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说起瞎话自己都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世关于罗曼若夫王朝的故事层出不穷。  

传言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将500吨皇室黄金沉入贝尔加湖,另外还有部分被埋藏于某个荒废教堂。  

这个传言引发寻宝的热潮之外,还因此诞生的一部杰出的电影。  

事实上,一战中战功赫赫的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早已被捕,然后被很快杀害。  

以韩怀义对苏俄的了解,高尔察克无论是否真的做过这件事,他们有上万的办法让高尔察克说出真相。  

也就是说,纵然真有这回事,那些玩意也早被挖走使用。  

但是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那就是罗曼洛夫王朝在瑞士银行的储蓄是依旧存在的。  

沙俄在欧洲一直不讨喜。  

所以沙皇一死,各方势力就有更大的理由来阻止他们,其中的一招就是冻结他们的资产。  

苏俄自然气的不行。  

但从地理位置看,瑞士在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之间。  

他距离沙俄的直线距离都有两千公里,他不给,苏俄难道打过来抢吗?  

这就是叶若夫认为不如给韩怀义的原因。  

当然了,叶若夫这位高级间谍,其实也有暗中帮助韩怀义的意思。  

但就算是他其实也想不到,韩怀义也是临时起意。  

世上没这么多的算无遗策事先布局。  

韩怀义这次军演,只为在震慑对方,斩断对方屡屡深入他后花园的手。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在这里发射导弹,向世人宣布新罗马的新式武器。  

最后他还有个目的,就是威慑日本。  

此战里,日本人全程关注,也不是没有人叫嚣借机给韩怀义一点教训,毕竟现在日本海军已经兵强马壮。  

但等导弹一出,他们集体哑火。  

狂热的军人不是暴走的魔兽,作为职业军人他们能明白这玩意会怎么轻轻松松的敲掉他们的军舰。  

更别说韩怀义实力未必弱,五艘航母那么多战机是吃素的吗?  

要是他联合苏俄忽然进攻库页岛,乐子可就大了。另外有情报显示美军太平洋舰队正在夏威夷海域实弹巡逻,很显然,有人动瓦坎达,他们就会出动。  

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不牵。  

最终这股力量只能眼睁睁看着韩怀义欺负老毛子,堵在人家门口乱舞棍子。  

韩怀义的要求很快被传递回苏俄高层面前。  

叶若夫在电报里详细分析这么做的好处,认为用苏俄得不到的东西,引发韩怀义和那些窥视这些的欧洲各国的势力之间的矛盾是划算的。  

约瑟夫看后龙颜大悦立马同意。  

反正他是崽卖爹田心不痛。  

他却不知道,叶若夫发这份电报时,因为用词头发都掉了许多。  

他就生怕自己不小心触动约瑟夫偏执的自尊心,所以他完全回避此战苏俄等同于赔款求放过的事实,还需要完成韩怀义的目的。  

也亏他找到这种角度阐述想法的。  

于是韩怀义很快就拿到了关于叶妮娜是沙皇长女奥尔加公主的证明。  

苏俄人的宣传部门说起瞎话来自己都能信。  

他们还将奥尔加公主当年怎么借沙皇的兄弟米哈伊尔和沙皇见面的机会,用一名侍女换取自己而逃出,然后米哈伊尔因此自杀的事说的活灵活现。  

韩怀义再往下看。  

18年沙皇全家被害,时年奥尔加公主23岁。  

如今是27年,已经9年过去,奥尔加公主32岁,正符合叶妮娜夫人的外貌年龄。  

不过苏俄人也别有用心的带来一个消息。  

那就是尼古拉二世的母亲是真的逃过一劫,如今就在丹麦。  

另外据说尼古拉家族的其他旁支血脉也零散在欧洲。  

言下之意,我们给你这个,你要是拿不到的话也不能怪我们。  

韩怀义不过呵呵一笑。  

一日后,目的达到的他直接回头,但他宣布将沿原路返回后,前往欧洲提款。  

没错,这国际流氓二狗子就是公然宣布的。  

各国这才知道他的所得,不由都。。。  

更懵逼的是叶妮娜,她都搞不懂自己怎么就成奥尔加公主了。  

可是她也只能配合。  

开始接受沙俄老师的宫廷礼仪的培训,以及各种知识的补充。  

而她在忙碌着进行演员的进修时,韩怀义也忙的不行。  

此事一出,先是英国人跳出来反对,但意大利人表示支持,而法国沉默了不久也表示支持。  

2对1之后,克虏伯家族支持的德国也开声表示,叶妮娜确实是奥尔加公主,曾经和火炮女皇相谈甚欢。  

火炮女皇以自己的声誉证明此事的真实性。  

当然了,贝尔加私下和丈夫说:“那个混蛋要钱也要脸,我却是脸都不要了,如果他不是我教子的父亲,叶妮娜不是我儿媳的母亲,我真想去呸他一脸口水。”  

她丈夫大笑。  

贝尔塔现在有点更年期,更愤怒,道:“最可气他还要我去跑腿!”  

他丈夫一愣:“跑什么腿?”  

英国人确实一直眼热这份沙皇遗产,他们倒没奢望独自得到,他们以为耗下去终有自己一份。  

结果事情居然出现如此剧变。  

瓦坎达那个臭流氓竟然来这一出。  

急了眼的他们自然不服气,竟联络丹麦王国,试图采访沙皇的母亲玛利亚。  

这些蠢货似乎总忘记他们和别人的仇怨。  

历史上丹麦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