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分发灵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叶湛秋当然无意帮陆家找人,但陆家在贺兰,离凉山很近,既然家族一直没忘修仙,凉山的古怪,人家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想透过那里的陆家人,找到在那一带活动的修仙者,把失落的中极珠再抢回来。  

可惜…  

叶湛秋从陆从夏房里匆匆逃离时,脸上不知该有何表情。  

他记得后来非常厉害的陆仙子,真不知道,她小时候,原来也如此渺小过。  

在坊市被千道宗的一个小丫头弄得差点下不了台,现在,他可不敢再把将来的陆仙子逼哭了。  

陆家和叶家一向不对付,人家围起来把他打一顿,他也没处说理去。  

现在怎么办?  

到五行秘地再相机而查吗?  

叶湛秋头一次希望五行秘地能早点开启。  

陆灵蹊和李开甲并不知道,中极珠除了是件非常好的法宝外,还是一件跟运气有关的宝物。  

山神当年可什么都没说,一心只求尽早轮回。  

他们的灵根资质都不差,倒都得了宗门配给的高阶药囊。  

陆灵蹊管不了其他人,知道爹娘都有后,直接关了门,服下上品聚气丹,冲击炼气第六层。  

在美食会上转一圈,邂逅先知少年叶湛秋,透过他,她很怀疑采薇师叔介绍给自己认识的南佳人师姐和尚仙师兄,在未来很有潜力。  

但知道也没用啊!  

她修为弱小,没危险的时候,人家愿意带着她玩儿,可是危险的时候,除了爹娘,谁能顾她啊?  

还得像爹说的,老老实实提升自己为要。  

虽然上品的聚气丹已经不能像最开始那样,让她一下子修为暴涨,陆灵蹊却还满足的很,毕竟修炼到最后,随着筋脉和丹田的扩大,所需的灵气也更多。  

为此,她还各在手上握了一颗中品灵石。  

同样修炼的陆懔和蒋思惠一样如此,踏入修仙路,谁也不会嫌自己的修为高,更何况,不为了自己,也要为家人。  

营地里,所有新晋弟子都在修炼,只是不同于这一家三口,大多数的人,都在为炼气三层而努力,他们必须在五行秘地开启前,进阶到炼气三层,学会用神识打开储物袋。  

能用储物袋是最低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一点,可能就会被结丹真人,以秘法强行提升修为。  

但那种提升,采薇真人说得很清楚,能不用,尽量不用,因为那是有损道基之法,事后十年,修为都不可能寸进。  

十年,看上去对炼气修士的百年寿而言,不过十分之一,可是采薇真人又说了,炼气之上,还有筑基,能有两百寿。  

所有活着从五行秘地出来的修士,宗门都会配给筑基丹,但年龄越大,筑基丹的效用越小,一旦浪费十年,可能跟那两百年寿,就失之交臂了。  

谁舍得?  

年纪大的舍不得,年纪小的,可能还不是很懂的,采薇真人又说,强提修为,身体将要承受非常大的痛苦,那种痛苦,不下于凡人界的剐刑。  

剐刑啊!  

这可把大家吓坏了,只能卯足劲地修炼。  

好在炼气三层,在丹药和灵石的双重加持下,很多人都能达到。  

达不到的,也注定了就是进入修仙界,也是最垫底的存在,道基损不损都差不多。  

时间一点点过,越来越多的人,冲进了炼气三层,学会了用储物袋。  

看到大家的修炼情况,一再推迟没发的灵器,终于出来了,对这期待以久的宝贝,陆家三人都报了极大的热情。  

上次卖灵药,采薇真人就说了,他们家可以多领一个上品的纯飞行灵器呢。  

千道宗做为大陆八大道门之一,配给门下弟子的是一把攻击性的飞剑,一个防守的灵盾,本来人人还都有一个叶形的飞行灵器,可是因为这里材料不足,新晋弟子,大都没有。  

陆家有祖传的飞舟,后来又得了余海的细长葫芦,正好两个,现在多拿一个飞行灵器,就等于每个人都能有一个逃命的东西了。  

领完制式的,灵蹊的手,伸在一个大大的锦袋中,她摸啊摸啊,终于摸到一个触手有些温暖的东西,忙一把拿出来。  

细长葫芦不安全,她和爷爷就亲见它从天上掉下来。  

所以,摸着感觉光滑的东西,她一概没要。  

本来,依她的意思,若是能摸到一个跟家传灵舟差不多的飞行灵器也行,可是摸了半天,都没找到。  

而且,感觉光滑的占了大半,难得摸着这个好像有毛,哪肯放过?  

“这是飞毯。”楚天阔看小丫头打量这件巴掌大的飞毯,笑着道:“既轻又柔,速度也快,注入灵力后,是件非常不错的上品飞行灵器。”  

“谢师伯!”  

陆灵蹊高高兴兴地朝他道谢。  

楚天阔摆摆手,“去吧,尽快把灵器都熟悉了,做到有如臂使。”  

“是!”  

陆灵蹊退出房间,朝早一步出来,已经在等着的母亲去。  

“回家说。”  

蒋思惠拉着女儿就往丈夫的房间去。  

里面,灵舟和细长葫芦已经摆在桌子上了,陆懔正在等着他们。  

“是什么?”  

“飞毯。”  

父女二人几乎同时出口。  

陆灵蹊把飞毯也摆了上去。  

“灵蹊,你拿飞舟。”  

陆懔听父亲说过葫芦的出事事件,毫不犹豫地把最安全的给女儿,“思惠,你拿飞毯,这细长葫芦就归我了。”  

他先拿起细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