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本书后续的说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作为一个比武招亲进了决赛的人,唐小乙在崤山别院有一些名气。  

他走出崤山别院,慢慢下山。  

一路上,很多人朝他点头微笑。  

山泉边接水的女子盯着他看,然后遮着嘴窃窃私语。唐小乙能听见她们小声说的话:  

“吴公子长得好看,配得上咱们公主。”  

“不光长得好看,功夫还好的很呢。”  

“功夫,你说的是什么功夫?莫非是…”  

“他功夫那么好,公主不一定能消受得了,不如咱们姐妹…”  

两个女孩子谈到兴起之处,声音渐渐大了些,旁边年长的妇人不小心听见,脸都羞红了,伸手打了说话的两个女孩子一下,低声说:“你俩瞎说什么。过了今天,吴公子就是咱们的驸马了,怎能容你们痴心妄想。”  

唐小乙走到玉雪镇。  

路边烤牛肉饼的王大妈赶紧从泥炉里掏出来两块饼,手里垫了两张纸,捧着饼跑过来,非要把牛肉饼往唐小乙怀里塞。  

唐小乙推辞。  

王大妈嚷:“吴公子前两天在俺这里买了两个饼,俺竟然还不识抬举收了你的钱。这次给您两个饼,赔个不是。”  

她嗓门越来越大:“不打紧,不打紧。以后经常来光顾俺的摊子就行。”  

唐小乙连忙说:“明天就回去了。”  

“过两天,吴公子您就是崤山别院的驸马了。那时候就住过来了。”  

唐小乙吃着牛肉饼,来到擂台前。  

火竹已经等在这里。  

火竹的脸很阴沉,远没有比武第一天的轻松。他等着唐小乙,冷冷说:“他们都以为你要赢了。”  

唐小乙愣道:“只是他们说的,你别当真。”  

火竹笃定地说:“你打不过我。”  

唐小乙:…  

“你的内力不如我。我虽然是从四品,但是,丹田中,内力凝液已经差不多快要完成。马上就要到正四品。”火竹的眼光倒是很毒:“你的内力虽然要开始凝液了,但是,进度上,还是要慢一些。咱们两个打,时间久了,肯定是我赢。”  

唐小乙对火竹的这番理论嗤之以鼻。  

总不能因为内力高就一定赢,也不可能正四品就一定能打赢从四品。  

要是那样的话,行走江湖就不用带刀子了。双方起了冲突,大家就撸下袖子,看看双方袖子上都是几颗星,或者掰腕子决胜负便是。  

传奇小说中,武功练到八层,就能用手指头碾死七层武功,这只不过是市井对江湖的意淫而已。  

而实际上,中原武林百年来只有一个共识——只有在领先四级之后,等级上才会出现碾压。而不到四级差距的时候,双方都有胜算。  

更何况,  

火竹只是在内力上领先唐小乙不到半级。  

有很多因素都能把这点差距抹平。  

比如说,火竹早上喝的碴子粥有些糊,对战局的影响,可能都超过这半级不到的差距。  

火竹这么说,看来是想跟唐小乙打心理战。  

可是,火竹十几岁的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是唐小乙的对手,唐小乙的躯壳里,装的可是四十多年的老灵魂。  

所以,唐小乙一笑说:“你的心乱了。跟我说这些,说明你不自信。”  

唐小乙这下,是戳在了火竹的痛处。  

他对比武招亲看得比较重,关心则乱。所以,昨天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到后半夜。他非常担心失眠影响今天的状态。  

后来,他就想出来这一招,过来影响唐小乙的状态。  

却不料,被唐小乙怼了回来。  

火竹面色一红:“那走着瞧。”  

转身离去。  

唐小乙一笑,跟着火竹进了候场区域,等待比武开始。  

今天的比武擂台,与往常不同。  

擂台后面,好大一片区域,撑起了大棚,支起了锅碗瓢盆一应用具。  

这次比武招亲,走的是民间的习俗。决出胜利者之后,一旦礼成,崤山别院就会办一场持续九天的流水宴。  

代表着新人从此结成夫妇。  

届时,玉雪镇东西南北两条大街上,将会摆上无数桌椅,所有来往的人,都可以尽情吃喝玩乐,全部花费由林家承担。  

流水宴看起来土味十足,实际上花费巨大。  

偏偏崤山别院林家有钱,又整不成别的排场,便只能往大了搞流水宴,聊以**一下。  

同时,擂台后面还准备好了各式家伙,只等最后两场比赛打完,便立刻拖到擂台上布置。  

好迎接林罪、季司晨、钱慎行、卜春才一帮崤山大佬的到来。  

事情到了今天,这些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在比武招亲本身了。  

真正把比武招亲当回事的,只剩下火竹、唐小乙,还有林兮。  

林兮也来了,这回没有易容,打扮成了公主该有的样子,穿着华贵的礼服,头上还顶着晃来晃去的冠。  

林兮看见唐小乙。  

她拨开脸前垂下的珍珠帘,朝唐小乙慢慢眨了眨眼睛。  

唐小乙回她一笑,便跟着工作人员绕过幕布,上了擂台。  

双方站定。  

裁判手一挥:“开始!”  

苗直刀没有鞘,只是夹着两个木片,别在腰带上。  

火竹拔出刀,右手横刀,左手托住刀背。绕唐小乙横着移动了两步,忽然向前探了一步,挥刀朝唐小乙削来。用的是苗寨刀法的青蛇出水。  

火竹这一刀中规中矩。  

他出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