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赐封郡主(3)(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沈锦乔被退婚的第三天,整个盛京里还议论得沸沸扬扬,这新鲜出炉的热度还没退下去,一个个聊得如火如荼,尤其是那些贵女,那是恨不得把自己多年的怨气一股子全部吐出来。  

她们长得没什么漂亮又如何?没有沈锦乔那般被陛下重视又如何?没有那么多王孙公子对他们痴心相许又如何?  

她们没有被退婚啊?  

她们名声干干净净,没有被人议论纷纷,还是个名声清白的姑娘,这还不值得让她们骄傲?  

然后,中午时分,夏帝身边太监大总管李德公公亲自前往沈家宣旨。  

沈家嫡女沈锦乔,温婉端庄,淑娴有礼,才貌双全,赐封丹宁郡主,赐金色牡丹,玉如意,华撵,黄金千两,山庄一座。  

夏帝还说,让沈锦乔暂时不用入宫谢恩,等过些日子郡主正服制好了,再入宫去拜谢。  

册封郡主分为两种,一为王爷或者公主膝下的嫡子,那样册封的郡主是有封地的,但是也不多,而另外一种郡主则是封赏大臣之女,只是一个名号,有赏赐,但是无封地。  

以前太后娘家的姑娘或者是太后娘娘很喜欢的姑娘,太后可以下懿旨封为郡主。  

若是大臣之家立了功劳,但是皇上却不想给大臣加官进爵,也可以给他嫡女封个郡主封号,其实就是个名誉,但是却也是很难得的,毕竟封多了,也就显示不出尊贵。  

如今夏帝对沈锦乔的封赏,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夏帝对沈锦乔的补偿,一个郡主的头衔,虽然没有封地,但至少面子上看着已经很是好看了。  

当然,以往那些个名誉郡主可没有专门赐金牡丹为图腾,还有华撵,这可是真正身份的象征。  

一众看热闹看得这起劲的贵女:“......”  

瞬间就觉得嘴里的瓜子和糕点不香了,凭什么?  

沈锦乔就不被退个婚吗?她又没什么损失,多大点儿事儿啊?至于还要封一个郡主吗?  

郡主又不是大白菜,陛下怎么随随便便就给了?  

最最重要的是,沈锦乔有了这郡主的封号,凭白就高了他们半截,明明是同等的身份,可下次遇到沈锦乔,她们都得先行礼,而沈锦乔甚至可以不回礼,凭什么?  

一道圣旨赐封,瞬间就让满盛京的贵女们嫉妒得心态都崩了,也不知道砸坏了多少茶具和杯具。  

而最直观的便是沈家,圣旨到达沈家的时候,那是全家都要出来接旨的,除了‘卧病在床’的老夫人。  

然后,整个府邸的人亲耳听到沈锦乔加封,亲眼看到沈锦乔从李公公手中接过圣旨和陛下赏赐的玉佩。  

“郡主......”等李公公一走,胡夫人就气得两眼一翻直接晕过去了。  

沈锦曦跪在原地半响没起来,就连自己娘晕过去了都没反应过来。  

相比那两母女,柳夫人可是看得最透彻,他们家这个嫡小姐啊是个富贵命,不管别人怎么踩,她都不会摔下去,而且踩得越厉害,她反而越贵气。  

她可不会得罪了她,想反,她想要讨好,必须要把这个嫡小姐好好的供起来才是。  

“恭喜三小姐,不对,现在该称呼郡主,恭喜郡主,贺喜郡主,陛下隆恩浩荡,沈家满门添光彩,妾身这就吩咐厨房今晚准备宴席,全府上下都发赏钱,都沾沾郡主的福气。”  

苏姨娘和周姨娘也上前:“恭喜郡主。”  

沈锦玉和沈锦月也挺高兴的:“以后我们就有一个郡主姐姐了。”  

会想的人就是这样,虽然自己不是郡主,但是有个郡主是他们的姐姐,以后出去也会很有面子。  

而不会想的就如沈锦曦那般,恨为什么沈锦乔被封为郡主而不是自己。  

他们却不想想,沈锦乔遭受了多少非议,那些流言蜚语要是落在她们身上,恐怕他们早就崩溃了。  

她们幸灾乐祸的看着沈锦乔倒霉,甚至恨不得落井下石。  

沈锦乔好了,她们又咬牙切齿,嫉妒不已。  

就这德行,就算老天爷眷顾他们,他们恐怕也承受不起。  

胡夫人被人掐了人中醒来看到的就是一群人其乐融融在那里恭喜沈锦乔,看来她之前听到沈锦乔册封郡主不是做梦,尤其是沈锦乔那得意的笑看着就刺眼,眼睛瞪得差点儿就又晕过去了。  

她这见不得沈锦乔好的态度不要太明显,沈锦乔都懒得去找她炫耀,她就算什么都不说,依照这胡夫人的嫉妒心,估计都能把自己气死。  

对于册封这件事情,沈锦乔也不可能清高的说自己不在乎,很意外,很惊喜,毕竟......好多金子,她就是个俗人,俗气得很那种。  

至于郡主本身的身份,她也喜欢,以后出门可以昂首挺胸的嘚瑟了。  

啧啧,陛下真是好人呐!  

倒是玉珠这丫头可比沈锦乔兴奋多了,平日里还算稳重,现在走路都用蹦的,她家小姐以后就是郡主了,她必须高兴。  

沈锦乔虽然不用进宫谢恩,但是沈烨还是去了。  

赐封这事儿他是一点儿都不知道,甚至消息还是别人带给他的。  

沈烨连忙去御书房谢恩,结果却连夏帝的面都没见到。  

夏帝的原话是:“朕看着他那张脸就烦,让他滚。”  

李德公公能照着传话吗?不能啊。  

“沈侯爷,陛下刚刚歇息,让你先回去,谢恩的事情陛下有口谕,等丹宁郡主的正服做好了,自然安排她入宫谢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