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大道天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招安?  

赤苍二帝对视一眼,却皆是默不作声。  

招安,对于帝庭来说,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帝庭开辟之初,那时神庭与魔域争锋多年,诸神陨落。  

当时还不是神帝的帝衍,提出以此法收拢不归顺于神庭的诸多神灵。  

他们当然不在意白帝生死,更不会因为他的死有半点伤感愤怒,但想要招安那位.  

“怎么可能?”  

玄帝摇头,嗤之以鼻:“莫说那菩提与我等仇深似海,即便没有,其当年掀起动乱,葬送了几多神灵,招安,万无可能!”  

数万年前,以凤凰,孔雀,七大妖神,大禹为首的万族强者掀起一场惊天动乱。  

动乱之凶猛,几乎动摇了帝庭的根基,须弥山都被撞倒一次,其惨烈,足以让天下铭记。  

而那一场动乱的核心,极有可能就是‘菩提’。  

“玄帝所言有理,欲要招安此人,绝无可能。若能招安,当年就不会有此动乱了。”  

赤帝也是点头。  

有关菩提,他知之甚少,但却深知,一手栽培出了大禹,孔雀,七大妖神,甚至儒家的存在。  

绝不是愿屈居人下者。  

“今时不同往日,当年不成,今日未必就没有可能。”  

金帝淡淡一笑,道:“你们可莫要忘了,那道人真正的大敌,非是你我,也非是白帝,而是那位佛爷”  

赤帝几人闻言,心中顿时一动。  

金帝遥指虚空西极:“当年,我等困守神庭,迎战凤皇神火。那位菩提道人,乃至于其诸多弟子,都是葬送于那位佛爷手中的!”  

“你的意思是”  

赤帝眸光一动,似又回想起了当年。  

凤皇伐天战波及之地甚是广大,帝庭,道门,须弥,魔域,万龙巢,尽数参战了。  

帝庭固然是最先被拖入战火的,可因凤皇太过凶戾,他们五人至始至终,都不曾与那位菩提道人交手。  

但却也清晰的记得,那一株横贯诸天的七宝妙树。  

那一株七宝妙树,打崩了九鼎,刷落了孔雀,同样,也刷走了七大妖神。  

那位老佛爷,才是真正平定动乱的第一人,甚至于若非凤皇张口,以其本源断涅圣火彻底封禁了须弥山。  

大夏当时就会被彻底覆灭。  

“他若果真是菩提道人历劫之身,那么,他所忌惮,所仇恨者,绝非你我,也非帝庭.”  

说到此处,金帝又是一笑:“更何况,魔主临凡,意味着诸圣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归来。  

菩提道人何等人物?不会不知天时,绝不会再有反天之念了!说不得,此时他正自进退维谷呢。”  

金帝侃侃而谈,眸光越发明亮。  

不止是他,其他几帝也很清楚,亘古以来,也只有一次伐天的机会。  

七万多年前,诸圣突然离去,皇天之内的法度秩序降至亘古以来的最低点。  

而那菩提,孔雀,大禹,七大妖神,儒家夫子,却已然是诸纪之中最为顶尖的一批人了。  

可即便加上突然复苏,战力近乎于圣的凤凰,那一战,都不曾成功。  

机会,仅有一次。  

再不会有了。  

这个道理,他们明白,那位有着才情最高的菩提道人,难道不会明白?  

莫说其非是圣人,纵然成圣,又怎能抗衡亘古以来都高高在上的那六尊圣人?  

“道兄所言,不是没有道理。”  

其他几帝对视一眼,似乎也都有些被说动了。  

“不说是否能招安其人,假设招安功成,我等四人修为未复,却又如何能压制的了他?”  

赤帝缓缓开口,说出忧虑:“而且,这道人才情盖世,当年的诸多大神通疑似都出自于他手,白帝翻船,我等未必就不会”  

这一纪,在自古而今都是极为特殊的,甚至有人称之为万古第一纪元。  

究其根本,就在于这一纪有着太多匪夷所思的强者横空出世。  

而在这无数强者之中,最为强绝者,非灭生老佛无二,而公认才情最高者,则是菩提道人。  

这不仅仅是因为其调教出的弟子,也是因为,此人手中诞生了太多让人无法想象的强绝神通。  

五色神光,袖里乾坤,浩然长河,鼎易龙形三三式除却七宝妙树之外,在那一战中绽放出惊天光芒的神通,大多皆与其有关。  

当年或许有人敢于轻视于他,可时至如今,哪怕是他们这般存在,也要忌惮。  

“神道,从来不只看杀伐手段,修为高低”  

金帝却是哂笑一声:“若只看修为高低,诸纪以来执掌神庭权柄的就不会是我等四个,而该是白帝了。  

若论杀伐手段,那就该是擎天了!”  

神道源流,乃是帝衍。  

不如则罢了,一旦跨入神道,除非源头改易,否则,哪怕强如擎天,白帝,都只能听调不听宣!  

“我等如此,白帝如此,擎天如此,他,何能例外?”  

微风吹过枝干,发出‘沙沙’之音。  

老树之下,安奇生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内视己身,他心下微微点头。  

炁种归一,神庭复位,诸神复苏,三位一体之下,他修为的提高立竿见影,但想要镇杀白帝,却也没有看上去那般容易。  

事实上,他对白帝的谋划,早在十八年前的惊鸿一瞥,就已开始。  

星空大阵,诸般神通,乃至于暗藏真灵位业图之中的‘炁种神庭’,无不是他为这尊老古董准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