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7 左邻右舍(1/3)
裴元欲盖弥彰的摆摆手,“低调低调。”
窦彧嘿嘿一笑,连忙说出了此来的目的。
“上次回去后,窦某就赶紧去澄清坊看了看,然后又找了工匠加急修造。只是一些细节的东西,还是得千户亲自定一定才好。”
“窦某也知道过来的冒昧了,但是想要住的舒心,也免不了要劳烦这一遭。”
裴元听到果然是为了宅子的事情,顿时大喜过望。
虽说,裴元对未来的那桩婚事越来越心凉,但是这种一点点有进度拥有的假象,还是让裴元难以罢手。
冒昧?这一点也不冒昧。
裴元立刻起身,激动道,“劳烦什么?你来的正是时候。”
接着想起严嵩,回头看了眼这个目瞪口呆的家伙,对他说道,“让陈心坚和你细说说吧,我还有事。”
窦彧见裴元这般,知道是马屁拍对了,紧跟着乐呵呵起身道,“正好我寻了几个不错的厨子,等会儿就让千户一块尝尝手艺如何。若是看的过去,就直接留在那宅子里了。”
裴元甚是满意,遂和窦彧一起去了澄清坊。
澄清坊在皇城东南,因为有一些王府以及高品官员的宅邸,让整个地段的逼格比较高。
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容易商业繁荣。
澄清坊的外围就有许多服务这些高端人群的店铺,贩卖着南北货物、丝绸瓷器,胭脂水粉,精巧玩物。
还有茶馆、酒肆、说书场,当然,还有数目众多的妓院。
简而言之,配套设施很是齐全。
裴元满意的看着,一直到了一处胡同,胡同里有紧邻的几户人家。
窦彧帮着殷勤介绍着,“左边这处,乃是兵部侍郎石玠的院子,他最近。右边这里,乃是翰林院侍讲顾鼎臣的宅子。”
“石玠?”裴元的神色动了动,来了点兴趣。
石玠是弘治九年的进士,位列三甲。
当然,三甲有三甲的好处。
石玠先是担任泗水知县,因为做的还不错,触发了三甲暴击,得以踏入了官场快车道,成为一名尊贵的监察御史。
结果石玠刚一上任,就接到了一个大活。
都察院让石玠去审核大同的军资储备…
结果没想到,石玠很灵活的完成了这个很多人都只能干瞪眼的任务。
当地边镇纷纷热情的表示,我们喜欢石青天,就让石青天留在我们山西吧!
谁都不能夺走我们的石青天!
(金献民:咦?)
在明朝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很喜欢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要是解决的不是问题,而是难题,甚至可以长期的担任某项职务,成为土皇帝一样的角色。
比如说,能够和山西边军相处很融洽的名臣于谦,他就肩挑巡抚山西、河南的重任,在职长达十八年。
朝廷之所以把山西与河南放在一起,那是因为河南负担着为山西边军供应军粮的责任。
土木堡之战时,负责粮草供应的就是于老爷子的老下属,河南右布政使年富。
虽说,后世一直有英宗大军受困于粮草的非议,但是年布政使在土木堡之变后,可没有掉链子。
他甚至因为快速转进,及时的运粮运饷,从来没有一次延误而因功升为河南左布政使。
虽说…,这样卓越的能力,是皇帝被抓之后才展现出来的。
不过嘛,年布政使,虽迟但到,嘻嘻!
如果,某岛国以明朝为背景制作一款游戏。
那么年富就很有可能获得“飞驰の布政使”或者“奇迹の年富”等名号。
裴元之所以从石玠身上联想到于老爷子,就是因为这家伙的履历实在太有迹可循了。
石玠在巡视了大同的军储之后,使用虚空造牌的手段,从玄学领域主动出击,以灾异为借口,弹劾了刑部尚书翟瑄等二十七人!
身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直接弹劾大七卿,那看上去很有种了。
但是别急,南京的。
而且玄学领域这种“俺寻思”的屎盆子,那岂不是能随便扣?
这种情况下,连证据都不需要有。
灾异就是证据,我说是你就是你!
于是得到了得到边镇军民热烈拥戴,又用屎盆子刷出了声望值的石玠,就直接从监察御史晋升为山西按察使。
又过了一段时间,石玠原地迁转,担任了山西布政使司的右布政使。
其后,朝廷直接把和大同相关的事务,交给了石玠解决。
不久,朝廷觉得他在应对大同镇时很有能力,又让他转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
大同和宣府这样边镇巡抚,因为涉及到军权,为了方便统属,很多时候是可以加兵部右侍郎衔的。
石玠自然也没有落下。
明朝的时候有很多特殊的潜规则,北京六部的左侍郎一般是事务官,右侍郎一般是差遣官。
比如说,之前的时候,李浩就是以兵部左侍郎在兵部协助兵部尚书何鉴处理公务。而陆完与石玠这两个兵部右侍郎就在外差遣。
户部的左侍郎杨谭就协助户部尚书孙交为平叛打理辎重,户部右侍郎王琼负责在地方奔走赈济,另一个户部右侍郎丛兰则在外打野。
打野王丛兰直接杀疯了!
这里之所以强调北京六部,那是因为按照一般惯例,南京的六部只设右侍郎,不设左侍郎。
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南京的六部官员
窦彧嘿嘿一笑,连忙说出了此来的目的。
“上次回去后,窦某就赶紧去澄清坊看了看,然后又找了工匠加急修造。只是一些细节的东西,还是得千户亲自定一定才好。”
“窦某也知道过来的冒昧了,但是想要住的舒心,也免不了要劳烦这一遭。”
裴元听到果然是为了宅子的事情,顿时大喜过望。
虽说,裴元对未来的那桩婚事越来越心凉,但是这种一点点有进度拥有的假象,还是让裴元难以罢手。
冒昧?这一点也不冒昧。
裴元立刻起身,激动道,“劳烦什么?你来的正是时候。”
接着想起严嵩,回头看了眼这个目瞪口呆的家伙,对他说道,“让陈心坚和你细说说吧,我还有事。”
窦彧见裴元这般,知道是马屁拍对了,紧跟着乐呵呵起身道,“正好我寻了几个不错的厨子,等会儿就让千户一块尝尝手艺如何。若是看的过去,就直接留在那宅子里了。”
裴元甚是满意,遂和窦彧一起去了澄清坊。
澄清坊在皇城东南,因为有一些王府以及高品官员的宅邸,让整个地段的逼格比较高。
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容易商业繁荣。
澄清坊的外围就有许多服务这些高端人群的店铺,贩卖着南北货物、丝绸瓷器,胭脂水粉,精巧玩物。
还有茶馆、酒肆、说书场,当然,还有数目众多的妓院。
简而言之,配套设施很是齐全。
裴元满意的看着,一直到了一处胡同,胡同里有紧邻的几户人家。
窦彧帮着殷勤介绍着,“左边这处,乃是兵部侍郎石玠的院子,他最近。右边这里,乃是翰林院侍讲顾鼎臣的宅子。”
“石玠?”裴元的神色动了动,来了点兴趣。
石玠是弘治九年的进士,位列三甲。
当然,三甲有三甲的好处。
石玠先是担任泗水知县,因为做的还不错,触发了三甲暴击,得以踏入了官场快车道,成为一名尊贵的监察御史。
结果石玠刚一上任,就接到了一个大活。
都察院让石玠去审核大同的军资储备…
结果没想到,石玠很灵活的完成了这个很多人都只能干瞪眼的任务。
当地边镇纷纷热情的表示,我们喜欢石青天,就让石青天留在我们山西吧!
谁都不能夺走我们的石青天!
(金献民:咦?)
在明朝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很喜欢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要是解决的不是问题,而是难题,甚至可以长期的担任某项职务,成为土皇帝一样的角色。
比如说,能够和山西边军相处很融洽的名臣于谦,他就肩挑巡抚山西、河南的重任,在职长达十八年。
朝廷之所以把山西与河南放在一起,那是因为河南负担着为山西边军供应军粮的责任。
土木堡之战时,负责粮草供应的就是于老爷子的老下属,河南右布政使年富。
虽说,后世一直有英宗大军受困于粮草的非议,但是年布政使在土木堡之变后,可没有掉链子。
他甚至因为快速转进,及时的运粮运饷,从来没有一次延误而因功升为河南左布政使。
虽说…,这样卓越的能力,是皇帝被抓之后才展现出来的。
不过嘛,年布政使,虽迟但到,嘻嘻!
如果,某岛国以明朝为背景制作一款游戏。
那么年富就很有可能获得“飞驰の布政使”或者“奇迹の年富”等名号。
裴元之所以从石玠身上联想到于老爷子,就是因为这家伙的履历实在太有迹可循了。
石玠在巡视了大同的军储之后,使用虚空造牌的手段,从玄学领域主动出击,以灾异为借口,弹劾了刑部尚书翟瑄等二十七人!
身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直接弹劾大七卿,那看上去很有种了。
但是别急,南京的。
而且玄学领域这种“俺寻思”的屎盆子,那岂不是能随便扣?
这种情况下,连证据都不需要有。
灾异就是证据,我说是你就是你!
于是得到了得到边镇军民热烈拥戴,又用屎盆子刷出了声望值的石玠,就直接从监察御史晋升为山西按察使。
又过了一段时间,石玠原地迁转,担任了山西布政使司的右布政使。
其后,朝廷直接把和大同相关的事务,交给了石玠解决。
不久,朝廷觉得他在应对大同镇时很有能力,又让他转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
大同和宣府这样边镇巡抚,因为涉及到军权,为了方便统属,很多时候是可以加兵部右侍郎衔的。
石玠自然也没有落下。
明朝的时候有很多特殊的潜规则,北京六部的左侍郎一般是事务官,右侍郎一般是差遣官。
比如说,之前的时候,李浩就是以兵部左侍郎在兵部协助兵部尚书何鉴处理公务。而陆完与石玠这两个兵部右侍郎就在外差遣。
户部的左侍郎杨谭就协助户部尚书孙交为平叛打理辎重,户部右侍郎王琼负责在地方奔走赈济,另一个户部右侍郎丛兰则在外打野。
打野王丛兰直接杀疯了!
这里之所以强调北京六部,那是因为按照一般惯例,南京的六部只设右侍郎,不设左侍郎。
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南京的六部官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