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未来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临界…人体大秘”季石感受着自身的状态,看着前方的血海,眼中闪过神光。  

“到了圣墟时代,连无始都躺尸,叶凡也躺棺”  

“若我安心于现状,目标只是大帝那就罢了。”  

“可若我不甘心于大帝的境界,未来想要更强,那必须在初期就媲美甚至超越世人,这样未来才能有一丝可能走到极巅”  

“而现在这就是一种机会”季石眼神灼灼的看着下方的血海。  

那里血液翻腾,浪潮惊天,每当临字秘运转到极限的刹那,便有隐约的门出现,而后将部分血海转变成其他颜色的血液。  

“人体有大秘,神话时代以前并没体质之说,只有各种天赋,包括至尊骨重瞳等。”  

“荒天帝创立后世法之后,修行化为挖掘人体的潜力,之后便有各种体质的出现。”  

“但强如帝尊,狠人大帝,还有后期的叶凡,却又都将本身的体质斩掉化为凡体”  

“如今以下方的血海来看,这并非是斩去体质,而是关上单一体质的门,让万门共显现于体内,不被单一体质局限”  

“我若是在基础境界,就能在体内显化出体质的门,便能比所有的天骄更快一步”  

季石默默盘坐于圣灵体内,思索着这种可能性。  

这种想法并非没有可能,临字秘让他体验到临界的状态,让他有了方向。  

而下方的血海在不断的演化体质之秘,让他知晓了过程。  

“荒的时代,不断有人探索境界的极限,荒天帝更是在洞天境界化为十洞天,而后期更是化为唯一洞天”  

“但现在的修行界却少有人探索境界的极限,已知唯一的一例便是狠人大帝,她在前期便吞噬万种体质的本源,增强自身,以凡体媲美神体、圣体,后期更是化为了混沌体”  

“这种吞噬不同体质本源的方法,如今看来似乎就是在体内显化万种体质的门?”  

季石默默思索着,想探寻这种挖掘凡体所有潜力的方法。  

“不对,这只是我的猜测,没什么根据,不能贸然行动”  

想了一会,季石先暂时压下了这个想法,没根据就贸然修行太过危险,很可能会身死道消,至少需要找到两种开启门的法,相互借鉴,对比不足,才能增加把握。  

手握菩提子,季石保持着这种思绪通透,仿佛天人合一的状态,而后将前方得到的神料取出。  

他在前方曾得到数百枚龙眼大的各种神料,此刻被他取出,这里顿时流光溢彩,宝辉流转,让九窍圣灵体内都灿烂一片。  

找出十几颗不知名但是质地柔软的神料,季石用神火将其炼化,铸成片片书叶,而后拿出龙纹黑金枪在其上方刻划。  

“道经灵宝经虚空经帝尊古经”  

四大帝经被刻于神料之上,这里顿时光辉耀眼,道韵流转,更有经文的道音响起,像是四位大帝坐而论道,极其玄奥。  

“道经只隐约提出门的存在”  

“虚空经也涉及到了门的说法,可惜只是只言片语,比道经还要模糊”  

“灵宝经与别的古经不同,没有门的说法”  

“帝尊古经…果然,帝尊早已走到了这一步”  

季石对照着血海的情况,不断地对比他现在拥有的古经,很快便找到了部分门的记载。  

“大帝与天尊都隐隐触摸到门的界限,再深入几步便能跳脱体质的限制,但有时候一步之差就是遥不可及的天堑”  

“唯有帝尊,真正涉及到门的修行,可惜他是天尊时才关上自身的门,而后才显化出其他的门,他的古经中没有弱小时打开门的修行法。”  

将四部大帝古经再次研究了几遍,季石有些失望。  

这关乎人体最本质的秘密,一般的大帝真的没到这种境界。  

道经中虽然有部分记载,却是在大后期才开始涉及。  

虚空经也有部分的记载,可惜虚空大帝一生都在战斗,关于这方面他并没时间与精力深入太多。  

灵宝经走的并不是常规的路,并没门的记载。  

帝尊古经更是要大帝的实力才能开启所有的门。  

“现在唯有吞天魔功,才有可能记载了前期显化门的手段。”季石眼中闪过思索的神色。  

狠人大帝太特殊了,吞天魔功能吞噬万种体质的本源,增强自身,但前期并不能成为混沌体,这种增强很奇怪。  

而后期她依靠不灭天功成功蜕变出混沌体,更是奇怪。  

依照下方的血海来看,她很有可能前期依靠吞噬其他体质的本源,从而开启自身不同的门,到了后期,以万种体质的门,演化混沌体的门,从而蜕变成混沌体。  

“先将这里所有的变化都记住,等出去得到吞天魔功,就能验证我的想法了”  

季石不再考虑这些,他虽然拥有四大帝经,还知晓神话时代之前的体质秘密,更是知晓狠人大帝一生的重要事迹,但修行上的事并不是简单就能想明白的。  

只要他想错了一步,在修行中就有可能瞬间死亡。  

“若吞天魔功没有这种开启门的方法,也只能以帝尊古经中的方法开启门了”季石皱着眉头。  

帝尊开启门的方法太过特殊,要大帝级别的实力才行。  

以季石现在的手段,就是得到帝兵也无法触发帝级的实力。  

手握菩提子,季石直直盯着下方的血海,强行记住这片血海的所有变化。  

他的元神足够强大,像是一轮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