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五颗心(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嘴角总是挂着口水,他无法判断一个人说话的真假,只能靠烟斗来判断。  

那烟斗就和匹诺曹的鼻子一样,区别在于,不是乐乐说假话,鼻子才会变长,乐乐是不会说假话的,只有别人说假话,烟斗才会变长。  

“乐乐,你能搬来几个凳子吗?”  

“好呀好呀。”乐乐飞奔着跑去各个屋里搬凳子。  

不一会儿,几个人都有了坐凳,大家做成一个圈,颇有点互助会的意味。  

“就从…莫鸢你开始吧。”  

得益于极高的初始好感度,莫鸢,吴阿婆,乐乐,厨师向阳,骑手雷鸿毅,五个人最终决定听从“飞机”的,讲述自己的故事,也讲述起了丁咚对他们的影响。  

闻夕树也即将了解到,大发明家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莫鸢开始了她的讲述。  

小时候,莫鸢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很少给予她陪伴,一直以来,莫鸢都是和外婆生活在一起。  

父母基本上只有过年才能见到。而读初中后,莫鸢有了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也开始帮着外婆做事儿。  

她很懂事,也很感激外婆的陪伴,外婆也会和她讲,在他们那个年代,车马很慢时的那些爱情故事。  

莫鸢听得很羡慕,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其实对于这些事情,还有很多美好的幻想。  

外婆是在莫鸢初三那年死的,父母回来,参加完葬礼后,便让莫鸢读了寄读。他们真的很忙,莫鸢其实不怪父母,因为多少家庭都是这样的,父母在外忙着挣钱。  

她是一个明事理的好姑娘,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也知道自己能够读书学习,本身也是父母爱的体现。  

可她不擅长学习。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怎么好,是那种即便努力了也不怎么好的情况。人如果一直在一个环境里做不擅长的事情,且得不到正反馈,还处在一种压抑的甚至有些被打压的氛围里——心态就会发生变化。  

也是在这个时候,莫鸢与校外的一个学长谈了恋爱。  

这场恋爱的过程,其实不怎么值得在意。对于莫鸢来说,她的人生里,没有过不用心的恋爱。  

早恋必然是会被终止的,加上莫鸢希望得到鼓励和陪伴,而学习只会给她压力…  

所以她爱的热烈而疯狂,她总是在想着,自己的人生只谈一次恋爱就好,就像外婆说的那些故事一样。  

可越是如此,她的成绩下滑越严重,父母终于因为老师的电话不得不回来。  

父亲和母亲对莫鸢很失望,他们讲述了自己在外面的辛苦,讲述了供莫鸢读书的不容易…  

这段感情自然不会有结果。不是因为莫鸢放弃了,而是那个男生放弃了,理由是,他还是想要好好学习。  

莫鸢默默接受。  

再后来,莫鸢读了大学,一个很普通的民办大学,在学校里,莫鸢又恋爱了,恋爱的对象和过程,也没什么好说的。最后的结局,是莫鸢认真对待爱情,但男方在别的学校,还有一个女朋友。  

得知真相后,莫鸢自然很难过,但她一直都是个敢爱敢恨的姑娘,这种情况下,莫鸢与第二个男朋友果断断了个干净。  

莫鸢很想外婆,很想问外婆,怎么才能如她和外公那般,有个始终愿意陪伴,厮守一生的人。  

二十二岁的时候,莫鸢出来工作了,开始了第三段恋爱。  

这一次,莫鸢的恋爱对象是一个公务员。这个公务员确实不帅,但是莫鸢的父母很喜欢。  

因为年龄上大了莫鸢七岁,男方很照顾莫鸢。  

莫鸢的要求其实从来都很低,就是对自己好就可以。  

这位公务员,终于没有放弃莫鸢,也没有任何到处撩拨留情,他看起来很憨厚,做事情很认真。莫鸢吩咐的每一件事情,他都做得很好。  

在体制内工作,也让他在人情世故上,比同龄人更优秀,莫鸢的父母也受到了诸多优待。  

他们一度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男朋友也顺利升级为未婚夫。  

但偏偏是这个时候,莫鸢的眼睛…看不见了。去了好几家医院,都检查不出结果。莫鸢只感觉,眼睛很疼,仿佛被阳光一照就会很疼。  

即便到了夜晚,莫鸢连月光都觉得刺痛,她不得不带上眼罩。  

这一变故,对莫鸢的影响很大,因为最终在费了几万元治疗无果后,未婚夫变成了前男友。  

“我感激老天爷给我一个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孩…我一直觉得,你的出现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我不曾想我这样的人,可以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还一度走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很抱歉,我不能接受她以后生活无法自理。”  

人生最暗的一刻,她以为的爱情也随之黯淡。  

这次事件,让莫鸢精神上变得自卑,她忍不住在想,自己是不是不配得到爱情,是不是根本没有所谓的,相守一生的爱情?  

有趣的是,莫鸢觉得对方离开自己是应该的,是正确的做法。自己不应该耽误人一生。  

可她真的很希望,男人愿意留下,至少尝试一下,或者再坚持坚持…  

一直不能见光,让莫鸢开始有了一些其他的特殊变化。  

她感觉到自己无比渴望光,但却又害怕睁开眼时的刺痛。她不敢掀开眼罩,但内心却又有一种莫名的躁动。  

偶然的一次,莫鸢因为看不见,走在路上受伤了,伤口像是一朵,开在洁白的土壤里。  

在这个过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