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太极道体构架(2/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重新从四重天境界再开始修练。  

期间难免浪费一些时间。  

一线之差,便可能因此错过冲击上三天的机会。  

好在今汉人间天地灵气潮涌,勉强加以弥补。  

但类似选择,仍然不是每个人都能下定决心。  

他们好歹还有的选择,最艰难者则是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得极深,年龄时间没那么宽裕,放弃当前所有转头重修几乎注定赶不及冲击上三天的人。  

偏偏这些人大多数已经是五重天、六重天修为境界,正是大汉龙虎山传承如今的骨干。  

雷俊一直以来,都说此事轻忽不得,原因便在这里。  

除非,施辣手将这個阶段的人全部清空。  

但那并非雷俊所愿。  

对确认的敌人,他手下无情,但在他的观念中,大汉龙虎山并非从上到下全是敌人。  

既如此,那就需要更精细的操作。  

好在大唐龙虎山天师府历史上有过相关经验。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数千年前的相关文献记载对那段时期记录不详,但雷俊大约参考下,已经收获颇多。  

于是龙虎宗坛凝聚光辉,直冲上苍云霄。  

光辉流转间,吸引此方人间天下各地符箓派修士靠近。  

“师父。”雷俊通过天视地听符联系大唐那边。  

与之遥遥相对,远在大唐人间的龙虎山天师府中,元墨白主持万法宗坛,宗坛内法蕴道纹交织,同样凝聚起通天光柱直冲云霄。  

两方人间,两座道家符箓派山门祖庭宗坛,这一刻在虚空的空间中仿佛重合。  

受此影响,不论大唐龙虎山还是大汉龙虎山,后山祖陵禁地中供奉的相同祖师牌位,此刻也都开始微微震动,形同共鸣。  

通天光柱笼罩下,为原本领受祖师法箓的中三天符箓派修士,留下一线通天机缘。  

但能否如大唐龙虎山传人那般闯过这道关卡,还要看这边大汉龙虎山传人各自的修行与缘法。  

虽然崎岖,但终于开辟出一条小路,留下一线生机。  

楚昆、马宗祥等人,对此亦不敢掉以轻心。  

经过这段时间的宣讲说法,无其他办法可想,完全失去周天道人授箓的大汉符箓派修士,只能平复心境,努力朝眼前的崎岖小路前进。  

随着时间推移,当中,会有一些人走通。  

但也会有一些人失败。  

到了那时,才是真正考验他们的时候。  

同时也是考验马宗祥等人的时候。  

内部,仍有生乱的可能。  

但这一线机会,雷俊不会提前斩断。  

“老祖师不回来,便是想乱也乱不起来,不至于有大乱。”马宗祥见到另外一位大汉龙虎山核心高层长老付与舟。  

付与舟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但没有接马宗祥的话:“大唐天师,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打算?”  

语气虽是问句,但看他表情,已经确认这一点。  

马宗祥颔首,轻声道:“掌门平大唐人间世家之乱,迎战须弥佛门,处置人间道国中人,扫荡大同五望,皆是雷霆手段,不留半点情面,当中不乏直接灭门破庙之举。  

但我在大唐那边的时间,也听说不少其他事,掌门虽然面冷,对天师府自家,甚至对道门其他宗承,实则都相当宽宥,气度非凡。  

如今在大汉皇朝这边,他当前所为,并不出人预料,我愧对周天祖师,但如果能为本派在大汉的宗承传续出一份力,那此番也是不枉了。”  

马宗祥坦然道:“不如说,我庆幸大唐那一脉执掌本派祖庭的人是当今掌门。”  

付与舟轻轻颔首。  

只要雷俊还在,他们也不怕大汉龙虎山这边接下来策略反复。  

因为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与其将来反复,现在直接腾笼换鸟,屠空大汉符箓派几代人,不影响大唐龙虎山直接在今汉人间这边重新开山纳徒。  

大唐天师眼下不下此辣手,将来便也无需担心。  

据马宗祥、付与舟观察,对方年纪虽然不大,但心性沉稳淡定。  

今后纵使大汉龙虎山内部有少数人因为道法改元一事行差踏错,这位大唐天师充其量修剪那些枯枝烂叶本身,不至于因此大搞株连清洗。  

除非大唐龙虎山天师府那边出现惊天巨变。  

当然,这一切建立在大汉龙虎山一脉接下来不与周天道人、木韦子等人藕断丝连的前提下。  

有部分心向掌门季道成的大汉道门修士,已经先行被清洗。  

“我欲求见掌门。”付与舟言道。  

彻底投向雷俊和大唐一脉有没有风险?  

自然是有。  

如果周天道人回归,没有成功经历道法改元者,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被他除箓,一身修为不说彻底打落尘埃,也是废弃大半。  

但付与舟此刻神情平静宁定。  

听对方改变了对雷俊的称呼,马宗祥知对方决心已下:“掌门当前在龙虎宗坛主持道法改元一事。”  

付与舟颔首,前往龙虎宗坛。  

宗坛内的光柱,时刻通往天际,常明不歇。  

大汉龙虎山一脉道法改元,将会长时间延续下去。  

不止龙虎山天师府自家内部,今汉人间这边其他势力,都在关注此事。  

须弥宝部之主梵达陀,此刻离开今汉人间,重返须弥。  

须弥中心,须弥山上,佛光普照四方,令人看不真切内里真相。  

少年僧人模样的佛部之主毗摩舍,中年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