评提了,群里也有问的。  

考虑到完全看明白的应该不太多,所以不得不统一捋一捋。  

······  

一句话总结,就是洪范情绪的变化。  

很多读者认为詹元子死了以后洪范悲伤的部分太大了。  

这其实是误解。  

洪范一路过来有很多情绪,悲伤只是一部分,后来甚至是较小的那部分。  

基于洪范的视角:他的情绪从哪里来、分别是什么情绪、心路历程如何,我在这里拆解下。  

最开始是四层情绪。  

引用原文:  

悲下有怒,怒下是无力。  

无力之下,又是什么?  

洪范难抑浑身燥热,起身脱去外袍。  

手臂上,汗毛根根倒竖如耸。  

一刹那,他明了自己深藏在骨髓中的情绪。  

恐惧。  

洪范霎时能够思考了。  

——277章第一是悲。  

很好理解,与自己吃住一起、性格很和得来、帮他研发杀法的战友突然被刺杀,所以悲。  

第二是怒。  

刺杀者无法无天,在朝日府(洪范家中)击杀好友,所以怒。  

第三是无力。  

人已经死了,没有办法挽回。  

第四是恐惧。  

这件事暂时搞不明白头尾,洪范突然意识到自己蒸蒸日上踌躇满志的生活随时可能破灭,他甚至觉得詹元子可能是替自己死的。  

这时候我们对洪范做个定性——他依然是奉行实用主义、个人利益优先的那个人。  

因为詹元子死,他心里最深处、最强烈的居然是恐惧。  

期间报丧的事情强化了洪范悲怒。  

这四种情绪持续到洪范得知叶斩要来的消息。  

引用原文:  

“能由斩业公经手的都是大案,需要各州提刑按察司上报再由刑部核准委托——有些案子的排期都要按年算。”  

“这回他正好人在西京旁,所以才有望请来,否则朝日府这案子还不知道多久才能排到他的号。”  

“只能说这回实在是太巧了…”  

江乐池边吃边说。  

他手快嘴快,很快把卤牛肉吃完大半。  

洪范却有些愣神。  

对方刚刚那句“太巧了”让他莫名触动。  

——280  

这句太巧了让洪范第一次意识到这件事另有隐情,可能有幕后黑手。  

引用原文:  

“咱可是星君,虽然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但等闲权贵,还霍霍不到我们。”  

“达官贵人,各个都有亏心事。”  

“所以他们没有不怕我的。”  

叶斩说这话时有种特别的气势,仿佛是狐假虎威的泼皮无赖。  

“可惜我的宿命通不擅战斗,大多时候只能做个明白鬼,不能像你的沙世界一样快意恩仇…”  

——282  

叶斩在神京都横着走。  

但这个黑手强大到连他都能随意调遣安排,制造这个“巧合”。  

洪范意识到了这是个局。  

在这个局里他很弱小。  

然后是完成宿命通仪式。  

洪范明白了明面上的仇人,五位刺客、敖家三人。  

引用原文:  

洪范睁开眼,见到西方世界,残阳涂满半边天。  

想起那六张脸,他只觉得浑身的血都烧了起来。  

——284  

引用原文:  

“十日前,那一剑打这儿过去,痛煞我也…”  

他按住心口。  

“再等下去,我的血都要烧干了!”  

——285  

这时候的他杀意得到了很强烈的增幅。  

原因很简单,事情是敖家做的——也就是说不是什么私仇,就是冲着詹元子来的。  

詹元子与敖家的矛盾来自于洪范做出了“参与王敏才案对第二小队没有影响”的判断,并说服了武红绫(253章)。  

作为第二小队的实际的“司业”与“队正”,他认为自己对詹元子的死负有责任——或许是我掉以轻心、自以为是,才导致敖家出手杀了詹元子。  

然后缇骑开始报仇行动。  

这时候洪范的情绪已经变了。  

第一,这件事他认为自己有道义责任。  

第二,背后幕后黑手的能量远远超过他。  

这自然而然引出个“道德拷问”:“我”还要不要替詹元子复仇,复仇该做到什么程度?  

要知道洪范之前见到詹元子死,潜意识最深的情绪还是恐惧。  

他此刻哪里能立刻拿出一个“虽千万人吾往矣、舍生取义”的答案?  

经过宿命通仪式后,洪范已经意识到拦江鬼都是“刀”,谈不上是真仇人。  

但要向真仇人复仇需要多少投入?有多大的风险?我做这事值得吗?  

To be, or not to be?  

在出发时,洪范的答案大约是不太正面的——他想敷衍自己,这五个刺客我亲手多杀几个,应付下过去吧。  

所以他先找上曾道奇。  

引用原文:  

他甚至不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