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观看武圣飞升之地,对飞升的一些理解(1/3)
“这就是你小子的手段吗?果然有其独到之处,比金遁流光还要快几分,就是动静有点大了,老孙头刚一走,你就把人家山门口给破坏了,打脸啊!”
张静清踢了踢脚下的漆黑大坑说道。
“师父您可别冤枉我!”张之维说道,“我就是为了特地给武当颜面,才没有直接入山,而是落到了山门前。”
“那你好歹也离山门远一点啊,如此靠近牌坊,这种分寸拿捏的相当好的距离,才是最伤颜面的。”张静清说道。
张之维:“……”
仔细一想,他也觉得师父说的很有道理,心念一动,施展术法坤字·土河车,地面像水波一样一层层的涌动起来,漆黑大坑被瞬间填平。
张静清瞥了一眼,大坑的位置几乎恢复如初,各种细节和周围一般无二,即便是他,也看不出任何的差别。
这小子的掌控力真是细致入微,粉尘大小的细节,都能在转瞬之间还原到位。
掌控力一直以来都是怀义的强项,也是他惟一能和张之维比一下的方面,但现在来看,即便是这一项,怀义也是比不过了。
这小子最近频繁走动江湖,也不知道这次老孙头的升仙仪式,他会不会来凑个热闹。
“师父,现在总没话说了吧。”张之维说。
张静清收起思绪,点头道:
“没问题了,武当的人来了,咱们进山吧。”
张静清刚一说完,山脚的几个迎客道士便闻讯而来,见到来人是张静清和张之维,顿时精神一震,赶忙上前拜见。
他俩师徒俩,在江湖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各位不必多礼,还请各位带我师徒俩上山。”张静清一脸和煦道。
“天师、小天师,这边请!!”
迎客道士连忙侧开身子,让张之维和张静清站至正中,然后一同上山。
上山途中,为避免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迎客道士还会给张静清和张之维讲述一下路上景物的来历,以及背后的故事。
张之维听的面无表情,类似的话术,他实在是太熟悉了。
在以前,他也会去接待上山的信众,也会给信众们讲述各种故事和典故,比这几个迎客道士专业多了。
甚至这几个迎客道士说出的话术,都是他发明出来的。
就是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武当,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口头禅。
内行听外行,若非实在不了解武当的一些典故,他都想反客为主,给这几个武当道士们讲述一下。
而随着他们上山,天师和小天师到访的消息,也一路传到了天柱峰的金殿。
正在那里忙活着孙门长升仙仪式的红脸老道,放下手里的事,飞身下来迎接。
张静清此次前来,除了来参加升仙仪式,更是来为他这个武当的新门长站台的,他不得不重视。
红脸老道一路掠空而行,没多久就来到了张之维和张静清的面前。
红脸老道和张静清是同一辈,甚至还要年长不少,两人自然也认识,甚至单单论起和张静清的打交道次数,红脸老道比孙门长还多着。
两人相见,也不生分,相互寒暄一番后,红脸老道看向张之维:
“数年不见,小天师更胜从前,一身炁息滴水不漏,丝毫不显,老道道行不够,竟是半点也看不出来啊!”
“前辈客气了。”张之维笑道。
“句句属实啊。”红脸老道笑了笑,一指前方山道:“这边请。”
刚才那话,他还真不是客气,若非他记得张之维的样貌,且张静清还在旁边,他还真拿不准。
因为张之维时时刻刻处于天人合一的状态,自身气息融入天地之中,不分你我,外人根本看不穿他的底细。
随后,一行人沿着步道上山,有了红脸老道的出现,迎客道士们也不再讲典故了,张之维也彻底熄了要教迎客道士们怎么说典故的心思。
这一路,红脸老道都在和张静清叙旧。
期间还谈论了一下武当门长的升仙细节,有无遗体或者类似舍利子的遗物留下。
红脸道人告诉张静清,孙门长是白日飞升,身体瞬间消失,没有任何东西留下。
张静清点头:“孙门长倒是走的干净利落,是他的性子。”
“师弟性格子就是太刚硬了。”红脸道人道:“这次就麻烦天师您来主持师弟的飞升仪式了。”
张静清说道:“我和他相识一场,虽然我不少难以调和的矛盾,但既然是升仙前的请求,我自当答应。”
“对了,前辈,周圣呢?”张之维有些奇怪,这小子竟然没有来迎接。
红脸老道说道:“我武当弟子都在天柱峰上排练明天的飞升仪式,我这就带你们过去。”
“先不急,我想先去孙门长飞升的地方看一看。”张静清说道。
“那也行,”红脸老道说道:“门长是在太子洞飞升的,我这就带你们过去。”
来到太子洞前,这里的场景和不久前推演时所见的一模一样。
走入洞中,首先看到的便是,洞中供奉着的少年真武大帝。
张之维在真武大帝神像前行礼敬香。
上完香,继续往里走,大约十来步,便能看到一把石椅,但上面已没有武当门长的身影。
张静清看着石椅,沉吟片刻,道:“果真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张之维目光看向石椅,眼中重瞳一闪而过。
不仅没有任何
张静清踢了踢脚下的漆黑大坑说道。
“师父您可别冤枉我!”张之维说道,“我就是为了特地给武当颜面,才没有直接入山,而是落到了山门前。”
“那你好歹也离山门远一点啊,如此靠近牌坊,这种分寸拿捏的相当好的距离,才是最伤颜面的。”张静清说道。
张之维:“……”
仔细一想,他也觉得师父说的很有道理,心念一动,施展术法坤字·土河车,地面像水波一样一层层的涌动起来,漆黑大坑被瞬间填平。
张静清瞥了一眼,大坑的位置几乎恢复如初,各种细节和周围一般无二,即便是他,也看不出任何的差别。
这小子的掌控力真是细致入微,粉尘大小的细节,都能在转瞬之间还原到位。
掌控力一直以来都是怀义的强项,也是他惟一能和张之维比一下的方面,但现在来看,即便是这一项,怀义也是比不过了。
这小子最近频繁走动江湖,也不知道这次老孙头的升仙仪式,他会不会来凑个热闹。
“师父,现在总没话说了吧。”张之维说。
张静清收起思绪,点头道:
“没问题了,武当的人来了,咱们进山吧。”
张静清刚一说完,山脚的几个迎客道士便闻讯而来,见到来人是张静清和张之维,顿时精神一震,赶忙上前拜见。
他俩师徒俩,在江湖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各位不必多礼,还请各位带我师徒俩上山。”张静清一脸和煦道。
“天师、小天师,这边请!!”
迎客道士连忙侧开身子,让张之维和张静清站至正中,然后一同上山。
上山途中,为避免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迎客道士还会给张静清和张之维讲述一下路上景物的来历,以及背后的故事。
张之维听的面无表情,类似的话术,他实在是太熟悉了。
在以前,他也会去接待上山的信众,也会给信众们讲述各种故事和典故,比这几个迎客道士专业多了。
甚至这几个迎客道士说出的话术,都是他发明出来的。
就是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武当,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口头禅。
内行听外行,若非实在不了解武当的一些典故,他都想反客为主,给这几个武当道士们讲述一下。
而随着他们上山,天师和小天师到访的消息,也一路传到了天柱峰的金殿。
正在那里忙活着孙门长升仙仪式的红脸老道,放下手里的事,飞身下来迎接。
张静清此次前来,除了来参加升仙仪式,更是来为他这个武当的新门长站台的,他不得不重视。
红脸老道一路掠空而行,没多久就来到了张之维和张静清的面前。
红脸老道和张静清是同一辈,甚至还要年长不少,两人自然也认识,甚至单单论起和张静清的打交道次数,红脸老道比孙门长还多着。
两人相见,也不生分,相互寒暄一番后,红脸老道看向张之维:
“数年不见,小天师更胜从前,一身炁息滴水不漏,丝毫不显,老道道行不够,竟是半点也看不出来啊!”
“前辈客气了。”张之维笑道。
“句句属实啊。”红脸老道笑了笑,一指前方山道:“这边请。”
刚才那话,他还真不是客气,若非他记得张之维的样貌,且张静清还在旁边,他还真拿不准。
因为张之维时时刻刻处于天人合一的状态,自身气息融入天地之中,不分你我,外人根本看不穿他的底细。
随后,一行人沿着步道上山,有了红脸老道的出现,迎客道士们也不再讲典故了,张之维也彻底熄了要教迎客道士们怎么说典故的心思。
这一路,红脸老道都在和张静清叙旧。
期间还谈论了一下武当门长的升仙细节,有无遗体或者类似舍利子的遗物留下。
红脸道人告诉张静清,孙门长是白日飞升,身体瞬间消失,没有任何东西留下。
张静清点头:“孙门长倒是走的干净利落,是他的性子。”
“师弟性格子就是太刚硬了。”红脸道人道:“这次就麻烦天师您来主持师弟的飞升仪式了。”
张静清说道:“我和他相识一场,虽然我不少难以调和的矛盾,但既然是升仙前的请求,我自当答应。”
“对了,前辈,周圣呢?”张之维有些奇怪,这小子竟然没有来迎接。
红脸老道说道:“我武当弟子都在天柱峰上排练明天的飞升仪式,我这就带你们过去。”
“先不急,我想先去孙门长飞升的地方看一看。”张静清说道。
“那也行,”红脸老道说道:“门长是在太子洞飞升的,我这就带你们过去。”
来到太子洞前,这里的场景和不久前推演时所见的一模一样。
走入洞中,首先看到的便是,洞中供奉着的少年真武大帝。
张之维在真武大帝神像前行礼敬香。
上完香,继续往里走,大约十来步,便能看到一把石椅,但上面已没有武当门长的身影。
张静清看着石椅,沉吟片刻,道:“果真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张之维目光看向石椅,眼中重瞳一闪而过。
不仅没有任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