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天地宝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白墨泽见到长生子的时候,整个人彻底的愣在了原地。  

半晌之后才开口说道,“没有想到,仙长竟然就是道祖的关门弟子。  

看来当日真的是我眼拙,险些错过了真正的机缘。”  

说完之后便直接跪在长生子的面前,准备向长生子行拜师之礼。  

可是还没等白墨泽拜下去,敖丙却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并且伸手将白墨泽来下,“想要拜师可没那么容易。  

能够通过练心大阵,你只不过算得上是方丈岛的人。  

想要拜在老师门下成为弟子,恐怕单凭你的修为就不够资格。”  

敖丙的话不由得让白墨泽十分愤怒,可是当他发现敖丙已经达到金仙修为的时候。  

反倒觉得敖丙的话有一些道理,毕竟自己仅仅只是一个天仙。  

“看来只有金仙才有资格拜师,不过你放心,用不了多久我的修为就会超过你。”  

看到白墨泽那一脸不服气的表情,敖丙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  

“超过我又能怎么样,你仍然没有资格拜在老师门下。”  

敖丙说完,对着一旁的孔宣指了指,然后再次开口对白墨泽说道“如今方正岛的人虽然不少,但是有资格拜在老师门下的却只有一个人。  

他就是我方丈岛的大师兄孔宣,修为是大罗金仙巅峰境界。”  

其实当敖丙指向孔宣的时候,白墨泽已经知道自己猜错了。  

同时心中也不由得感到一丝苦闷,毕竟想要达到大罗金仙境界可不容易。  

而这时孔宣却开口说道,“虽然你现在还没有资格拜师。  

但是却不代表你不能留在方丈岛,不能在方丈岛中修炼。  

而且以后在洪荒大地行走,也可自称是方丈岛的门人。  

等你什么时候修为达到大罗金仙,师父自然会收你为徒。”  

孔宣的这句话,后来真的成为了长生子收徒的条件。  

没有大罗金仙境界,就连想入方丈岛都将成为奢望。  

听到孔宣如此一说,白墨泽用力的点了点头。  

“弟子知道了,以后一定会勤加苦练,争取早日达到拜师的要求。”  

白墨泽说完之后,便向长生子再次行礼。  

长生子伸手将白墨泽扶了起来,脸上挂满了他那招牌的笑容。  

“以后你就留在方丈岛中修炼,暂且和她们一样称呼我为老师便可。  

不过既然你通过了练心大阵,那我就送你一件礼物好了。”  

长生子说完便取出一只九千年蟠桃,笑着送到了白墨泽的面前。  

虽然白墨泽不知道这九千年蟠桃是何物,不过却可以感觉到并非凡品。  

于是伸出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九千年蟠桃,然后再次向长生子道谢。  

“你小子也算是真有福分,吃了这九千年蟠桃你便是金仙修士了。”  

敖丙一脸羡慕的看着白墨泽,同时也是在告诉白墨泽,这九千年蟠桃的不凡之处。  

这不由得让白墨泽对长生子更加的感恩戴德,竟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对着长生子连磕了三个响头,连额头都险些磕出血来。  

随后白墨泽便在长生殿内,将那只九千年蟠桃吃了下去。  

随着九千年蟠桃被白墨泽吃下,他身上的修为也开始暴涨。  

就连他的法宝天地宝鉴,也在这个时候漂浮在他的头顶。  

同时放出一道道霞光,将白墨泽完全笼罩在其中。  

随着白墨泽的修为彻底稳固,天地宝鉴再次落到了白墨泽的手中。  

当白墨泽睁开双眼的时候,感觉到自己与天地宝鉴更加的亲切了。  

并且开口对长生子再次道谢,同时也将自己新的感悟说了出来。  

“老师,随着弟子的修为达到金仙境界,对这天地宝鉴的感悟也更加的多了。  

原本我只觉得他只是一件灵魂类的后天灵宝,没有想到他竟然还可以推演未来。  

不仅如此,弟子还在这天地宝鉴中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只可惜到现在也没搞明白。”  

可以说这天地宝鉴对于长生子来讲,绝对属于是陌生的存在。  

毕竟在长生子了解的洪荒世界,乃至从封神到西游。  

长生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件法宝,甚至连白墨泽这个人都没有出现过。  

所以长生子的先知先觉,在这白墨泽和他的天地宝鉴面前,绝对是毫无用处。  

于是便开口对白墨泽问道,“那不知你感觉到的不同之处,又是哪个方面的呢?”  

这时白墨泽再次将手按在天地宝鉴之上,轻轻的闭上了双眼。  

同时天地宝鉴竟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虚影,直接出现在了白墨泽的头顶。  

只见天地宝鉴上面的星斗,竟然在有规律的运动着。  

就连洪荒大地的四海八荒,也仿佛是活生生的一般。  

这不由得让长生子感到有一丝震惊,而且就连孔宣的脸色也变得有一丝凝重。  

不过此时站在长生殿大门外的一个人,已经彻底的愣在了原地。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帮长生子去取扶桑树的陆压道人。  

这会儿陆压道人刚好回到方丈岛,准备来给长生子报喜。  

可是却刚好看到了,白墨泽头顶的天地宝鉴虚影。  

只可惜这个虚影只存在了那么一瞬间,然后便再次消失不见。  

虽然仅仅只是一瞬间的出现,却让白墨泽不由得吐出了一口老血。  

“老师,弟子无能只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