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昌古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边出来:“走吧。”  

“去哪儿?”  

“我带你转转,去把我东西拿上。”  

杨洋带着张洋从校园里穿过来到正门,不过没出去,继续顺着校园往东走,从东北门出来。  

“农民的奶奶就住在这儿,我们过年都要回来团联,看一看她,年纪有点大了。”  

“老太太自己过?”  

“嗯。”  

“为什么不把她接出去?”  

“她不去,哪儿也不去。我刚结婚那会儿就住在镇上的,农民天天骑摩托车接我上下班,我自己也会骑,那种大点的摩托。  

我儿子小时候也在这边,他喜欢吃鱼,看河边有人钓鱼就凑过去跟在人家后面,也不说话,就是跟着,眼睛都要掉进鱼桶里去了。  

我带他去我同学家里,人家养着观赏鱼,我儿子过去看了看就对我说,妈妈,煮了吧,这个能好吃的。把人家的孩子弄的哇哇哭。”  

一说到儿子杨洋就有点滔滔不绝,很快乐很幸福还有点儿小骄傲的样子。  

“现在,在那边上学感觉怎么样?”  

“还好,感觉他挺适应的,也不用大人送,自己背个小书包上学放学,和同学相处的也好,他性格有点像他爸爸,和谁都处得来,就是胆子小。”  

“小孩子只要听话懂事就可以,什么都可以慢慢教,别太宠着就行。”  

“还好吧,我儿子挺懂事儿的,不过他爷爷奶奶有点宠,在家里就怕我,他爸爸也管不住他。学习一般样,不像我,我小时候学习可好了。”  

张洋对这一点表示保留意见。  

“你那什么眼神儿啊?不信呀?”  

“呵呵。”  

“这就是大昌古镇了,没什么人样,现在旅游的人越来越少了。”  

“是来这的人少吧?感觉没多大呀?”张洋看了看,两个人进到古镇里。  

其实不小,总占地能有个接近七十亩的样子,里面也住着一些人家,就是原来镇子里的人家,不过大部分都已经迁走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古镇进来不要门票,里面有些特产小吃销售,也有饭店馆子,唯一收门票的是郑家大院,不过,已经算不上大院了,复建了一小部分而已。  

一对老两口守在这里,开始和杨洋张洋倒苦水。  

“当初说的是原样复建,结果就给了我家这么一点地方,四分之一都没建起来呀,到哪找也没得人管,原来说好的事情都做不得数老。  

我家是国家批的收门票,好在这点还在,可是没得人哪,你看看,哪里有人来嘛,一个月收得七十八十的,我们一对老家伙,现在又得种地生活。”  

“你去找啊,找上面,和我们说没用啊。”杨洋就愿意接茬。  

“找老啊,没得用,一找就好好好,回来还是没得人管管,上面一来检查就先把我管到起,看得严严实实的,人走老才把我放出来,就怕我告状。”  

院子确实没建起来多少,转一圈就看差不多了,张洋拽着还在那和老婆婆说话的杨洋从院子里出来。这些话听了除了心里添点堵没有任何意义和用处。  

把整个古镇走了一圈儿,确实是原来的老宅子复建的,看起来还不错,就是人气太低了,有种荒败的感觉。  

大昌古城门就在古镇的南口河边,这里是大昌的老码头,不过已经淹在水下了。  

“这棵树我小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现在一点儿也没变,原来以为淹老没得了,结果还在。”  

一棵已经生长进了老城墙的老树,树干足有近两米粗,根条虬劲,密密麻麻的,可以想像原来看起来有多壮观。  

转了一圈儿,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两个人又原路返回学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