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肃二州沦陷,截断河西走廊(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义别无选择。  

眼眸渐渐的变得坚定,沉声吩咐道:“传令,城中男女,无论老幼,全部上城墙。”  

“死守肃州城。”  

北疆军势恐怖,肃州城又损兵折将,唯一的出路就是固守待援。  

在北疆军围城之前,他已经接到了兴庆府的命令。  

枢密副使嵬名世安正率领五万大军赶来支援,再加上凉州和甘州的大军,总兵力不下十万。  

肃州城还有一线生机。  

第二日,北疆军开始攻城。  

因为第二镇没有神威大炮的支援,只有二十门虎尊炮,对肃州城造成的破坏有限。  

所以,只能命令高昌军为先锋,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攻城。  

但是高昌军却遭到了城中守军的坚决抵抗,猛攻三日却对其毫无办法。  

刘本义在肃州当了好几年的刺史,在任期间善待百姓,鼓励农桑,勤政爱民,是一个好官。  

在肃州城有着很高的威望,在他的亲自带领下,全城老少一起守城,打退了高昌军的数次进攻。  

第五日,城墙下面已经倒下了上千尸体,可是肃州城依旧屹立不倒。  

这让李东江都为之动容。  

“肃州城中的刺史是叫刘本义,对吗?”  

“没错,是叫刘本义。”  

“是个人才啊。”李东江轻叹说道。  

能以文官之身,带着一城老弱在高昌军的猛攻下,坚持这么多天,能力可见一般,在肃州百姓中的威望更是不小。  

“再去劝降。”  

“告诉刘本义,若是开城投降,我北疆军将会保证肃州百姓的安全。”  

“若是顽固不化,城破不日,便是肃州全城人的死期。”李东江冰冷的声音说道。  

“遵命。”  

北疆军再次派出了使者进行劝降,而结果不出所料。  

值得到了刘本义的一句回复:“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侍二夫。”  

李东江听完之后,轻轻摇头道:“可惜了。”  

说罢,命令高昌军继续猛攻,务必拿下肃州城。  

又过了几日,肃州城依旧完好,高昌军使用了很多种办法都无济于事,这让李东江都无语了。  

之前是因为神威大炮的存在,让北疆军中很多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  

但实际上,想要攻破一座高大的城池,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放在生产力低下的这个时代,围攻好几个月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奈何,第二镇还没有配备神威大炮。  

于是,李东江只能发狠说道:“继续挖地道,用大量火药,炸塌城墙。”  

接下来,高昌军一边装作佯攻的姿态,一边进行地道的挖掘。  

刘本义也察觉到了这点,看着攻了一会儿便退去的高昌军,又看向距离城墙不远的一片帐篷。  

“挖地道嘛?”  

“哼!”  

“用大缸贴在城墙下面听,尽快确定地道的方向和位置。”刘本义沙哑的声音说道。  

这些日子里,他以身作则,在城墙上已经守了十天没有走下去一步了。  

脸色憔悴,申请狼狈,乱糟糟的模样哪里还有西夏的名士的风采?  

简直就像是一个叫花子。  

但唯有那一双深邃的眼眸,变得更加犀利且精神。  

“遵命。”  

亲兵重重点头,转身离去。  

但是他们不知道,李东江并没有打算通过地道挖进城里,而是到了墙根地下就停止。  

用炸药破坏城墙的地基,所以刘本义的手段失灵了。  

但是,还没等到地道挖通的这天,第六镇的援军便抵达了肃州城外。  

“刺史,刺史大人”  

一名身上满是血污泥土的士兵,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神色惊慌、目光骇然,气喘吁吁的对着西城门上亲自扛木头的刘本义说道。  

“东城,东城外来了好多骑兵。”  

“有,至少有好几千人。”  

“全都穿着白色的甲胄,旗子也是白色的,上面有一个太阳一个月亮。”  

听到士兵的话,刘本义脸色顿变,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喃喃自语说道:“白色的日月战旗”  

这一刻,自己在一瞬间失去了全部的力气,巨大的疲倦感席卷而来,眼前似乎都开始便的乌黑。  

他是经历过两年前的河西之战,知道北疆军中有一群身穿白色甲胄的骑兵,而且日月战旗也是北疆军的标志。  

所以,东面来的那群骑兵,定然是北疆军无疑。  

更是说明,黑水城被攻破,甘州城岌岌可危,河西走廊被截断,肃州已经成了一座孤城。  

“天不佑我肃州城啊!”  

刘本义发出了一声悲愤大喊,直接晕死了过去。  

这一刻,正午的日光突然暗了三分,肃州城垛上的瞭望的士兵百姓们,全部神色骇然,甚至是心生绝望。  

只因为在东方戈壁之上,一片赤红色的骑兵正如同煮沸的血浪,自地平线翻涌而起。  

起初是星星点点的猩红,眨眼间化作遮天蔽日的赤色洪流,数十面绣着日月图案的赤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将半边天空都染成了不祥的血色。  

甲胄碰撞的铿锵声混着马蹄轰鸣,如沉雷般滚过大地。  

八千赤甲骑兵组成的钢铁巨兽在肃州城外缓缓停下,  

李东河看着城墙上依旧树立着的西夏旗帜,淡淡的一笑:“看来,这次二哥还是没能赢我。”  

“本以为第二镇能在我大军抵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