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将星齐聚(1/2)
“如何,你们对自己有信心没有?”
皇帝看着白启与李敬,伸了个懒腰。
“正好,从出世到现在,启就没动过真格。”
“请陛下,给启与麾下士卒,一个开刃见血,淬炼刀锋的机会。”
白启拱手,语气沉稳。
他掌握的军阵不多,但一个足矣。
常平一战后,杀孽忽起,渊狱爆发。
白启一人,就坑杀出一个绝生九境级别的险境。
面前渊狱起,人屠只是将佩刀刺入地面。
人屠身后,精锐士卒们身上,杀孽同样如渊似海。
风雨起,犹如万物哭泣。
在渊狱之上,静安士卒们身随意动,军阵自成。
渊狱被镇压,风雨渐歇。
人屠镇狱,长平终。
之后,白启被赐死,此军阵,犹如明珠蒙尘。
现在,身毒的香火三灵将境内所有生灵化为傀儡,供养自身,才强大至此。
白启倒是要看看,能强到什么地步。
“我征战这么多年,还没灭过佛,刚好补上。”
李敬大笑了一声,朗声开口。
“破国,伐庙。”
李君肃单手撑脸,语气淡淡。
“好,很好。”
“李敬听命。”
皇帝坐直了身子,身体微微前倾,沉声开口。
“臣在。”
李敬起身,躬身行礼。
“朕命你为天策破阵使,统天策六军。”
“五万玄甲精锐,五万兵临精锐,五万镇鬼精锐。”
“李继、定方、裴行简、阿史那设尔、契苾何利...执失斯力,六将各统一军,由你调遣。”
皇帝看着李敬,眼神透出锐利的意味。
“臣,领命。”
李敬闻言大喜,再次弯腰。
“阿史那设尔供奉狼纛,狼纛对梵音有克制之能。”
皇帝想到了什么,补充道。
“我知道了。”
李敬听闻又一个意外之喜,微微颔首。
“白启大将军。”
皇帝转而看向白启。
“启在。”
白启同样起身。
“你负责带领手下静安军,与兵马鬼兵,从侧翼攻入身毒。”
“尉迟恭、秦穹、任贵、万彻、事信,便交由你统领。”
“这些都是跟随我平定天下的好手,就麻烦将军你了。”
皇帝看着白启,语气十分诚恳。
“打一个身毒,是不是牛刀杀鸡了?”
李敬看着皇帝,还是开口发问。
“打身毒,是为了让我这帮老兄弟们热热血,刀别钝了。”
“之后攻打西域,全部一起上。”
“昔年西域为皇朝大患,如今...天下一统,近在咫尺了。”
皇帝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了渴望。
彪炳史册的功绩,近在眼前了。
他不允许出任何差错。
“君肃,正面主攻依旧交给你。”
皇帝回过神,看着阳光下身着黑红色龙袍的年轻身影,眼中满是温和。
虎屠卫,是皇朝百战百胜的依仗。
换成别人,有这种功绩,不说谋反之心,但也该飘了。
但安王,实在是让皇帝安心。
“臣,领命。”
李君肃同样起身,拱手行礼。
“好了,调令已经下发各地了,你们先忙去吧。”
“接下来,道门应该会上门,这是一大助力。”
皇帝看着殿外的天色,手指轻点扶手。
李君肃与白启,一如既往的雷厉风行,拱手后离开。
李敬这一次,也不再慢吞吞了,跟上二人的步伐。
“李卫公。”
走出大殿之前,身后传来了声音。
李敬回过头,看着皇帝威严的身影。
“朕还是那一句,古之韩白,不能过也。”
皇帝看着李敬,有些怀念的开口。
“对老臣来说,君,亦是如此。”
兵神闻言,双眼之中,同样闪过了恍惚。
这一句话夸耀之语,还是当年灭萧冼之时,天策上将大喜而言。
过了多少年了。
李敬,又想到了当年。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奈何以私怨杀壮士?”
这是他打算举报李愿谋反,被抓住时的辩解。
但李愿听完此言,一点反应没有,依旧想着弄死李敬。
“区区身毒,等臣凯旋便是。”
李敬回过神,说罢跟上了身殿外二人。
有时候,救命之恩,真得当牛做马的还。
“找个时间,举办一下宴席,放松放松,别让他们在私底下骂娘了。”
皇帝看着空荡下来的大殿,轻轻笑了。
一想到房玄林对自己说出,此真吾主也,见之不觉自投于地。
而自己把玄林当牛做马的布置公务,饶是以皇帝的性格,此刻都有一点点过意不去了。
皇帝思及此,把注意力重新放回了公务上。
皇帝的视线,看到手边的密信,叹了口气。
“军集啊军集,有什么可以直言,何至于诬告李敬?”
【敬将反矣!所教者皆粗术,至精微处辄隐匿,此其有异志也。】
皇帝重新拿起这封密信,看着上书之言,被逗乐了。
军集,这是不满李敬在军中威望太大,变着法的给李敬添堵。
“卫公亦畏朕耶?”
皇帝见李敬骑马一直落后自己半步,好奇发问。
“老臣非畏陛下,畏天命耳。”
当年趣事重新跃入脑海,皇帝笑着放下了密信。
当年的李敬,还很有大臣模样。
后来公务越来越多,人也变得越来越暴躁,面对皇帝,也没了敬畏。
“朕观自古谗毁之人,皆为国蠹……李敬无所辩,我益重之。”
皇帝说罢,手中密信化为了灰烬。
想都不用想,如果拿这封密信质问李敬,那懒鬼一定只会叩首谢罪,请求流放。
放走简单,想要抓回这懒鬼,可就难如登天了。
一想到这
皇帝看着白启与李敬,伸了个懒腰。
“正好,从出世到现在,启就没动过真格。”
“请陛下,给启与麾下士卒,一个开刃见血,淬炼刀锋的机会。”
白启拱手,语气沉稳。
他掌握的军阵不多,但一个足矣。
常平一战后,杀孽忽起,渊狱爆发。
白启一人,就坑杀出一个绝生九境级别的险境。
面前渊狱起,人屠只是将佩刀刺入地面。
人屠身后,精锐士卒们身上,杀孽同样如渊似海。
风雨起,犹如万物哭泣。
在渊狱之上,静安士卒们身随意动,军阵自成。
渊狱被镇压,风雨渐歇。
人屠镇狱,长平终。
之后,白启被赐死,此军阵,犹如明珠蒙尘。
现在,身毒的香火三灵将境内所有生灵化为傀儡,供养自身,才强大至此。
白启倒是要看看,能强到什么地步。
“我征战这么多年,还没灭过佛,刚好补上。”
李敬大笑了一声,朗声开口。
“破国,伐庙。”
李君肃单手撑脸,语气淡淡。
“好,很好。”
“李敬听命。”
皇帝坐直了身子,身体微微前倾,沉声开口。
“臣在。”
李敬起身,躬身行礼。
“朕命你为天策破阵使,统天策六军。”
“五万玄甲精锐,五万兵临精锐,五万镇鬼精锐。”
“李继、定方、裴行简、阿史那设尔、契苾何利...执失斯力,六将各统一军,由你调遣。”
皇帝看着李敬,眼神透出锐利的意味。
“臣,领命。”
李敬闻言大喜,再次弯腰。
“阿史那设尔供奉狼纛,狼纛对梵音有克制之能。”
皇帝想到了什么,补充道。
“我知道了。”
李敬听闻又一个意外之喜,微微颔首。
“白启大将军。”
皇帝转而看向白启。
“启在。”
白启同样起身。
“你负责带领手下静安军,与兵马鬼兵,从侧翼攻入身毒。”
“尉迟恭、秦穹、任贵、万彻、事信,便交由你统领。”
“这些都是跟随我平定天下的好手,就麻烦将军你了。”
皇帝看着白启,语气十分诚恳。
“打一个身毒,是不是牛刀杀鸡了?”
李敬看着皇帝,还是开口发问。
“打身毒,是为了让我这帮老兄弟们热热血,刀别钝了。”
“之后攻打西域,全部一起上。”
“昔年西域为皇朝大患,如今...天下一统,近在咫尺了。”
皇帝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了渴望。
彪炳史册的功绩,近在眼前了。
他不允许出任何差错。
“君肃,正面主攻依旧交给你。”
皇帝回过神,看着阳光下身着黑红色龙袍的年轻身影,眼中满是温和。
虎屠卫,是皇朝百战百胜的依仗。
换成别人,有这种功绩,不说谋反之心,但也该飘了。
但安王,实在是让皇帝安心。
“臣,领命。”
李君肃同样起身,拱手行礼。
“好了,调令已经下发各地了,你们先忙去吧。”
“接下来,道门应该会上门,这是一大助力。”
皇帝看着殿外的天色,手指轻点扶手。
李君肃与白启,一如既往的雷厉风行,拱手后离开。
李敬这一次,也不再慢吞吞了,跟上二人的步伐。
“李卫公。”
走出大殿之前,身后传来了声音。
李敬回过头,看着皇帝威严的身影。
“朕还是那一句,古之韩白,不能过也。”
皇帝看着李敬,有些怀念的开口。
“对老臣来说,君,亦是如此。”
兵神闻言,双眼之中,同样闪过了恍惚。
这一句话夸耀之语,还是当年灭萧冼之时,天策上将大喜而言。
过了多少年了。
李敬,又想到了当年。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奈何以私怨杀壮士?”
这是他打算举报李愿谋反,被抓住时的辩解。
但李愿听完此言,一点反应没有,依旧想着弄死李敬。
“区区身毒,等臣凯旋便是。”
李敬回过神,说罢跟上了身殿外二人。
有时候,救命之恩,真得当牛做马的还。
“找个时间,举办一下宴席,放松放松,别让他们在私底下骂娘了。”
皇帝看着空荡下来的大殿,轻轻笑了。
一想到房玄林对自己说出,此真吾主也,见之不觉自投于地。
而自己把玄林当牛做马的布置公务,饶是以皇帝的性格,此刻都有一点点过意不去了。
皇帝思及此,把注意力重新放回了公务上。
皇帝的视线,看到手边的密信,叹了口气。
“军集啊军集,有什么可以直言,何至于诬告李敬?”
【敬将反矣!所教者皆粗术,至精微处辄隐匿,此其有异志也。】
皇帝重新拿起这封密信,看着上书之言,被逗乐了。
军集,这是不满李敬在军中威望太大,变着法的给李敬添堵。
“卫公亦畏朕耶?”
皇帝见李敬骑马一直落后自己半步,好奇发问。
“老臣非畏陛下,畏天命耳。”
当年趣事重新跃入脑海,皇帝笑着放下了密信。
当年的李敬,还很有大臣模样。
后来公务越来越多,人也变得越来越暴躁,面对皇帝,也没了敬畏。
“朕观自古谗毁之人,皆为国蠹……李敬无所辩,我益重之。”
皇帝说罢,手中密信化为了灰烬。
想都不用想,如果拿这封密信质问李敬,那懒鬼一定只会叩首谢罪,请求流放。
放走简单,想要抓回这懒鬼,可就难如登天了。
一想到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