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季姬给阳生的帽子(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监氏。  

等到偶遇同等遭遇的田氏子的时候,他抓住了机会。  

其后,田氏子不管是平定了杞国内乱,还是拿下了莒国,他都亲自到场祝贺,如此一来,他与田氏之间的关系,就稳固下来。  

此次齐国内乱,果然他的机会来了。  

因为与田氏子交好的缘故,使得他得到了田氏的青睐,最后成为了齐国君主。  

他成为了齐国君主之后,一面与田氏、鲍氏交好,一面却是拉拢监氏。  

至于国氏、高氏,为了不刺激田氏、鲍氏等既得利益者,他素来都是不搭理的。  

如此一来,因为所做的事情符合朝臣的利益,使得阳生的君主之位,倒是也安稳的很。  

这半年的时间,阳生纵然不能在国家大事上面,掌握了真正的决策权,但是,人田氏所作的,倒是也给足了他面子。  

不管田氏怎么决定,在朝堂上,总是要询问了他的意见的。  

当然,阳生是一个聪明人,自然不会忤逆了田氏的意见。  

正因为这样,他们君臣之间,倒是相辅相济的很。  

因为所做的事情,符合田氏、鲍氏的利益,哪怕他私下里拉拢监氏,这一点与田氏鲍氏等相违背。  

但是,因为双方各取所需,都相得益彰,使得阳生也得到了一些实惠的权力。  

比如他身边的小卿士,阳生就有着很大的自主权。  

当然,田氏、鲍氏等大臣一脉的子弟,他自然是不能动的。  

比如田逆,就依旧坐着他的车御,比如鲍息,就是他的车右。  

甚至,他还亲自做和,听说田豹的志向是要给人做家宰,他当即联系了监氏家主监褴,使得田豹成功的如愿成为了监氏家宰。  

如此一来,因为做事符合朝中大臣的心意,使得阳生的权力,却是逐渐掌握了一些实权的。  

比如京都四门,现在阳生手中就掌握了两个城门吏。  

可以这么说,阳生虽然继位只有半年,但是,他的权力,却是要比芮姬加上孺子荼都要巨大的。  

田乞更是数次对他表示:“君上啊,臣年纪大了,不怕得罪人,这惩治奸人的事情,就交给臣去办理,君上年轻,正是需要收拢人心的时候,这奖励朝臣的事情,就由君上掌握吧!”  

可以这么说,只要长此以往,阳生未必不能像他的父亲那样,成为了一个真正有权的君王。  

但是,鲁国季姬这件事情一出,却是让阳生坐不住了。  

他当即嚷嚷着要出兵,要让鲁国知道他的厉害,要让季姬知道给他戴上了绿帽子的可怕!  

田乞苦劝无果,只得,派人给田白送了消息。  

田白哀叹一声,这怕是鲁国为什么在吴国城下之盟的时候,却是选择与吴国结盟的原因之一了吧!  

历史上对于季姬究竟有没有回到齐国,言之不祥。  

但是,鲍牧攻鲁、吴鲁会盟、齐悼公(阳生的谥号)邀请吴国攻鲁,齐吴大海战,国高二卿势力反扑,杀死齐悼公夺回权力,吴国联合鲁国等数国攻打齐国,国高战败,族中最后精锐折损殆尽,甚至就连田氏的祥瑞之一田书一样死在了这一场战争中。  

甚至,就连隐居在穹窿山的田武,这个历史上被称之为“孙武”的华夏军事奠基者,一样被迫参加了对齐国的战争。  

他的爷爷田书,等于算是死在了田武亲自参加的战斗中。  

此战之后,伍子胥引咎在心,在吴王夫差再一次逼迫的时候,自戕身死。(伍子胥与孙武是挚友,他的死很难说没有田书死亡的影子存在,哪怕在这一战中,他一直反对与齐国交战,甚至不惜得罪了吴王,但是,吴国的军队终究是他和孙武亲自训练的。  

此战之后,孙武彻底退出了吴国政坛,从此不问世事,隐居穹窿山,编纂出了《孙子兵法》。)  

田白也觉得有些棘手。  

这个时候的齐国,不是干不过吴国,而是若是这么做了,实在是弊大于利。  

就算是他手段尽出,打败吴国联盟之后呢?  

面对一个残破的齐国,面对一个实力折损大半的齐国,他又该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了自己心中的念想呢!  

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的。  

田白回到营丘之后,还来不及进宫劝解阳生,就从鲍家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鲍安兴冲冲的告诉他:“公子,你果真是神助啊!”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田白懵懂了:  

“叔父何出此言?”  

田白示意马车停下,与鲍安并排而立。  

“公子,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左邻便是我家的女闾,你我且去相谈!”  

鲍安让自己的车夫引路,朝着一个叫做廪门的女闾场所走去。  

女闾就是红灯场所,就是最早的青楼。  

齐国因为地处东夷环抱之处,是以民风多带蛮夷风俗。  

两百年前的时候,齐国这边每到了春季,就会流行淫奔之会。  

这淫奔之会却是不禁男女的,甚至,就连成婚与否也是不禁止的。  

若是未婚女子,遇到了合适的意中人,就会在野外野合之后,留下自家所在的地址,然后等待男子前往提亲。  

若是已婚女子,则是一夜春风之后,就会各奔东西,纵然有如胶似漆者,也会等待下一场相遇。  

齐国地处东海,国内渔盐之获颇丰,使得国人富庶。  

如此一来,这齐国的国人,却是将心思都放在了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