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北凉王(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全境!”  

“邙山祖脉在凌家老祖和童晓初将军的带领下连战连捷,斩敌过万!”  

“姜元伯大帅和升云宗仙师,顺利在莱州之外的潼南府遏制住东庆的进攻!”  

“好!好啊!”  

齐王大悦,连连对着如今的兵部尚书称赞道:“穆老不愧是和孙象宗一起走出来的人,在您老的部署下,短短不到半年就稳住大局!”  

穆逢春素有毒士之称。  

最擅长玩弄毒计。  

这次天下大乱之后,他临危受命担任兵部尚书,屡次用出毒计挑拨人心,如果不是有些难听,完全可以说是兵家之“毒”道的大家。  

“呵呵。”  

穆逢春只是似笑非笑地说道:“老朽已经是风中残烛,还能为朝廷尽忠,是老朽的荣幸。”  

“殿下,北凉有消息!”  

就在接连不断地捷报之后,一道明显不同于之前的语气响起。  

一名侍卫慌慌张张地来到殿内:“不久之前,晋王自称手里有禅位诏书,然后又册封陈三石为北凉异姓王,如今陈三石BJ集结十五万大军,陈兵在麒麟山外抢修栈道,准备攻打春秋府,南下入关中原!”  

此言一出,才松一口气的官员们再次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白袍!  

陈三石!  

十五万大军!  

这三个词汇组合在一起意味着什么,他们所有人的心里都一清二楚。  

“荒唐!”  

秦王雷霆震怒道:“当初立国之时,太祖就和麒麟阁大将们约定的清清楚楚,‘非曹姓而称王者,天下共诛之。’!  

“我大盛朝,何时出过异姓王?!  

“这江山,是我曹家的江山!  

“老六他为了谋取大位,简直不择手段,可恨至极!”  

相对于他的愤怒,齐王则是忧虑更多:“穆老,严大人,陈三石自从参军以来,未尝一败,当初在虎牢关更是以三千玄甲大破南徐十万大军,现在他手里有十五万大军,万一真让他打入关来,该如何是好?”  

“齐王殿下且不要慌乱。”  

穆逢春凝视着沙盘,安抚着所有官员的情绪:“老夫曾经站在北凉的角度思考过很多对策,比如跟东庆合作,比如在北凉蛰伏十年养精蓄锐等等,但唯独攻打春秋府,是一条注定的死路。”  

“穆老说的没错!”  

秦王自身也是习武之人,生得高大粗犷,曾经也是领兵打仗之人,直到后来被前太子收走兵权才不得不全身心处理政事。  

他看着沙盘上的春秋府:“本王看陈三石是狗急跳墙,除非他能带着北凉军一起从天上飞过去,否则的话就等着死在麒麟山吧!  

“至于他一个打仗好手,此次为什么会走这么一步臭棋?  

“原因很简单!  

“他在害怕本王的父皇!  

“父皇出关之日,全天下乱成贼子的灭亡之时!”  

尚且在闭关的隆庆皇帝,成了众人心中的定心丸。  

没错!  

白袍慌了!  

人一慌就会出错,或者说,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步是死棋,但是不得不走!  

秦王继续说道:“所以他出昏招也是必然,大家都不用担心,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保证粮草的供应,然后只需要等着我九弟的捷报即可!”  

官员们慢慢镇定下来。  

但角落处,明明一开始最为沉着冷静的兵部尚书穆逢春,却是看着沙盘神色愈发凝重。  

为将者最忌没有城府,把情绪表露出来。  

他作为当初孙象宗帐下第一谋士,又怎么会不明白?  

实际上,穆逢春心里感到不安。  

难道…  

真的和秦王殿下所说的一样,陈三石怕了?  

他怕陛下出关,提着龙渊剑亲自去凉州,所以不得不铤而走险?  

有这个可能,而且很大。  

但一次又一次的出奇制胜,不得不让穆逢春重视,同时换位思考,换做他是陈三石,该怎么拿下春秋府这座几乎不可能攻破的雄关漫道?  

春秋府!  

此城依山而建,几乎相当于横亘在狭窄的峡谷之间,完完全全堵死凉州的出路,因此号称北境铁锁,中原门户。  

凌云、道玄、镇南王、李鹤,再加上二十万中原兵马,此刻悉数汇聚于此。  

中军大帐内。  

镇南王曹嵘面色深沉地望着眼前的舆图。  

“报——”  

一名士卒前来汇报道:“北凉十五万大军,尽数陈列在麒麟山外,日夜抢修栈道,几乎到不计成本的程度。”  

“哼!”  

闻言,李鹤冷哼一声:“老夫亲自带领几名道友,去把栈道毁了便是,他修好一次就毁一次,叫他们永远也出不了麒麟山!”  

“不!”  

镇南王曹嵘抬手否决:“让他们过来。”  

“这…”  

凌云提醒道:“这恐怕不妥吧?”  

“没有什么不妥的。”  

道玄看出对方的意图:“曹道友这是准备把对方放进来,引诱他们攻城送死而已。  

“咱们的春秋府城高坚固,后方粮道更是高枕无忧,我又在墙之上布下阵法,就算放他们过了麒麟山又能如何,休说是十五万大军,就算是三十万大军,也奈何我们不得!  

“只需要守上几个月。  

“旁边的东庆肯定就会按捺不住,前往攻打占据凉州,到时候,他们会陷入到进退两难之地,只要在慌乱中出现任何失误,就会被我们一口吃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