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危险的消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木回到了小镇,有福雷斯特在,他不用操心一般的俗务。  

练兵方面则有欧灵指挥,一切井然有序。  

尽管艾尔顿与埃西铎的旷世之战在持续,他也没有太多的手段影响结局。  

唯一能做的,就是狡兔三窟,为大家寻个选择罢了。  

“联系好了?枯草雪原的通道,靠谱吗?”  

“您放心吧,我们在各国的渠道都有,到时候安排几十个人绝对没问题,您就当作交流的商人,记得给守城者些许福利,剩下的就交给我们。”  

与苏木交流的,正是难民营下面的边境商人,他们生意遍布各国,有通关文牒,安排一些人确实不成问题。  

“北方的奥术帝国艾尔德拉多,西南的沼泽国度翡翠之邦,最可行的就是这两处地方。南面荒野之地部落倒是多,但以人类与兽人的恩怨,想必您也不愿意提心吊胆。1  

北边是墓园吧?塔楼在南边。  

奥术帝国魔法与工艺盛行,十分欢迎强大的魔法英雄,以及拥有高超炼金术的术士,普通人去了恐怕比小妖精的遭遇好不了多少。  

至于沼泽国度,湿气蔓延,野兽横行,他们乐于和丛林打交道。人类嘛,若是当个狼人、蜥蜴人看守者,倒也能混的过去,再想往高爬,就得些能力了。”  

苏木点点头,表示知晓了,让边境商人准备好即可,钱绝不会亏欠的。  

谁也不想远走他乡,寄人篱下。可要是战局持续恶化,仓木镇距离边境如此之近,首当其冲地会沦为四战之地。到时候别说培养兵种,发展城镇,能不能保命都成问题。  

谁都能大义凛然地说些场面话,借鉴古之英雄的伟大事迹。可要是真轮到自己,被撵的百般逃窜,屡战屡败,怎么办?是否还有勇气夹缝里求生?1  

苏木不知道,但他起码要对这几个跟着自己的手下负责,就算没了城池,靠他们三个英雄的手艺活,当个野匪也不会饿死吧?  

希望艾尔顿能坚持住吧。  

“还有条消息,鹰鸠大人让我亲自交给您。”  

商人将一封密信交给苏木,他拆开一看,顿时露出思索神色。  

“好,为我转告鹰鸠,感谢他的消息,我会有报答的!”  

商人点点头,便退了下去,他此行也是来运输原木的。自从两国开战后,木材获取愈发艰难,甚至有些地区开出10石换一木的价格,这是他们难以拒绝的。  

与仓木镇交好,起码保证现阶段的木材供应,付出些流民弓箭手,对难民营来说简直小事一桩。  

待商人下去后,苏木将欧灵与福雷斯特叫来,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  

“界碑石有消息了,据说有人在某处墓室探险,看到了镇界巨石,修建一座十几万人小城的城堡绰绰有余!”  

听到这个消息,两人也露出欣喜之色,特别是福雷斯特,他作为建筑师,主要晋升方式就是修建特殊建筑,苦于一直没有发挥的空间。  

但开心过后,也有现实问题:“现在两军对垒结果不明,我们要是扩建城池,会不会给他人做嫁衣。”  

苏木摆摆手:“别考虑大局的事情,越是混乱时期,修建城堡也没人会关注,我向侯爵领上报,估计他们还很乐意通过。和平时期私建城堡,可是会受议会问责的。1  

要是真到了该走的时候,也别留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既然苏木已经又了决策,福雷斯特与欧灵自然赞同。  

“现在唯一麻烦的是,获知墓室消息的不止我们一家,估计有逃亡白石城的流民也知晓,对方很可能会派兵前往。甚至丘陵上的壁垒军团也有可能得到消息,只是派兵的可能性不大。”  

“墓室位置在哪?”  

“在难民营东北方向,靠近卢森丘陵,听说那片地带曾是古战场,极其凶险。”  

墓室,古战场,得知的人还不算少。  

从这些信息推断,必定会有墓园的野兵。至于白石城和壁垒会不会派兵,这谁也说不准。  

“白石城那边最近怎么样?”  

“吸收了四五座小镇的人口,应该到极限了,多余的镇民听说都不让进城,只能在野外务工,经常受到野兽与劫匪的骚扰,搞得大家都十分不满。”  

哪怕真的建好了城堡,也是有容纳量的。不说城堡基础的吃住、交通问题,拥有咒力庇护的城堡天然对兵力有限制,并不能无限扩增,除非一步步提升城堡的等级。  

以苏木估计,白石城就算多次扩建,最多几十万人,已经到顶。他们的超凡兵种也不能超过一定极限,这是英雄世界的规则所限。  

“让人奇怪的是,几座之前没去的小镇,也都陆陆续续往过搬迁,他们的产业变得荒废,听说被流浪盗贼侵占,没人敢靠近。”  

流浪盗贼(中立2级2阶兵种):攻击力8,防御力3,杀伤力2-4,生命10,速度7,体型小。  

元素:无流浪者:他们居无定所流浪四方,行军时移动能力+2,若与其他势力组队,士气-1。  

盗贼公会:这群人的头目绝对是盗贼公会的核心人物,能够得到各势力的一手情报,以及能够判别出中立军团对你的态度。  

评价:能够在野外流浪而不死,就说明了他们的实力这群家伙,多数由囚徒、犯人、小偷组成,身手都不错,情报也灵通。为什么没人想带他们,因为会像老鼠屎一样,败坏军纪与法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