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肃二州沦陷,截断河西走廊(4/4)
前,攻克肃州城呢。”
随后,两镇大军汇合在一起。
本打算一鼓作气,直接攻下肃州城,然后就是三日不封刀,屠灭肃州城。
让所有人都看看,抵抗北疆军的下场。
但是随行的考功司参军张兴华,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却是站了出来:“二位都统,在下与肃州城刺史刘本义乃是旧交。”
“能否宽容在下一日。”
李东江的脸色变得不好了,自己在肃州城下吃瘪,只有屠城才能洗刷耻辱。
张兴华这个狗东西是想让自己心里不痛快啊。
“你若是想劝降的话,本都统劝你就别白费心思了,刘本义那个人,冥顽不灵,死不悔改,不会投降的。”李东江冷哼说道。
张兴华却是轻轻摇头,自信的语气道:“凡事没有绝对。”
“刘本义虽然是个愚忠之人,但是人都有弱点,他的弱点就是城内百姓。”
张兴华原本乃是敦煌刺史,与肃州刺史刘本义乃是旧交,关系非常好,实在是不忍心他为了夏国殉城。
在张兴华的劝说下,李东江还是答应了宽限一日。
一日之后,大军攻城,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而就在当天下午,一个包裹便通过吊篮送上了城墙,摆在了刘本义的病床前。
首先映入眼前的乃是一面帅旗。
上面写着‘甘肃军司米禽’这六个大字。
看到这面旗帜的瞬间,刘本义的眼眸紧缩,绝望的摇头道:“甘州大军已经全军覆没了吗?”
甘州城呢?
恐怕也无幸免的可能,毕竟兴庆府的大军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抵达甘州城。
也就是说,河西走廊被彻底截断,肃州成为了一座真正的孤城。
随后,他又打开了张兴华的信件,说的也都是劝降的话,希望他能怜悯百姓,开城归降,北疆军保证不会进行屠城。
刘本义苦涩的摇头道:“这个老东西,还真是拿捏住我了。”
但是没办法,援军已经指望不上了,肃州城沦陷则是迟早的事情。
刘本义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城中百姓被屠戮。
于是,重重了叹了一口气,沉声说道:“罢了,开城门。”
随后,他便名人离开房间,想要自己一个人休息一会。
片刻之后,他的护卫察觉到情况不对,直接破门而入。
惊恐的大喊道:“大人,大人”
甘州城外,旌旗漫卷,数百面日月战旗遮蔽了天穹,数以万计的北疆铁骑践踏着大地。
滚滚奔腾,卷起尘沙席卷,彻底将甘州城包围。
武卫军中,李骁拆开了张兴华送来的信件,里面有肃州城之战的详细过程。
为了避免全城百姓惨遭屠戮,刘本义下令开城归降。
但是却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自杀,好在关键时刻被亲兵救下。
对于这样一个人,李骁还是很敬佩的。
只不过,在西夏的贫薄历史书中,李骁不记得有刘本义的名字。
或许是随着西夏史书的焚毁,一起消失在了历史中。
但更可能是因为西夏腐败的官僚制度,庸者凭借关系混的风生水起。
但是像刘本义这种一心为民,又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官员,注定会遭到排挤。
连这个肃州刺史都相当于发配,仕途恐怕也到此为止了。
“这般人才,西夏君臣有眼无珠,不知善用,但我北疆却是求贤若渴。”李骁轻叹一声说道。
北疆以武立基,但也需要文臣辅佐。
更何况,从肃州城的战绩来看,这个刘本义还是个文武全才呢。
“告诉刘本义,让他好生休养身体,莫要急着寻死。”
“等本都踏平河西走廊,班师回北疆之际,自会召他相见。”
“届时,他若还想为那将亡的夏国卖命,本都倒不介意陪他在城头上,好好畅谈一番。”
李骁沉声吩咐道。
说罢,目光看向两里之外,高耸的甘州城,目光陡然间变得犀利起来。
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刀柄,沉声说道:“传令各部,安营扎寨,明日一早攻城,一日之内,务必拿下甘州城。”
明黄的骑兵阵列瞬间撕裂暮色,马蹄卷起的沙尘慢慢平息。
二十门神威大炮则是巍然的耸立在大地上,炮口吞吐着幽蓝的冷光,仿佛要将那高耸的城墙碾成齑粉。
甘州城上的守兵远远望见这森然军势,顿时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之中。
随后,两镇大军汇合在一起。
本打算一鼓作气,直接攻下肃州城,然后就是三日不封刀,屠灭肃州城。
让所有人都看看,抵抗北疆军的下场。
但是随行的考功司参军张兴华,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却是站了出来:“二位都统,在下与肃州城刺史刘本义乃是旧交。”
“能否宽容在下一日。”
李东江的脸色变得不好了,自己在肃州城下吃瘪,只有屠城才能洗刷耻辱。
张兴华这个狗东西是想让自己心里不痛快啊。
“你若是想劝降的话,本都统劝你就别白费心思了,刘本义那个人,冥顽不灵,死不悔改,不会投降的。”李东江冷哼说道。
张兴华却是轻轻摇头,自信的语气道:“凡事没有绝对。”
“刘本义虽然是个愚忠之人,但是人都有弱点,他的弱点就是城内百姓。”
张兴华原本乃是敦煌刺史,与肃州刺史刘本义乃是旧交,关系非常好,实在是不忍心他为了夏国殉城。
在张兴华的劝说下,李东江还是答应了宽限一日。
一日之后,大军攻城,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而就在当天下午,一个包裹便通过吊篮送上了城墙,摆在了刘本义的病床前。
首先映入眼前的乃是一面帅旗。
上面写着‘甘肃军司米禽’这六个大字。
看到这面旗帜的瞬间,刘本义的眼眸紧缩,绝望的摇头道:“甘州大军已经全军覆没了吗?”
甘州城呢?
恐怕也无幸免的可能,毕竟兴庆府的大军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抵达甘州城。
也就是说,河西走廊被彻底截断,肃州成为了一座真正的孤城。
随后,他又打开了张兴华的信件,说的也都是劝降的话,希望他能怜悯百姓,开城归降,北疆军保证不会进行屠城。
刘本义苦涩的摇头道:“这个老东西,还真是拿捏住我了。”
但是没办法,援军已经指望不上了,肃州城沦陷则是迟早的事情。
刘本义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城中百姓被屠戮。
于是,重重了叹了一口气,沉声说道:“罢了,开城门。”
随后,他便名人离开房间,想要自己一个人休息一会。
片刻之后,他的护卫察觉到情况不对,直接破门而入。
惊恐的大喊道:“大人,大人”
甘州城外,旌旗漫卷,数百面日月战旗遮蔽了天穹,数以万计的北疆铁骑践踏着大地。
滚滚奔腾,卷起尘沙席卷,彻底将甘州城包围。
武卫军中,李骁拆开了张兴华送来的信件,里面有肃州城之战的详细过程。
为了避免全城百姓惨遭屠戮,刘本义下令开城归降。
但是却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自杀,好在关键时刻被亲兵救下。
对于这样一个人,李骁还是很敬佩的。
只不过,在西夏的贫薄历史书中,李骁不记得有刘本义的名字。
或许是随着西夏史书的焚毁,一起消失在了历史中。
但更可能是因为西夏腐败的官僚制度,庸者凭借关系混的风生水起。
但是像刘本义这种一心为民,又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官员,注定会遭到排挤。
连这个肃州刺史都相当于发配,仕途恐怕也到此为止了。
“这般人才,西夏君臣有眼无珠,不知善用,但我北疆却是求贤若渴。”李骁轻叹一声说道。
北疆以武立基,但也需要文臣辅佐。
更何况,从肃州城的战绩来看,这个刘本义还是个文武全才呢。
“告诉刘本义,让他好生休养身体,莫要急着寻死。”
“等本都踏平河西走廊,班师回北疆之际,自会召他相见。”
“届时,他若还想为那将亡的夏国卖命,本都倒不介意陪他在城头上,好好畅谈一番。”
李骁沉声吩咐道。
说罢,目光看向两里之外,高耸的甘州城,目光陡然间变得犀利起来。
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刀柄,沉声说道:“传令各部,安营扎寨,明日一早攻城,一日之内,务必拿下甘州城。”
明黄的骑兵阵列瞬间撕裂暮色,马蹄卷起的沙尘慢慢平息。
二十门神威大炮则是巍然的耸立在大地上,炮口吞吐着幽蓝的冷光,仿佛要将那高耸的城墙碾成齑粉。
甘州城上的守兵远远望见这森然军势,顿时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