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思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要麻烦一些了。  

因为这年头咨询不便啊。  

就连报社、杂志社任职的人,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同行的存在。  

计划经济模式也在发挥作用,传媒行业根本没多少人真正关心发行量和相关统计。  

除非你邮局认识熟人,还得有点官职那种,否则根本没办法掌握现有发行刊物的大致情况。  

宁卫民唯一可行方法,也就是通过或买或借,尽量去收集身边能见到的刊物。  

然后再根据这些刊物刊登广告的具体状况,去分析、去选择。  

幸运的是,恰恰在这方面,他远比旁人幸运,先天就有很大的优势。  

因为这时候单位订的报纸和刊物都很多。  

重文门旅馆在邮局订的十几份不同报纸,每天早上,都是邮差按时送到前台这个“集散枢纽”来,然后再由前台的人分发各科室的。  

可别忘了,作为前台的新人,宁卫民当初上白班的时候,这也是他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他只要晚一点走,多等一等邮差,就能把单位订的这些报纸捋一遍。  

更何况康述德也是干收发室的。  

老爷子上白班的时候,也同样可以由着宁卫民去传达室里翻阅。  

而且京城玉雕厂作为千人大厂,订的报纸刊物更是多达数十份。  

除了常规的那些,还有不少是行业性的,以及不少职工为个人兴趣爱好订的,那覆盖范围就更广泛了。  

正是因为这意外的便利,宁卫民没怎么费劲,也没花任何成本。  

便很快圈定了自认为比较合适的目标,准备进一步去了解情况。  

不过连他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竟然会把所有的报纸都排除在外,选择的多半都是文艺性的杂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