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甲子荡群魔(4/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朝其他地方的高手,但是,为何来得这般快?  

姬尧惊讶。  

而来者不仅实力强横,速度亦快。  

转眼间,便已经靠近蜀山霄顶。  

其中一人身披紫袍,头戴道冠,面容年轻,气质温和。  

另一个女子外貌看上去也只得二十岁年纪上下,身披盔甲,宝剑在手,气势则要更加凌厉。  

那年轻道士,姬尧没有当面打过交道,只见过宗汉提供的画像,认得是龙虎山天师府长老元墨白,乃当代天师雷俊恩师,据传闻近年新近突破至九重天境界。  

另一个披甲女将,正是萧雪廷。  

姬尧当面见过对方,不过那是萧雪廷还是八重天境界修为,如今却已经是九重天境界的武圣。  

这个境界的兵击武道强者,剑意进一步凝练彰显,兵刃仿佛与人完全合一,双方再不分彼此。  

纵使姬尧的神明气,也无法再像以前一样,点落萧雪廷手中山河剑。  

九重天兵击武圣的攻击力毋庸置疑,姬尧同样需重视。  

不过在他的印象中,这女子惯常风格不是这么直来直去,大鸣大放。  

修为提高后,志得意满?  

还是另有其他变化?  

姬尧心中思索的同时,本人继续驾驭万魂幡攻击大唐蜀山派的守山大阵,同时警惕戒备四周变化。  

那些邪魂,则转而阻挡萧雪廷和元墨白。  

田凌枫看见元墨白,却眼前一亮。  

这位龙虎山高功长老的底细,他早有耳闻。  

对方,其实也是一头异兽…  

田凌枫红尘气镇定心神,神智保持冷静,天禽地兽镜驾驭下,大量兽灵同样转而向元墨白、萧雪廷迎去。  

三个顶尖邪魂,无需姬尧特意控制,便形成默契配合。  

那大儒挥剑,茫茫浩然文华气化为森森剑气,相较生前更加冰冷森寒,如海潮一般包围元墨白与萧雪廷。  

这一道一武,皆速度飞快。  

只凭大儒一人,不足以迟滞他们脚步。  

那咒祝一脉的邪魂大巫当即施展深渊降,灰白气流演化大片深渊,同样延阻元墨白、萧雪廷前进,限制他们挪移的空间。  

同时那邪魂道人,则御使纯阳宫嫡传的神魂之术,攻击元墨白。  

他没有选择武圣之体,神魂极为强韧的萧雪廷做目标,而是攻击看似神魂更灵动的元墨白。  

元墨白脚步为之一顿。  

但那邪魂道人,身躯同样在原地一震。  

他针对元墨白攻击的同时,赫然遭受极为凌厉的反击。  

同样来自神魂的反击。  

那里,仿佛刀兵林立,锋芒毕露。  

萧雪廷同样一改九重天以前的风格,山河剑大开大阖,在她手上终于浩荡气象井然,剑意如排山倒海,不仅生生劈开对面邪魂大儒的浩荡剑气,更连同灰白深渊也一并一分为二。  

武者阳刚凌厉,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元墨白身形微微一顿后,亦重新趁势冲上。  

但他耳边,忽然响起一声象鸣。  

田凌枫的天禽地兽镜光辉闪动下,镜面上倒映出一头巨兽。  

那巨兽通体青色,但生着六对紫色的獠牙,体型如山,乃是异种大妖紫牙青象,已有多年不曾在大唐人间出现过。  

此妖实力,赫然相当于人族九重天境界修士,被黄泉里蜀山一脉炼制入天禽地兽镜内成为兽灵。  

正是因为有这头九重天层次的紫牙青象,方才彻底成就天禽地兽镜,令这件至宝初有所成。  

此刻镜光流转下,巨大的紫牙青象化虚为实,仿佛真正的大妖,来到大唐人间,四足践踏下,蜀山周围地动山摇。  

然而这巨象刚一现世,元墨白的身形速度,竟似乎也猛然变快。  

素来温和的紫衣青年,这时一步迈出,环星列斗,仿佛瞬移,冲到立足未稳的紫牙青象面前。  

其身形竟猛然变大,仿佛山峰一般,分明比紫牙青象还要更加巨大。  

一头周身上下,都被点点星光般的万千符箓所环绕,庞大至极的黑白巨熊,出现在巴蜀群山间。  

这黑白巨熊一掌探出,正拍在紫牙青象脑门上,虽未直接拍烂其头颅,但当场将之打得头破血流。  

巨象庞大身躯晃动,仿佛地动山摇般,前腿一软,直接向前跪倒在地。  

星光缭绕下犹如天神下凡的黑白巨熊一掌按住那紫牙青象的同时,其本身头顶上空,有大量光辉凝聚,化作令田凌枫感到陌生的神通法箓。  

兵戈征伐,战天斗地的气息,顿时从中传出,横扫四方。  

神通法箓光辉闪动间,九九八十一杆各式神兵从中飞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俱全,似投掷也似戳击,顿时连续洞穿和斩断周围众多巨大兽灵。  

元墨白的九转九炼掌兵法箓久不现世,今朝一出,刀枪如林,屠戮万兽。  

与此同时,显化原型真身的元墨白,再反手一掌,彻底击碎身前紫牙青象的头颅。  

可是忽然有一道灰色的镜光扫来。  

元墨白身形迅速挪移,避开来自天禽地兽镜所发光辉。  

但那面宝镜的边缘,仿佛有无数飞禽异兽,齐齐活转过来,并发出鸣吼。  

鸣吼震荡四周虚空,直接将周围一片范围笼罩。  

不论元墨白挪移闪避速度再快,只要身处蜀山霄顶附近,便受影响。  

他感觉自身气血动荡不安,同时神思魂念亦受影响。  

元墨白修为高深,尚且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