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史上最强男篮?(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四百零五章好多人反应没刷出来......但是我这里是能看的,各位老爷再刷刷试试?)  

8月25日,在悉尼磨合了近大半月后,中国男篮主帅张斌正式对外公布了中国男篮参加悉尼奥运会的12人大名单。  

中国男篮12人大名单如下:  

中锋:姚明、王治郅、巴忒尔。  

大前锋:刘玉栋、巩晓彬。  

小前锋:苏枫、张劲松。  

得分后卫:胡卫东、孙军、郑武。  

控球后卫:李晓勇、郭士强。  

不得不说,“黄金一代”时期的男篮家底就是厚。  

因为哪怕是孙军和郑武这样的男篮传奇名宿,在目前这支国家队里......  

也只能给老胡打下手。  

在今年所有参加奥运会的球队里,中国男篮是仅次于美国,拥有NBA球员数量最多,并且质量最高的球队。  

因此,用兔子们的话来说就是,咱八辈子都没打过这样富裕的仗呐!  

不过,这支男篮在苏枫看来,在大前锋位置上还是有所欠缺。  

因为巩晓彬和刘玉栋在国际赛场上绝对高度不够的缘故,所以在对男篮主帅张斌进行了洗脑般的疯狂暗示后,在与俄罗斯、阿根廷的友谊赛里,大部分时间,苏枫都出现在了大前锋的位置上。  

那么现在该死问题又来了。  

如果刘玉栋和巩晓彬高度不够,那苏枫的高度难道就够了吗?  

答案是,实际身高198公分,穿鞋身高201公分的苏枫,配上他那夸张的臂展......  

他在防守时的面积,使得他完全可以胜任FIBA里的大前锋位置。  

而且,这样一来,苏枫原本的替补张劲松就可以被张斌提到了。  

要知道,作为一名成熟的球队建设者,如果你只会往阵容里堆进攻球员,那你的这支球队绝对走不远。  

绰号“拼命三郎”的张劲松,他的存在价值并非是去为中国男篮在赛场上开疆拓土。  

而是,在关键时刻,他能够以不惜命的方式,怼掉敌方的外线球员。  

而如此一来,苏枫还能在进攻端去把对手的大前锋给拉出来打,岂不快哉?  

事实证明,哪怕当年不想走上大前锋这条路,苏枫最终也还是走上了。  

所以介人呐......  

本质就是自己打脸自己怪。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在男篮于悉尼进行拉练的时候,苏枫还通过走后门,把年仅16岁的易建联也给拉到了悉尼,在一旁当起了“练习生”。  

结果......  

和2004年那个首次参加奥运会,“17”岁的易建联相比,在苏枫看来,这只16岁的易建联才是真正少年人该有的模样。  

此时身高仅2米出头的易建联就跟个大竹竿似的,平时,刘玉栋和巩晓彬都怕把这孩子给撞碎了因此在和他玩闹的时候,都在尽可能地收着力打。  

而对于心和小姚一样都变成了苏枫模样的易建联而言,他也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毕竟这会儿的阿联也就是个弟弟看见谁都得叫哥。  

根据苏枫与易建联父母商议的结果,从今年下半年起,易建联便将正式开启他的赴美留学之旅。  

而本来吧苏枫一开始还挺担心易建联在美国一时半会儿无法适应生活的但是这次,在小姚被费城给选中后,苏枫倒是不用担心这点了。  

因为易建联将就读于劳尔梅丽恩高中的关系......  

所以这会儿同样很年轻的小姚在得知自己下半年即将在美国有伴后这俩人最近的关系好到都只差睡在一起了。  

“那个......枫哥为什么你教我的都是外线球员的技术啊?”  

而这天由于苏枫最近传授给自己的都是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被要求花费下苦功的外线技术易建联也壮起了胆子向苏枫问道。  

闻言苏枫在长叹了一口气后对易建联说道:“那个......小易啊,真的,不是我批评你啊,但是你的运球......  

可能美国的小朋友都比你好。”  

易建联:“......”  

苏枫前世,作为亚洲球员的天花板极限有着一身壮硕肌肉的易建联在NBA赛场上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  

他那僵硬的技术动作。  

与肌肉过度发达同样动作不够美观的勒布朗詹姆斯一样在苏枫看来,他俩在处理球时,都有卡帧的毛病。  

而且与自己的卡帧不同。  

自己的卡帧那只是因为技术还没练到家,导致在耍连招时不够流畅。  

而这俩人的卡帧,那是一卡起来,便会让你产生一种“电脑死机”的感觉。  

究其原因,实际上,易建联和詹姆斯都有一些相同的经历。  

前者,是因为中国篮球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奇才,所以在培养易建联时,当时能够给他参照的模板也就只有一个杜峰。  

而后者,则是因为直到高三才放弃了橄榄球,导致他错过了外线球员最为宝贵的打磨基本功的时间段。  

毕竟,未来哪怕是107公斤的科比,其技术动作也最多只是会变缓而不会变卡。  

因此,既然这一世自己与易建联有缘,那苏枫自然是期待把他往更好的方向去指引。  

而实际上,苏枫想让易建联提高的,可不仅仅只是他的运球、传球和大局观。  

更重要的,还有他的防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