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临字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整片宇宙在探寻人体秘密的也就五个存在”季石默默思索着。  

“狠人大帝用吞天魔功吞噬万种体质,晚年创出不灭天功化成混沌体,而后又将其斩去化为凡体”  

“无始为先天圣体道胎,刚一出生,便被斩去部分本源。”  

“地府,一直在收集万灵的血液,欲集所有体质为一体,从而人为创造出混沌体。”  

“冥皇段德,修炼渡劫天功,肉身轮回,每一世都会葬下己身,待再次苏醒时,斩去过往一切,开启新的一世”  

“帝尊,前世为九大天尊之一,逆天斩去天尊的一切道与法,再次出现时化为婴儿,天生地养,刚一临世,吞纳宇宙万物精华,极尽而尊。”  

“这难道是帝尊以前为开启第二世做的准备?”季石有些惊悚道。  

这是古天庭的遗址,而帝尊便是古天庭之主。  

这里有九转仙丹碎片,而帝尊是唯一记载成功炼制九转仙丹的存在。  

至于旁边的人形不死药,更是帝尊以前持有的不死神药。  

一切的痕迹似乎都在指向帝尊,这里有很大的可能是帝尊的宫殿。  

而且不是一般的宫殿,很可能是帝尊前身准备活出第二世,从而特意在此研究人体大秘的宫殿。  

说不定也正是在此研究到人体的秘密,所以他才斩去天尊前世的一切道与法,化为了可吞噬宇宙星空精华的婴儿。  

“咦,这种秘法似乎很奇特”季石突然惊疑的看着周围的血海。  

四周的血海灿烂无比,不时有鲜红的血液化成其他体质的血液,让整个血海更加璀璨。  

但在这之前,血海中会自动运转一种奇异的秘术。  

每当这种秘术运转的刹那,无数的血液便会汹涌巨颤,而后便有隐约的门出现,将红色的血液化成其他颜色的血液。  

“这种法…”季石直直盯着血海,感觉这种秘术说不出的神秘,对他有种极大的吸引力。  

血海不断翻腾,掀起惊涛骇浪,每当血液转变之时,这种秘法便会浮现。  

季石仔细盯着血海中的运转方式,在体内尝试这种法的运转。  

但这种法太模糊了,被血海掀起的浪潮阻挡,很难看清。  

拿出菩提子,季石盘坐在两尊圣灵体内,不断的参悟血海中的秘法。  

菩提子不过核桃大小,通体灰暗,上面有一副天生的佛陀图,极其神异。  

此刻被季石握在手中,菩提子焕发点点清光,透出一股平静宁和的意境,让季石内心平静,思绪通透,像是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季石用了几天的时间,完全掌握了血海中秘法的运行方式。  

在他体内,这种法瞬间便运转了起来。  

就在这一刹那,季石陷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  

他感觉瞬间达到一种临界的状态,自身强到了极点,完美无瑕,再也无法提升丝毫,这是一种突破极限的感觉,远比圣灵的完美还要强大。  

这极其特殊,他像是强大到了极限,突破了天地的限制。  

在这种状态下,季石有种莫名的感觉,同阶绝对无敌。  

这并非是来自于季石本身,而是来自这种状态,像是在这种状态下,绝对同阶无敌是种必然。  

“原来是这种法,是了,也唯有这种法可以让血海出现这种变化。”季石自语道。  

运转这种法的瞬间,在自身处于这种奇妙的状态下,他立刻就知晓了这是什么秘法。  

这并不是圣灵的秘法,而是九大天尊的秘术之一。  

九秘之临字秘。  

曾有一本古经记载了完整的九秘,当这本古经出现在世间后,便有了九秘合一天下无敌的传说,而后便引起世人对九秘的追捧。  

这是让所有人都心动的九种秘术,不同于大帝古经中的禁忌秘术,它们最大的特点,是拥有禁忌秘术的威力却没境界的限制。  

一般大帝经文中的秘术都有境界限制,不晋升到一定的境界、一定的实力,是没法将禁忌秘术施展出来的。  

而九秘不同,它们没有境界限制,只要能施展玄法,便能用出九秘。  

这也是它被世人如此追捧的原因之一,没境界限制,威力却堪比帝经的禁忌秘术。  

九秘,据传为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九种秘法。  

其中兵字秘,是一种强大的控兵之术,极其逆天。  

最初可控各种兵器,让敌人受到自身兵器的反噬,到了精深时,可将万物化作兵器,便是敌人躯体也可当做兵器,从而在战斗中影响对方,决定胜败。  

斗字秘是至强的攻伐秘术,为世间最顶级的攻伐圣法,它能够模拟出各种秘术,并能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者字秘是涅槃法,是顶级的疗伤圣法,可瞬间恢复自身的伤势。  

皆字秘为增幅秘法,极其逆天,可瞬间让自身实力增幅至十倍的状态。  

数字秘少有流传,但据说道尊的一气化三清便是数字秘。  

组字秘,为阵法总纲,所有的阵法都难以摆脱组字秘的影响,据说大帝在阵法一道走到极致,再配合组字秘可让阵法诞生意志,形成阵中神祇。  

昆仑的阵法便结合了组字秘,而后诞生了意志,形成了另类的生命。  

前字秘较为特殊,据传可修炼元神,并能预知未来的片段。  

行字秘为顶级的身法秘术,便是连大虚空术都稍逊于它。  

而临字秘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