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放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正和二十九年四月廿九。  

小满已过,芒种未至。  

凉州还没到雨水充盈的时候,但田里的麦籽已经饱满。  

卯时(早上五点)刚过,日头还憩在黛色的山肩,金海城往东五十里外的驰道上,十几位精壮汉子开始忙碌。  

他们筋肉坚实的战马被散放在路边,没有拴,自己挑拣庄稼进食。  

干活的老农也不发怒,反而悠闲看着。  

方圆百里都知道,金海洪氏不占大伙便宜;马坏了的庄稼事后必有银子补上,只多不少。  

两刻钟后,竹竿与干草搭成了一个简陋棚子。  

棚里摆了两张从附近村里借来的方桌和条凳。  

不多时,一台青石挖成的沉重马槽也被抬了过来,摆在边上。  

确认准备无误,一身锦袍的洪明出了棚子,往东方天边探看。  

山岭低矮但连绵。  

土黄色的驰道像是其间流淌而出的一条小河。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时辰。  

洪明在路上折回了不知多少遍,连心爱的胡子都抚断了好几根。  

这时候,远处终于有了人影。  

“来了,来了!”  

洪杰高声喊道。  

他与洪范同一批入的朱衣骑,在充裕丹药供应下,已有贯通中段修为。  

洪明嫌他莽撞,瞪了一眼,又赶忙转回视线。  

骑士在麦田的拱卫下驰掣,很快近了。  

一身掌武院的制服,还背着三角形的邮旗。  

这就必然错不了了。  

十几人迎了上去。  

“官爷,可是往金海掌武院去?”  

洪明急不可耐地问道。  

驿卒当然算不上“官爷”,在民间地位也不高,但今日不同以往。  

“你们想必是金海洪家的吧?”  

骑士笑回。  

“我带的东西正是自西京来,要送往金海掌武院去。”  

此话一出,众人轰然。  

“还请下来歇会吧!”  

洪杰上前热情搀扶道。  

而后驿卒被请入草棚,用了热茶吃了糕点,还收了个沉甸甸的红布包。  

至少有个二三两重。  

混着鸡蛋的精粮被倒入马槽,专供那匹风尘仆仆的驿马。  

其他马儿但凡凑过来,都会被嫌弃地赶开。  

一个时辰后。  

洪明带队将驿骑护送到掌武院后,顺利回府。  

大门口,洪礼拄着拐杖,明显等了许久。  

而在他身后,更是挤满了许多老老少少。  

“怎么说?”  

洪礼见洪明进来,问道。  

后者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竖着的耳朵。  

“使者送到掌武院啦,万事俱备!”  

洪明朗声回道,带着点沙哑。  

“我见了公孙武监,他给了准话,就等明天制榜,后天放榜!”  

洪府大门处霎时轰然。  

眉、眼、嘴、脸,都是飞扬,都是热烈。  

“好,好啊!”  

洪礼难得失态,不住敲着拐杖。  

“辛苦你了,快去歇歇。”  

他拍了拍洪明肩膀,又看向身侧的求德。  

“你这边都准备起来没有?可不能出一点岔子!”  

“礼老爷放心!”  

求德低声回道,底气十足。  

“畜生都采买好了,已经宰了三分之一。”  

“彩绸、灯笼、桌椅也备好了,全是新的,明儿一早就挂上!”  

洪礼闻言点头。  

求大管家的能力是久经考验、毫无问题的。  

但这个时候,他就是放不下心。  

“这回的流水席要办十日,菜盘子不能空,人手得叫足…”  

洪礼把说了不知几遍的事情又一遍地说。  

求德又一遍地答。  

问与答都带着压抑不住的笑。  

云天之下,人如蚂蚁散开。  

洪府很快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般发动起来。  

五月初一。  

日头有些晒,但阻碍不了安宁大街上摩肩接踵的人群。  

以听海阁为标志的街心处,哪怕掌武院与城守府的衙役都不再能维持住位置,被携裹在人流之中。  

据说有些消息灵通的街坊,昨夜就来占了好位置,而城防司的兵甲也难得地松了宵禁。  

两刻钟后,午时正。  

万众期待中,一位身着掌武院武服的汉子大步自对街出来,肩上扛着卷巨大的黄榜。  

不需喝令,绵长拥挤的街道便安静下来。  

先是人声散了,只剩下呼吸声。  

最后连呼吸声都渐不可闻,好似所有人都在屏息。  

听海阁蓬莱厅,崔玉堂在衣摆上擦了擦满手的汗。  

不止是看榜的紧张,发榜的也很紧张。  

两条炮仗从二十几米长的高杆顶端挂下。  

时辰到了,左侧的噼啪先响,右侧的却还喑哑。  

竟是托着火折子的衙役手腕发抖,半天凑不上导火索。  

片刻后,鞭炮声走远了,烟雾亦弥散。  

武服大汉抓住黄榜,吐气开声。  

“正和二十九年,掌武院四榜第四期,放榜!”  

他腾身如猿,挂榜上杆。  

明黄织锦飞落,绷直时嘭然一声雷震。  

一如往常,最先露出的是顶端两个大如车轮的墨字。  

《天榜》。  

不过这次没有人“搭理”几位武圣。  

所有人目光掠下,略过天地二榜,先看天骄榜。  

而且是天骄榜的榜尾。  

“天骄榜第一百,‘千点星’唐星晴,淮阳国唐氏,修习《千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