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雪夜共穿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唐小乙在擂台上等了半天,从后面出来了一个女人。  

女人戴着面具,不论是身材,还是走路的姿势,唐小乙都很熟悉。  

见她还提着剑,唐小乙就更为怀疑了。  

飞马庄龙氏,号称刀、扇、鞭三绝,可从来没听说过,江湖上有哪个姓龙的擅长用剑。  

唐小乙心想:这个叫龙隐蝶的,莫非我在哪里见过,戴个面具诓骗我?  

不过,唐小乙最终没有多想,不论来人是谁,打败就行了。  

两个人一交手,唐小乙的怀疑便烟消云散了。  

女人用的是雪夜穿林剑法。  

本来,唐小乙怀疑这个女人是董一一,不确定的地方,只是董一一因为有禁足令,现在应该在镜山派清修呢,按理说,不可能在这里出现。  

但是,等她的雪夜穿林剑法一出来,唐小乙便知道,眼前这个人不会是董一一。  

董一一可不会这套剑法。  

董一一精习的剑法有两套,一套是樵猎剑,一套是渔歌剑法。想学雪夜穿林剑法,却被周藏器拒绝了。  

既然知道眼前的人不是董一一,唐小乙打起来便没了顾虑,只管放开手来出招。  

而面具下的董一一,也在犹豫。  

在与唐小乙交手之前,她本想着,打上三五招做做样子,然后立即跳下台认输就算了。  

但是,才过了一招,董一一的好胜心便被勾了起来。  

她心想:江湖中什么时候冒出来这么一号人物,年纪看起来比我还小,但是动起手来,招式怎么老辣到如此地步。  

搞不好,今年的地榜,得重新排列了。  

作为地榜头名,董一一想教训一下眼前这个地榜竞争者。  

董一一常年都是在镜山派深居简出,从来没有跟唐小乙这样的年轻高手对战过。  

今次一见,心中的技痒之情更是按捺不住。  

她只是思考了一瞬间便做出决定:先打,打过瘾了,再找机会认输。  

因为要避免自己镜山派的身份被人看出,董一一便只用雪夜穿林剑法。  

这样有很大的限制。  

这套剑法,适合一锤定音,而不适合长期缠斗。  

一个月之前,唐小乙跟大公子过招的时候,大公子自始至终,使用的都是这套剑法,唐小乙便给了大公子实战经验太差的评语。  

可是,天才就是天才。  

董一一用这套剑法来进行缠斗,丝毫没有让人觉得有任何不妥。  

唐小乙使出千军摧城,一招之内,朝董一一刺出十八枪。  

董一一以掷雪问路应对。  

她提着剑,向四周一点一点,动作是那么美,恰好把唐小乙的十八枪全部化解掉。  

可是,懂一些雪夜穿林的人看来,董一一使出来的这一招,却是使错了。  

她脚上的动作,比手上的动作,慢两拍。  

就像是一个人踢正步,看着他姿势标准,动作优美,也没有顺拐。但,他这一次摆臂,对应的却是一步之后的踢腿。  

抬腿之前已经摆了两次臂;  

到地方之后,又踢了两次腿。  

简单说来,董一一是手上先出了两剑,脚上配合的动作才开始。  

可毕竟,掷雪问路不是踢正步。手上动作和腿上动作都是千变万化,董一一这样用雪夜穿林剑法,简直是让唐小乙惊掉了下巴。  

果真,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在于他们能够做出这种旁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也正因为董一一脚下晚了两步,本来应该贴在唐小乙怀里用出来的剑法,现在在离唐小乙两步远地地方使了出来。  

恰好把唐小乙的千军摧城全部挡住。  

董一一这一招剑法,告诉那些所谓的武功专家:  

招式无分对错,只要能取得实际的效果,便是最好的武功。  

董一一轻描淡写地破了唐小乙的枪法,唐小乙心中一凛:这回碰上了硬茬子。  

虽然,火竹或者龙吟风也能破得了他这一招。  

但绝对做不到那么轻松。  

眼前的这个,绝对是他此生遇到的最强敌人。  

确实如此,董一一其实已经有了从三品的实力,只是因为周藏器一直压着,她才没能评上从三品。  

而火竹、龙吟风、范叔闲这几个人,最强的也不过是从四品。  

董一一已经进入了上三品的境界,单从实力上讲,要比火竹他们厉害不少。  

既然如此,唐小乙当机立断。  

不能再用兵伐枪了。  

江湖上没有对兵伐枪进行分级,如果硬要分,兵伐枪顶多算是从九品的武功。以从九品的武功去对付上三品的人,属实有些不太现实。  

唐小乙当机立断,伸枪与董一一的剑连磕了三次。  

三次全部磕在同一个位置。  

枣木枪杆上切出来一个大大的豁口。他双手握住枪杆,用力一撅,把枪杆撅成了两截。  

手中只握着枪尖的那一截,尾部半截被他丢在擂台上。  

唐小乙手握半截枪,身子往前一贴,枪尖转动,便朝董一一刺去。  

竟然也是雪夜穿林剑法。  

唐小乙使出的这一招,名叫空折枝,董一一刚才用过。  

转瞬之间,两个人使用相同的剑法,乒乒乓乓就打了起来。  

擂台不远处,有两个花白胡子的人,被一群年轻人簇拥着,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比赛。  

这两个人,就属于那种,稍微懂一些剑法的。  

其中一个说:“贾大侠,想不到吴世雄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