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啊,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正月十五。  

下午七点多,俞念恩家的大院内外便已经升腾起了炒菜的香气。  

正月里的四合院颇有年味;不仅墙上拉了绚烂的灯带,门口挂了红彤彤的灯笼,就连院子里的两个老树,都被俞念恩撵着两个儿子在枝杈上沾满了三角彩旗。  

“老李啊,元宵是蒸着吃还是煮着吃?”  

俞念恩那颗大脑袋钻出门来,冲着在院子里玩着手机的李世信大声询问了一句。  

放下手机,李世信不假思索。  

“当然是蒸着吃!煮了的那叫汤圆!是异端!”  

“得嘞!”  

看着俞念恩那张四方打脸重新钻会厨房,李世信微微一笑,重新拿起了手机。  

正月十五,粉丝群里的老粉们都已经上线。  

一群老家伙在家歇了半个多月,见天被儿女孙辈围着转,已经开始对家庭生活有那么一内内的腻味了。  

在外面浪惯了的老头老太太,已经开始嫌弃起了家的唠叨。  

“今年我们家那几个小兔崽子又拖家带口的到我这过年。都三四十岁的人了,一个个还天天跟着我屁股后面转,烦死了!”  

“唉,谁又不是呢、七个孙子都来家里过年,大正月的一推开门横七竖八的躺一地,跟他娘以前谷堆里耗子窝似的,你知道我有多绝望吗?”  

“要说这些孩子也真是的,以前需要他们的时候一个个回家过年跟上刑似的,谁也不愿意回来。现在我这自己玩好了,一个个又跟我明天就要驾鹤西去似的,走一步跟一步。现在我就后悔没赶上好时候,当初要是计划生育早施行几十年多好,生这么多干嘛?”  

粉丝群里面的大型凡尔赛现场,让李世信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都什么神仙啊!  

忘了当初是谁一个个的儿女不回家过年,空落落的跑去小剧场哭天抹泪的了的?  

好嘛,现在孩子们都孝顺了。你们反过来又嫌弃人家不给你们空间了。  

渣老!  

吐槽归吐槽,看到一群老粉们有这个精神状态,李世信其实还是挺高兴的。  

人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在没有精神追求和自我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也只能通过和最亲近的人在一起这种方式去消弭。  

但是人一旦有了自我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又往往会追求独立。  

前者多见于老年人,而后者则多见于青少年。  

自己这一群老粉能有现在这个心态,说明心智和精神上已经逆生长了。  

好事儿。  

就在李世信为了老粉们越活越回去而高兴之际,群里有人拍了拍他。  

“世信啊,晚会快开始了吧?你那饭辙利没利索呢?我这孙子已经摆好了酒菜,锁定京城台了啊!”  

听刘峰老爷子发的语音,李世信呵呵一笑。  

“快了,还有十分钟。我这儿菜已经齐了,就差元宵了,一会儿开饭了给你们晒照片。”  

李世信冒泡,群里的气氛一下子欢腾起来,一句句喜庆话连带着热气腾腾的美食照,直接刷了屏。  

笑呵呵的发了个红包,李世信关掉了微信。  

马上京城卫视的元宵晚会就要播出,微博的私信和提示已经弹的手机开始发烫。  

刚打开自己的微博,李世信就咧起了嘴。  

好家伙。  

自己这评论区,怕不是已经成了名胜了啊!  

在两次怒怼了严春来之后,微博的粉丝数量已经增长到了三千二百多万。  

新增的那一百多万的粉丝大多数是对春晚有怨念的观众,但两次diss央视春晚导演组吸引来的,更多的是准备看元宵晚会热闹的路人。  

“慕名而来,今天倒要看看这个老爷子有什么道行!”  

“留爪,电视平板已双开!一个央视一个京城!”  

“吃瓜路人特来特来见证嘴强王者!”  

“见证1”  

看到评论区内一大堆生怕事儿不大的吃瓜群众,李世信呵呵一笑,关掉了手机。  

“怎么,网上对晚会关注这么高,你再不看看了?”  

一件大衣伴着一阵香风,披上了李世信的肩头。  

“有什么好看的,晚会都录完了。”  

似乎是为了应元宵节的景,特地穿了身月色旗袍的赵瑾芝扯过李世信大衣的一角,盖在冰冷的石凳上坐了下去。  

饶有兴致的打量了李世信一番,她笑道;“你这一次算是把央视给得罪了,顺带着还成了元宵节最大的猴儿。你就不害怕晚会没达到预期,观众和央视前账后帐一起算,一起制裁你啊?”  

“你第一天认识咱老李?”  

面对赵瑾芝拿自己逗闷子,李世信双手一摊。  

“啥时候,咱老李怕过别人骂?记住了,凡是不能让咱老李身上少块肉的事儿,都不能对我产生任何伤害。”  

“呵。”  

不理李世信满脸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赵瑾芝从石凳上站起了身。  

“你这人,没有脸的。”  

“要脸干什么?吃饭又用不上。”  

李世信眨了眨眼睛,嘿嘿一笑。  

“饿了吧世信?赵妹妹,帮忙端菜,咱们这就开饭啦!”  

“哎呀!这菜太多了,做了一小下午。老李来来来,帮我拿酒,咱们开整!今天晚上说好了啊,不许藏拙,不喝多不许下桌!小小,快别玩手机了,把电视打开,这都七点四十了,晚会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