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五颗心(2/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  

“大家好,我是…闻夕树,嗯,鉴于大家已经习惯了叫我飞机,你们可以叫我阿飞。”  

“我好了,我脑子里已经不再满是飞机,我知道你们可能陡然是不相信的,但那不重要,你们就当我暂时清醒也行,在各位离开这栋楼,准备去找丁咚前,我想问一下,你们为什么断定丁咚死了?”  

基于角色初始好感度,闻夕树选择了直接提问,都是这一层楼的病人,大家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虽然诧异飞机的画风忽然变了,但莫鸢还是说道:  

“飞机,那扇门…我们这楼里任何一个人离开这层楼,门就会写着‘当归’,如果所有人都回到了这栋楼里,或者离开这楼的人,在外面遭遇了不测…门上的字就会变成‘禁行’。”  

莫鸢的指甲有些长,她孤独的抱着双臂,指甲陷入了皮肉里,她歪着头带着几分哭腔说道:  

“我每天都把镜子对着门,就是为了看到门上的字变化。”  

现在闻夕树知道,台灯还能带来镜子里的视野。  

“门变成了禁行。外面的人就进不来了,对吗?”  

这个时候说话的是骑手,他的真名叫雷义宏:  

“是的飞机,这门如果写了禁行,就只有丁咚可以从外面进来。”  

闻夕树点点头:  

“各位,有没有可能,门也有感知范围?或许丁咚只是离开了门的感知范围。首先,我们不能假定丁咚死了。”  

“其次——”  

闻夕树其实已经确信,丁咚死了,但他不能直接这么说。  

他来到了楼梯口门前:“除了丁咚,各位应该没有离开过这层楼吧?你们应该明白丁咚建立这扇门的意义。”  

闻夕树多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猜测的。  

“门外的世界很危险,丁咚的许多物品都藏在这里,如果…我是说如果,丁咚真的死了,那么他的愿望一定是希望我们能够好好活下来。”  

“倘若外面不是非常危险…恐怕丁咚也不会制造这扇门吧?”  

闻夕树整个人横在门前:  

“我跟大家一样,都渴望找到丁咚,但这个前提是我们都能活着。所以,我们不妨来捋一捋,丁咚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有没有应对危险的手段。”  

现在闻夕树对历史的理解是这样的——  

大发明家丁咚,很早就觉醒了自己的能力,可以制作各种神奇的物品。  

但这些物品不被人看好——此处闻夕树是存有疑虑的,按照目前丁咚展现的水平,这个人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哆啦a梦了。  

为什么他之前的物品不被人看好…为什么之后就会有那么多人疯狂的涌入病院?  

而现在,整栋楼除了这第四层,都是安安静静的。  

随后,丁咚住进了精神病院,在这里,丁咚和一群病人结识,成为了朋友,也有了牵挂。  

丁咚也在第四层开了一个博物馆。但博物馆其实是给第四层的病人们展示的,并不对外开放。  

而这里的吴阿婆,莫鸢,乐乐,雷义宏,以及那位厨师,都得到了带有“身体”元素的特殊道具。  

丁咚应该是很在乎他们的,他们也爱丁咚。  

在这里,丁咚留下了诡塔任务介绍里,那件最有价值的物品…  

如今的命运轨迹,是丁咚没有告诉众人,那件物品怎么开启以及藏在了哪里,就忽然离开了医院,然后死在了外面…  

而吴阿婆莫鸢乐乐等人,都通过门的变化,得知了丁咚死在外面,于是他们很担忧丁咚。  

他们最终决定去寻找丁咚,哪怕只是找到丁咚的尸体也行。  

众人的命运轨迹,恐怕就是因为这次决定而步入死亡的。  

他们并没有发现“足以回应他们思念”的物品。所以离开后不久,众人纷纷死在了外面。  

或者…  

他们在开门之后,就会瞬间迎来危机,以至于很多物品还留在了博物馆内。  

而诡塔世界里,自己之所以始终有一种来自下三层的危机感…想必也是因为如此。  

闻夕树不明白的地方是,为什么丁咚没有告诉他们,那个最强大的物品到底是什么,就匆匆离开了。  

这场任务,邀请函切入的节点为什么是叮咚死之后,而不是死亡之前?丁咚无疑比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价值,但是丁咚却死了。  

所以,闻夕树必须弄清楚这些疑虑,他拦在那扇门前说道:  

“开门后等待我们的,是丁咚也未必能应付的危险,我理解大家渴望找到他,但我们不能莽撞的开门。”  

众人都诧异,今天的飞机居然如此的冷静,说话也是吐字清晰,思维更是比以前有逻辑多了。  

“这个世界有很多神迹…有时候在我们做出愚蠢的事情前,命运会有诸多手段暗示我们。”  

“我不知道丁咚到底怎么了,但我在今天忽然清醒,不再疯疯癫癫,我想我是有使命的。你们就当是丁咚的安排。”  

在这里的每个人,都相信丁咚是神迹,闻夕树这番话,也让所有人都冷静下来。  

莫鸢说道:  

“你想知道什么呢?”  

“我想知道各位的过去。丁咚对各位的帮助。”  

“我总觉得叮咚应该留了某件东西,有了这件东西,他才能放心出门。这是一件能保护我们的东西。”  

这个时候,乐乐忽然说道:  

“飞机哥哥说的是真话,嘿嘿嘿,是真话。”  

乐乐是有些痴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