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不服气就碰一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日俄海战打的他们太平洋舰队几乎覆灭。  

这么多年过去,他们的太平洋舰队依旧小鱼两三只。  

韩怀义大军抵达发现,对方竟然放开领海,没有一艘军舰从海参崴来援。  

这也难怪,1922年苏俄才稳住海参崴局势,他们的太平洋舰队根本要到31年才开建呢。  

另外他们的重心目前确实都在欧洲方面。  

但谁知,做了点鬼事居然惹来这么个魔王。  

他们难道送靶子去给他打吗,只能缩头不出。  

韩怀义才不客气,他的舰队停驻在距离对方克洛洛基湾以东100公里海面后,命令舰载机对前方海面至对方领土范围内进行排雷轰炸和侦查。  

他的飞机则一直深入境内侦查。  

这个大岛屿境内人烟稀少,百分十四十都是森林覆盖。  

韩怀义很明白,对方缩头的意图,是坚信自己不可能真正进攻他们的本土,丢人就丢人呗,反正打不过瓦坎达的国家多了去了。  

但韩怀义绝对不可能白来一趟,发现这里没有人烟后,韩怀义立刻下令舰队进驻该地区,部队登陆。  

这下,苏俄人疯了。  

这是抢占领土吗?  

韩怀义通电世界:“发现未被开发的岛屿一座,瓦坎达决议入驻该岛屿,砍伐其森林资源就地建造造纸厂。”  

看到这份电报,苏俄人不知道作何感想,半个世界都笑疯掉。  

因为这种事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干不出来,但他干起来这么的自然。  

被刀子架上脖子的苏俄人彻底坐不住了,派遣了以叶若夫为首的代表团登陆岛屿,请求和韩怀义会晤。  

他们不得不如此,因为他们在远东的局势薄弱。  

日方因为韩怀义的行为已经蠢蠢欲动,蒙古也是。  

如果再让韩怀义闹腾下去,远东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这不是说他们就非常怕和瓦坎达开战,首先没有意义,其次除非派遣地面部队,但必定死伤惨重得不偿失。  

而瓦坎达的航母随时可以走人,然后再来。  

韩怀义等于是海盗一样的针对他们,任何一个国家除非能彻底吃掉他们不然是没法扛的。  

可就在这日。  

瓦坎达的部队在该港口宣布测试新式武器,T飞弹,宣布打击范围为整个鄂霍次克海。  

听到他这句话所有人都愣住。  

因为他所在位置距离那边有三百多公里,整个鄂霍次克海的范围也有上千多公里,你怎么打?  

1927年8月27日上午11点。  

轰——一团烈焰腾空而起,跨越600公里范围落在马加丹港口外的海域,炸的整个世界都惊呆。  

然后又是三枚所谓的飞弹飞出。  

以非常精准的打击路线,准确的落在之前飞弹爆炸的区域,偏差不超过50米。  

在飞弹还没落地时的11点20分,瓦坎达的战机起飞,进入白令海,针对五百公里外的卡拉金湾进行了一次空袭演练。  

抵达目的地的战机发射处的舰载飞弹,将一艘苏俄停靠在港口内的前扫雷舰炸沉。  

下午3点。  

韩怀义在自己的航母上迎来了苏俄代表团。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都获悉瓦坎达的飞弹效果。  

谈判团长是尼古拉布哈林,约瑟夫目前的亲密战友。  

副团长是叶若夫。  

韩怀义倨傲的看着他们:“如果你们认为我方无法对你们的恶意的,且屡屡的挑衅没有能力回击的话,瓦坎达将和意大利结盟进入地中海,并将和土耳其谈判进入黑海!我方还将和德国结盟,跨越波兰和你们碰一碰,不必和我说虚伪的自大之词,你们不是对手。”  

“另外我还将扶持沙俄时代的贵族复起,支援他们武器,拉拢所有被你们无理蛮横欺辱的无辜者针对你们。”  

“你们干的,我都能做到,我做到的你们无能做到,那么是谁给你们的胆气一再将手伸来我的口袋。”  

“看到飞弹了吗,这是航程中等的一种,你们认为,我的战机进入你们的国土,对某些人的住处来一发怎么样,我有足够的情报获悉他的行踪,我也有足够的死士为我完成这一切!”  

韩怀义说完将身子向后一靠:“说吧,带来什么样的诚意,如果自己都觉得不像话的话,在合约上签字,我要海参崴和这里!”  

“查理。请息怒,这确实是一部分自以为是的人私下。。。”  

“叶若夫,你说的屁话你信吗?逻辑上说的通吗,对我来说,我不管你们内部,我只管我看到的和承受的,国家和国家之间本该如此。”  

叶若夫哑口无言。  

头发稀疏的布哈林看着韩怀义,深觉自己好像在参见征服俄罗斯的蒙古人一样的屈辱又无奈。  

然而他明白这是自己方面理亏。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海参崴和库页岛是不能割让的,他敢签字就将被彻底锁死在屈辱铁柱上永远被鞭打。  

好在他认为诚意足够。  

他直奔主题道:“查理阁下,我们愿意就此事道歉,并作出赔偿,我们将承担贵方的军演费用,另外还将把贵国沙俄籍军官的亲眷等送往瓦坎达。”  

“不够。”  

“请阁下明言,只要合理。”  

韩怀义图穷匕见:“除了以上,出具证明我的朋友叶妮娜女士,是罗曼若夫王朝皇室在瑞士银行的资产的合法继承人。顺便说一句,你们耽误了我儿子的婚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