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混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古老的丝绸之路,曾将我们的友谊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怀着古老的友谊,带着对大夏人民的美好祝愿和祈愿而来!”  

“我相信,肤色、信仰、地域和文化,是无法阻挡爱情的!”  

“柔安大长公主殿下,在很早以前就是我的梦中情人!”  

“若公主垂爱,我…感激不尽!即使被拒绝,我也无怨无悔,并将终生不娶,等待公主的垂爱!”  

这一席话,说的来自秦陆的记者们感动不已,眼眶都红了起来。  

而联邦帝国的记者们,则是若有所思。  

但新罗、扶桑、锡兰等国的记者,则已经破口大骂了。  

尤其是那几个锡兰记者。  

“痴心妄想的蛮夷!”  

“红毛鬼给我滚啊!”  

皇宫之中,抱着白狐的公主,靠在软塌上,看着电视直播画面。  

柔安长公主的脸,忽地笑起来。  

她关掉电视机。  

“皇帝…”公主问着自己的弟弟:“你怎么看?”  

今年刚满十六岁的天子,抬起头,稚嫩的脸上,闪现着杀意。  

“不瞒阿姐…”小皇帝说道:“要不是李伯劝阻…朕已经一鼎压了过去!”  

作为天子,小皇帝与那两件神鼎的契合度高到可怕。  

他可以随心所欲的调用神鼎的威能!  

虽然,那两件神鼎,如今的苏醒程度,甚至可能不足百一。  

但,若是他祭出,在帝都之中,轻轻松松就可以镇杀神明!  

如今,双鼎合璧,阴阳生化,威力倍增。  

不夸张的说,双鼎在手的天子,已形同仙神!  

以至于智库有分析,将来若是可以集齐九鼎,在世的天子,威能全开,恐怕就和传说中的天帝一般。  

柔安公主抚摸着自己的宠物:“倒不必如此!”  

“你是天子,怎么能为这样的小事,轻易动用国之重器?”  

九鼎乃是社稷器,每一次动用消耗的都是社稷的元气。  

简而意之,非是那种得到全天下认可和拥戴的天子。  

每次动用九鼎,其实是在燃烧天下的元气和底蕴。  

这是已经研究和实验出来的事实。  

九鼎虽利,但只能当战略武器使用。  

在某种程度上,不用九鼎,才是九鼎最好的使用之法。  

“那黑衣卫那边,可有章程?”小皇帝问道。  

“自是有的!”柔安公主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弟弟:“你放心好了!”  

公主无比温柔的说道:“便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再看他楼榻了吧!”  

黑衣卫,已经和她报告过了计划。  

说是欲要叫那几个仙神家族出面,但又隐晦的向她暗示‘有真龙潜于九渊’‘使其疯狂,必将灭亡’。  

柔安公主当然看得懂黑衣卫的暗示。  

“皇帝!”柔安公主招了招手,让自己的弟弟来到自己面前。  

她看着小皇帝,说道:“你记得父皇说过的‘靈氏孤忠’吗?”  

小皇帝眼睛迷离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记得!”  

靈氏是皇室的秘密,素来只有太子和天子才能知晓。  

柔安公主还是因为当年小皇帝太小,不得不由她摄政,并掌握皇室密档,这才知晓了这一桩历代以来的秘密。  

和太祖来历、太祖文档等机密,一并为皇室绝密的机密。  

而且,这一桩机密的隐秘性,还在其他秘密之上。  

因为这机密历代,都是口耳相传。  

由上一代皇帝告诉下一代皇帝。  

“那阿姐和你说…”  

“靈氏以两百年之功而进行的那事,应该是成功了!”  

“靈氏预言的‘混沌’,恐怕已经降世!”  

“祂就在帝都!”  

小皇帝瞪大了眼睛。  

“祂们成功了?”  

小皇帝问道。  

柔安公主笑起来:“祂们若是失败了…我们还能存在吗?”  

小皇帝于是笑起来:“原来如此,难怪!难怪!”  

无数谜团,终于有了解释。  

“所以…”小皇帝兴奋起来:“祂会站在我们这边,对吗?”  

柔安长公主轻轻摇头:“怎么可能!?”  

“混沌这种东西,怎么会有立场?”  

“就像人类,怎么可能会对蚂蚁有感情?”  

小皇帝低下头去,有些沮丧。  

柔安公主看着,微笑起来:“阿弟,也不用太担心!”  

“若靈氏留下的线索是准确的…那么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有机会,因为这个机缘,而在祂眼中变得可爱、好玩…”  

“而不是无聊、丑陋、枯燥…”  

“那样的话…”柔安长公主的小脸上,闪现出恐惧:“我们的世界就会被认定为一个讨厌的有害的蚁穴!”  

小皇帝听着,身体忍不住发抖。  

因为他想起了自己是怎么对付那些皇宫里发现的白蚁巢穴的。  

烧一锅炉的铁水,灌进去。  

等冷却后,小皇帝得到了一个可以称为艺术品的雕塑。  

柔安公主看着小皇帝的神色,也不想再吓他了。  

于是,道:“阿弟,别这么担心…”  

“那只是最坏的情况…”  

“再怎么说,我们这个世界,也是祂曾经呆过的世界…”  

“一般来说,多多少少会有一点香火情的!”  

“只要不去惹恼祂…问题不大!”  

但小皇帝反而更怕了。  

他担心,某天自己一闭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