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章 三个疑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日,池韫跟着大长公主进宫。  

两人先去了太后的清宁宫,随后池韫跟着皇后前往承元宫。  

抵达承元宫时,楼晏已经等在那里了。  

“陛下!”  

皇帝脸上有着明显的黑眼圈,显然昨天没怎么睡。  

他对池韫点了点头,极是和气:“池表妹,有劳你跑一趟。”  

池韫低身施礼:“应该的。”  

楼晏已经跟皇帝说过了,这会儿胡恩过来禀报:“陛下,已经准备好了。”  

池韫禀告:“陛下,那臣妇先去了。”  

她在皇后的陪伴下,去了配殿。  

殿里已经设好了香案,但见池韫拿起上面的香点燃,似模似样地走起了罡步。  

这里的动静,自然瞒不了人。  

外头的内侍凑在一起说话。  

“那是谁?里面在干什么?”  

“这你都不认识?她是楼大人的夫人,大长公主的义女啊!就是朝芳宫那个。想是陛下昨天做了噩梦,请她来安神的。”  

“原来是她啊!这不是做法事吗?这样有用?”  

“去年年底,太后睡不好,也是请她来安的神,之后就好多了。”  

“你们都没听说吗?这位楼夫人是花神弟子啊!朝芳宫的花神签,就是因她而来,可灵验了。”  

“真的吗?我听说花神签中者心想事成,好想去试试,可惜出不了宫。”  

“你摇签想干什么?总不会还指望宝贝重新长出来吧?”  

“什么啊!我只是…”  

内侍们说说笑笑,一边干着自己活,一边好奇地瞅着配殿。  

会进宫来做内侍的,一般家境贫寒,没念过书,越是这样的人,越是信鬼神之说。再加上花神签的名头太大,理所当然都信了。  

过了会儿,里面的法事想必结束了。  

皇后陪着这位楼夫人出来,胡恩提着一桶水,手里拿着柳枝,跟在身边。  

她们沿着承元宫四下走动,每走几步就停一停,让胡恩拿柳枝洒水。  

见过端午驱五毒的很容易明白,这是在驱邪,看来陛下觉得自己这是被邪祟缠上了。  

池韫绕着宫殿慢慢走着,一直到皇帝昨晚睡觉的窗户外面。  

胡恩仔仔细细地洒着驱邪水,她就慢悠悠地看。  

这几天没有下雨,然而花坛里草木依然青翠。  

随后,她忽然发现廊柱上有道划痕,很是新鲜,便敲了敲窗子。  

楼晏开窗看了看,随即从屋里出来,低声问:“怎么了?”  

“你看那个。”  

楼晏面色微微一变,叫小喜去找梯子。  

皇帝也出来了,看着他攀上去,将柱子上的划痕拓下来,又在屋檐上找到同样的痕迹。  

楼晏拍掉手上的灰,上前禀报:“陛下,找到原因了。”  

皇帝沉下脸:“怎么讲?”  

“胡公公,还请拿一副画,和一卷丝线来。”  

胡恩向皇帝看去,见他点了头,命小内侍去准备东西。  

不多时,东西都拿来了,楼晏仍旧爬上去,东弄弄西弄弄,就把画卷起来挂到了屋檐下。  

他把手里的丝线递给池韫,指了个方位:“你躲到柱子后面。”  

池韫依言而行。  

“好了,拉一下。”  

池韫用力一拉,“哗啦”一声,被卷起来的画挂了下来。  

皇帝想起那个突然出现的影子,脸色就是一变。  

“再拉一下。”  

池韫听他的,又是“唰”的一声,那画竟然卷了上去。  

看完这机会的设置,皇帝已经明白了。  

昨晚他就是被人算计了,让人用画吓了一跳。  

楼晏拱手:“这丝线不太结实,对方用的应该更柔韧一些。还有画,纸的动静有点大,或许是绢帛一类,风一吹就动,您看起来就更飘忽了。”  

皇帝脸都青了,他的寝宫,居然有人敢用这样的诡计!  

那么,要害他的命,是不是也轻而易举。  

“至于昨晚您会做梦,就是这个香的原因。”楼晏取出帕子,打开露出其中的灰烬,“这是臣昨晚在窗台上找到的,您在里头睡觉的时候,有人在窗外点了香,引您入梦。”  

皇帝狠狠地捶了捶廊柱:“可恶!”  

“陛下。”池韫接着走到花坛边,“还有这里,您宫里的花草,如何浇水应该是有定数的,可是您看这同一个花坛里,左边和右边,泥土的湿润程度却不一样。”  

皇帝再看过去,果然如此。  

“您在梦里听到的水声,应该就是这里传来的。”  

有人在屋外,故意制造出水声,一滴一滴溅在花坛上,他的梦就被带跑了。  

水这个东西,很容易让他想到死在海边的先太子。  

“搜!”皇帝哑着声音说,“朕的寝宫里,居然有人装神弄鬼?给朕搜出来!”  

胡恩当即答应一声,立时叫了侍卫进来。所有承元宫当差的内侍宫女,全部被带过来。  

皇后带着池韫,避到次间去。  

宫女奉上茶来,皇后看着慢慢饮茶的池韫,目光极是复杂。  

“池表妹,真是厉害啊!”她说,“上回玉妃的事,也是你先发现的。若不是女子之身,完全可以去掌刑狱了。”  

池韫放下茶盏,淡淡笑道:“娘娘谬赞了,不过是多看两次,多看两遍罢了。”  

皇后笑了:“这多看多想,就不容易了。”  

停顿了一下,她又问:“方才本宫还看到,你在几块地砖上做了印记,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