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妙策脱身(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何方邪修,居然敢在我坊市作乱!”  

负责镇守坊市的王氏修士,眨眼间就已经来了八人,其中为首者正是徐岩。  

他们迅速出手,双方战作一团。  

徐岩见是李澜被人围攻,顿时后悔,应该等李澜死了再来。  

但现在已至战场,周围无数人围观,已无机会了。  

周家为了掩人耳目,派进来的邪修修为并不高,此刻根本无力抵挡。  

而李澜亦趁此时,抓住机会,连发两道气箭,将那引他入局的老者给射杀了!  

“尔等何人?来我坊市意欲何为?!”  

几个邪修都已经被拿下,徐岩冷声发问。  

“一群杂碎,想要审问爷爷,你也配!”  

但其中一人却是破口大骂,然后忽然牙齿一咬,一股蓝色汁液顿时流出。  

“慢!”  

徐岩大惊,但已来不及了,此人脸色迅速变得乌黑,当场倒地,已经毙命。  

其他几人,也是如此。  

王家诸多修士都是面面相觑,这几人居然如此狠辣果决。  

“李澜,这是怎么回事?”  

徐岩沉声开口。  

“启禀镇守使,前几日,我向此人买了十斤三阴土,约定今日交货,今日我如约到来,岂料他埋伏下人手,袭击了我…”  

李澜心有余悸,指着地上的老者,道:“若非我朋友送了我一件软猬甲,可能我现在已经死了!”  

“你买三阴土做什么?”  

“我最近在尝试炼丹,但灵药太贵,所以想自己种几株,三阴土可以提升药草的品质。”  

徐岩道:“你可知这些人为何找上你?”  

李澜摇头。  

“李澜,徐某希望你明白,在这坊市之中,唯有我才能保护你的安全!”  

徐岩眼中带着些许冷意,“若你执意隐瞒,若这些人再次上门,你的生死就难料了。”  

这些邪修不会无缘无故到来,在徐岩看来,恐怕李澜肯定有什么秘密,或者身怀什么宝物,才会惹祸上身…  

“我真的不知…”  

李澜摇头。  

“也罢,”  

徐岩想了想,道:“这些邪修手段狠毒诡谲,我帮你检查检查伤势,如何?”  

李澜道:“我并未受重伤,不必劳累镇守使…”  

但徐岩却已经伸手,按住了他的肩膀,冷声道:“还是检查检查的好!”  

李澜被他一按,顿时动弹不得,脸色难看,而徐岩已亲自开始搜身。  

李澜身上所有袋子、夹层等都被翻开,但也不过是一些灵气散、灵石等,并无他物。  

徐岩看着这些零碎物品,眉头轻皱。  

“多谢镇守使大人相救,这些灵气散不成敬意,请大人收下…”李澜道。  

“你当我贪图你这点儿灵气散不成?”  

徐岩冷哼一声,把东西都还给李澜,道:“去搜一搜灵药店!”  

不多时。  

灵药店内,尤其是李澜的住所,也被搜了个底朝天。  

“你房间为何放着一把琴?”  

徐岩道。  

李澜道:“当年李澜在王氏药斋学药之时,曾跟随明瑶丹师学琴,她临走之时,将这把琴留给了我…”  

徐岩仔细查看,的确只是一把普通桐木琴。  

“大人,找到了!”  

这个时候,其中一人忽然大呼。  

徐岩走了过去,那人从李澜枕下,拿出了一个香包,走了过来,道:“这香包里面有密信!”  

徐岩接了过来,只见上面用簪花小楷写着一行小字:  

“吾妹映雪亲启。”  

信封用蜡密封完好,显然不曾打开过。  

“这香包是王映蓉夫人遗留的,怎么会有一封信?”  

李澜也露出诧异之色!  

徐岩眉头轻皱,“你不知道?”  

李澜摇头苦笑:“若非徐镇守今日搜检,恐怕我此生都不知晓了。”  

徐岩点了点头,李澜把香包当成了普通事物,所以没有发现,但在他手下看来,却觉得枕下放香包有问题,所以拆开,误打误撞找到了这封信。  

倒也说得通。  

难道那些邪修盯上李澜,是因为王映雪?  

这很有可能,李澜一个低级修士,身无长物,唯一的特殊之处,就是曾经当过王氏赘婿,是王映蓉的夫君。  

再想到此前王氏内传来让他杀掉李澜的命令…  

徐岩意识到,这封信背后…恐怕水很深。  

他放下了这封信,道:“既是如此,此信你好好保存便是。”  

顿了一顿,他又道:“我搜寻此地,也是想找出那些邪修袭击你的原因,也是想保护你的安全。”  

“你莫要在意。”  

他言语之中,隐有致歉之意。  

有这封信在,李澜或许还有机会和王映雪搭上话,那就没必要得罪死李澜。  

“大人客气了,若没有你相救,李某现在已经死了。”  

李澜道。  

徐岩点点头,道:“对了,把那些邪修的东西拿过来。”  

“李澜道友击杀邪修,及时示警有功,这些战利品,你也可以选几样。”  

徐岩打开了那邪修的“储物袋”,给李澜挑选。  

这是一种“补偿”,方才他对李澜太过轻侮,为避免留下后患,才这么做。  

李澜受宠若惊,道:“李某岂敢居功,只请大人将我购买的那些三阴土交付于我,便可以了…”  

“三阴土自然归你,另外,你再选两样东西,若是不选,便是看不起徐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