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昌古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种快艇只有船头船尾是露天的,客舱在船体中间,全密封。  

踩着船头上去,然后顺着两扇像翅膀一样打开的门进入舱内。是下到舱内,要下五六级台阶。  

人坐在船舱里头部比水面也高不出多少,身体在水平面以下的感觉。  

船不大,座位有点打挤,一船能装个二十几个人的样子,很快就坐满了,船舱里渲闹起来,吵吵嚷嚷的。  

司机的位置看上去和开汽车有点像,也是档杆和方向盘。  

关好了舱门,船慢慢退出浮台调了头,轰的一声开了出去,能明显感觉到船头抬起来那种倾斜感,船两侧涌起高高的水花。  

“杨洋。”有个男人的声音在后面喊了一句。  

杨洋扭头看过去,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你也坐船唆,我没注意,没看到,嘻嘻。你好久上来的嘛?”  

杨洋站起来走到后面坐到了那男的边上,笑着和他聊了起来。  

张洋扭头看了看没出声。  

船顺着宽阔的江面划了个圈往北跑,噪音很大,混杂着乘客说话的声音。在这里说话都得像吵架一样,要不然别人听不到。  

张洋就听着杨洋兴高采烈的在不停有说着,不时的笑起来,也听不清她在说什么。其实就算听清了也听不太懂,她方言说的很快。  

船走了段开始减速,杨洋抓着椅子靠背走过来凑到张洋耳边:“前面检查站,你不要说,也不要看人。”  

张洋点了点头,杨洋又坐回到那个男人身边去了。  

检查站是一条很大的泵船,快艇熄火靠了过去,工作人员跳下来进舱数了数人数,看了一圈儿。盯着张洋看了好几眼:“你去哪点?”  

“我们一起里,大昌中校。”杨洋在后面喊了一句。  

“你们同事埋?”检查的人问杨洋。  

“是哩。”  

“是的是的,是我们同事,我们学校那个,外地人比较多,我也是外地的。”和她说话的那个男的喊了一句。  

检查站的人点了点头,又在舱里看了一圈儿出去了。  

快艇又是轰的一声,船身一震,猛的像跳起来的一样冲了出去。这才是真的启动全速前进状态,刚才那只不过是滑行。  

整个船头都高高的翘了起来,两边的水流比船身还要高的感觉,能感觉到船底和水面的磨擦,跳跃落下来的震动,两岸飞速的后退。  

很快驶进了大宁河口,这边的水面就没有长江那么宽阔了,不过也只是相对来说,还是有几百米。  

河两边全是山崖,坐在船里看不到上头,只能看见峭骨嶙峋的岩石以及水平面上方的黄色水线。  

足足跑了半个多小时,中间在双龙停靠了一下,有人上下,然后就到了大昌镇码头。  

大昌古城这会儿只剩一个大门和那棵老树了,成为新码头边上的装饰,从河边上看过去,新修的移民镇全是羌族风格的黑瓦白墙楼,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那边。  

要下船的时候杨洋坐了回来:“遇到同事了,我就是借住在他家里的,他老婆是我从小长大的同学。就是他调走了,调到县中去了,一个星期回来一次。”  

快艇熄了火,慢慢靠到浮台边上,人们起来提爷契女的下船上岸。  

“你抓紧,这里水可深了。”杨洋提醒了张洋一句。  

浮台没有围栏,还会晃,确实容易掉到水里去。下面的水有点清澈,瞅着不算深,但张洋知道这是视觉误差,没有个三四米都算浅的。  

码头有感觉有点荒凉,有一排摩的在叫客,再远一点儿还有几台面包车。  

那个男的和张洋杨洋一起上了岸,走到码头上面的马路上,在拐弯的地方三个人分开。  

“我去学校,不陪你走了。”杨洋摆了摆手。  

“行行,你们忙,我坐个摩托车回去。”  

“那行,这几天我朋友来了,我得陪他,等下星期我再进来陪你。”  

“好,好。”男人点着头走了。  

张洋看了杨洋一眼,感觉这话说的怎么这么怪异呢?  

“你陪他干什么?”  

“什么陪他?走这边,这边是近路。”  

“你刚说的,这两天我来了,下星期进来陪他。”  

“没有啊?我没说。”  

“你是感觉我听不懂重庆话吗?”张洋抬头看了杨洋一眼。  

“哎呀你好烦哪,这么久了刚在一起就吵我,能有什么嘛?你看那边,那就是原来老城的地方,还能看到一点儿,原来水面没涨的时候没有这么宽。  

现在看起来比原来好看了样。”  

张洋没见过以前的大宁河是什么样子的,但眼前一倾蔚蓝平铺在群山之间,目光所及烟波浩渺波浪如鳞,确实是美的不像样子,让人心胸大开,就想使劲儿吼几嗓子。  

几平方公里的水面把远山蒙上了一层青纱,让人无法看得清楚,一眼看过去水天一色雾气蔼蔼,偶尔一条快艇劈波而来,在水面上划起一道弧形的白线。  

杨洋带着张洋走的不是道路,而是延着地边的一道坝墙,左边是绿意盎然的菜园,右边就是一望无极蔚兰的像画一样的水面。  

顺着坝墙一直往前复行几百米,最后到达一条小路,再顺着土路上个矮坡,就到了杨洋上班的学校,后门。  

校园分成几进,都是黑瓦白墙的建筑。  

穿过几个穿楼门洞,杨洋让张洋等一会儿她去了办公室。  

大约等了不到二十分钟,杨洋才从办公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