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陛下可愿联同灭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口号一般,越说越激动。  

“以彼时的形势,不立耶律淳,就得立耶律定(秦王,耶律延禧留在燕京的儿子),只要能带领燕京军民赶跑侵略者就行。都是太祖的子孙,再如何篡立,岂不强似待到城破之后乞求敌人来宽宥性命?”九九九)(  

“哈哈哈,大石啊大石,一年不见,你还是这般利嘴!”  

听了耶律大石一番慷慨陈词,耶律延禧不怒反笑,以刀背拍打耶律大石的肩膀。  

“朕是胆小鬼,不敢迎击强敌而抛弃江山远遁,你们倒是大英雄,社稷危亡时救亡图存了。结果如何?要是朕陪你们留在燕京,大辽是不是就能打败同金两国?”  

听到天祚帝说出这句话,耶律大石终于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赌对了。  

在救亡图存的巨大压力下,大辽的所有人都在成长,不仅自己变了,天祚皇帝也变了,早非昔年的单纯模样。  

念及此处,耶律大石伏地大拜。  

“陛下是至尊,眼里看到的是整个天下,臣等愚昧,只能看到一城一地的得失。但若是时光可以倒流,臣等还是会竭力守住南京。”  

“哼!起来吧。”  

耶律延禧没理会耶律大石送上的马屁,收刀入鞘,随即吩咐帐外的内侍。  

“进来,为咱们的大英雄上酒食。”  

耶律大石自然听出了皇帝话中的揶揄之意,不愿起身。  

“大石拥立逆贼耶律淳在先,投降敌人徐泽在后,不忠不孝之罪臣,不敢称英雄!”  

天祚帝已经退到御塌上坐下,摆了摆手。  

“好啦好啦,朕赦你无罪,帐内又没有别人,差不多就得了,起来吧!”  

正如耶律大石所向,所有人都在成长,天祚帝也今非昔比。  

其人嘴上虽然赦免了耶律大石,其实内心根本不信任后者。  

耶律延禧这一生最恨的就是背叛者,所有背叛者都得死,自然也包括耶律大石。  

但做非常事得先为非常人,要想完成“复辽”大业,就不能快意恩仇——早年的耶律阿果已经吃够了这方面的苦头了。  

耶律大石擅自拥立耶律淳,按照耶律阿果以往的做事风格,当场就杀了。  

但大石又带来了这么多的军队,为残辽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更证明了天祚帝才是众望所归的辽国唯一皇帝。  

这种形势下,耶律阿息保能杀,萧德妃也必须杀,但杀了二人之后,耶律大石就不能再杀了。  

至少,不能现在就杀。  

不然的话,这些才向天祚帝效忠的将校就有可能马上带兵逃离,甚至反叛。  

做大事,必须学会权衡和掩饰自己的心思——尤其是在必须重视的对手面前。  

耶律大石并不清楚其人已经被天祚帝列为了必须重视的对手,但他早就知道带兵回到皇帝身边后,二人已经不可能再做单纯的君臣。  

在天祚帝的面前,他也必须掩饰自己的情绪。  

“谢陛下!”  

内侍已经掀开帐帘,端进了酒食,走到耶律大石的身前。  

若是以往,耶律大石就算再饿也会严守臣礼,皇帝没吃自己绝对不会先吃。  

但现在其人却不敢坚持这些规矩,以免皇帝误认为他心存戒备,当即抓起已经冰冷的烤羊腿大嚼起来。  

天祚帝很满意耶律大石的表现。  

“慢慢吃,吃完了跟朕讲一讲徐泽的事。”  

“是!”  

耶律大石被软禁了三天,也确实有些饿了。  

其人飞快地啃着烤羊腿,脑子里却在琢磨着该如何向天祚帝汇报正乾皇帝的事迹。  

人们常用坐井观天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可井底之蛙之所以眼界狭窄,只是因为其处在井底。  

耶律大石绝对不是井底之蛙,只是受时代和环境局限,让他无法看到更为全面的徐泽,更猜不透正乾皇帝的谋划。  

经过这几个月单独带兵的锤炼,再次成长了的耶律大石还是看不懂徐泽,但他却能肯定的一点“复辽”大业必须有徐泽点头才行。  

“陛下。”  

放下咬得腮帮疼的羊腿,随手用袖子揩去胡须和嘴角的油迹,耶律大石开始讲解起自己理解的徐泽。  

“正乾帝胸怀万里,乃不世出的英豪,…,以臣之间,大辽若想赶走女直人,复我大辽江山,必得借助大同的力量才行。”  

耶律延禧心中暗道果然让自己猜对了,大石这贼子就是徐泽放回来招降自己的。  

朕要是想降,又何须等到现在!  

“大石,你可知道这半年来,南朝和夏国的皇帝都曾派来使者问朕起居?”  

起居即是日常生活作息,邻国派使问天祚帝的起居自然是委婉说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宋、夏两国的皇帝派使联络天祚帝,表示愿意接他到本国生活。  

耶律大石近一年时间没见着天祚帝,自然不知道这些隐秘之事,但皇帝现在还在自己的眼前,肯定没答应。  

“陛下拒绝了?”  

耶律延禧摇头苦笑。  

“为了恢复我大辽江山,朕什么苦都能吃。真要是到了山穷水尽的那一步,该流亡到夏、宋以待时机,朕又如何舍不得这脸皮?”  

联同灭金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说服天祚帝,耶律大石原本最担心的便是耶律延禧固执己见,不曾想其人能够想得如此通透,大石顿时来了精神。  

“那陛下可愿意联合大同灭掉金国?”  

“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