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回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住笔趣阁屋,全文免费阅读!  

大年二十八,临近年关了大街小巷,到处开始张灯结彩。笔趣阁屋,更多好免费阅读。  

家家户户,也有了年味。  

和往年一样,灵平安一大早就起来了。  

他要准备回七里铺祭祖。  

这是二十几年的习惯了。  

不过,和往年不同。  

今年祭祖,他有太多的疑问。  

主要是他的出生!  

从太上那边,他已经知晓,他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没有目的的。  

而是一开始,就有意为之的谋划。  

而且,很可能,在很久很久以前,便已经有了他要降生的计划。  

而,七里铺祖宅,无疑藏着秘密。  

穿上李安安在北周帮他带回来的衣裤。  

灵平安习惯性的戴上眼睛,然后抱着贝斯特,对李安安问道:“小姨,你真不跟我回去?”  

李安安摇头:“你们老灵家规矩太多了!我就不去讨人厌了…”  

灵平安笑了笑,在过去,他会附和。  

但如今,他已经明白。  

那些规矩,或许是某种保护。  

“那…”灵平安摆手道:“我走了啊!”  

便抱着贝斯特,走出书店的大门。  

汪汪汪…  

小柴犬冲着他叫了叫。  

灵平安没有回头,径直向前。  

看着灵平安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街巷远端。  

李安安脸上的微笑,渐渐冻结。  

她转过身,看向储微微,道:“走吧!”  

“我们去青城山!”  

“嗯!”储微微点点头。  

去青城山,是她们早就决定的事情。笔趣阁屋,更多好免费阅读。  

在梦中的南宋时空,她们与那位自称是‘黎山老母’的神仙有过约定。  

双方将尝试,以青城山为基点,进行感应。  

按照对方的说法。  

不同时空,虽然情况和环境,可能完全不同。  

但并非不可能接触。  

时光长河的冲刷下,总有些地方,会形成微妙的联系。  

譬如说,同样存在的名山大川。  

但这种感应,极为微淼。  

正常情况下,几乎不可能产生联系。  

然而…  

倘若有人能够在两个不同时空,留下相同的印记。  

当这个印记足够深厚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双方之间的联系,以不可思议的神通,进行共振。  

‘黎山老母’说这是因果。  

而在李安安的理解中,这大抵是所谓的量子共振。  

而节点,根据‘黎山老母’的推测,就是青城山!  

两女于是关上店门,然后背着背包,带上那只小名叫‘阿黄’的柴犬,走出店门。  

早已经联系好的专车,已经在路口等候她们了。  

张奉孝心情复杂的站在七里铺村的村口。  

他凝望着这个平和安宁的村庄。  

鸡犬相闻,炊烟袅袅。  

除了村中内外的电网与那整齐的柏油路外,这几乎就是一个古代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  

村中的孩童,在村子的小巷子里玩耍着。  

蹦蹦跳跳的追逐着皮球。  

“鹿司长…”他微笑着向着身后的男人说:“您有好些年没有回乡了吧?”  

穿着一身休闲衣的鹿文孝呵呵笑了笑:“我经常回来!”  

“那我怎么没见过您?”张奉孝不太明白。  

这可是大人物啊!  

新一届内阁已经提名他为首辅办公室的宪法顾问。  

这是专门负责审核内阁的政策与法案的宪法权威。  

是为了防止内阁错误解读或者说无意间违宪的可能。  

权力虽然不大,但地位极高。  

基本上,所有的大理寺大护法,都曾担任过首辅的宪法顾问。  

因此,首辅的宪法顾问,普遍被人理解为清贵要人。  

鹿文孝摇摇头:“被逐出门墙之人,那里还敢再踏入主家的家宅附近?”  

“那可是会获罪于天的!”  

说到这里,鹿文孝低下头。  

张奉孝动了动嘴唇,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个时候,张奉孝的手机响了。  

他拿起来一看,就笑起来:“王家的大哥打电话来了!”  

鹿文孝笑了笑,示意张奉孝接电话。  

张奉孝接通电话,就笑呵呵的打起了招呼。  

而在他们身后,一个年轻人,哼着小曲儿走来。  

“门前大树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鹿文孝好奇的扭头。  

就看着一个年轻人,抱着猫,慢悠悠的走在乡间的青石板路上。  

他戴着一副眼睛,看上去普普通通,却让人忍不住的下意识不敢与之直视,更不敢去看他的模样。  

仿佛,仅仅是‘看他’这个行为,就会下意识的在心中产生类似惭愧、愧疚的情绪。  

心虚的很。  

鹿文孝忍不住的惊讶起来。  

因为他听说过类似的事情。  

帝都的那位女城隍,还有那位供奉着的护国神明关圣帝君,都有着类似可以在无声无息间影响他人精神、意志的手段。  

类似磁场或者网游里的所谓被动。  

这个年轻人,也是神魔?  

他眉毛一扬,呼吸就有些困难了。  

毋庸置疑。  

在这个时间点,在这条路上有着这样神通的年轻人。  

除了那位‘少主’,还能有谁!?  

他咽了咽口水,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