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风云(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可卿放下手中的电话,她无力的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  

刚刚这通电话,来自于新罗。  

新罗的王室办公室亲自打过来的。  

她轻叹着,感觉脑瓜子有点疼!  

新罗和联邦帝国的关系,可是极为特殊的。  

比所有国家都特殊!  

微子之国,汉之郡县…  

大唐之臣妾…  

所以,新罗王室可以堂而皇之的公开宣称:孤乃商之后,汉之臣,唐之妾!上下三千年,独新罗与帝国最亲!  

而这是事实!  

历史上,前朝土崩,新罗就曾为之披麻戴孝,而彼时,江南大儒正在忧心水太凉,发愁头皮痒…  

及太祖建制,新罗又是第一个跑来朝贡的。  

所以…  

新罗的地位,联邦帝国认为是‘有着特殊历史渊源的友好邻国’。  

而新罗人则自认为,自己乃是‘国之庶子’。  

只比身为嫡子的南周、北周、西宋地位低一点。  

但高于东莱、香山、琉球这样的自治州王国。  

平素,新罗人的鼻孔都是朝天的。  

无论是对扶桑,还是南洋诸国,都是一副‘长兄’的架势。  

对传统价值和传统道德,新罗人比联邦帝国坚守的更加彻底。  

也捍卫的最是彻底!  

自然,当听说了,帝国皇室要重办全国性质的功勋子女联谊会。  

新罗人的反应速度是最快的。  

甚至比海外王国还要快!  

海外王国还要开会,还要协商。  

新罗不需要!  

王室办公室一个电话,直接打到了秦可卿这里。  

开口就是:愿为天子增颜色…  

什么颜色?  

别问,问就是要什么颜色有什么颜色!  

这就头疼了。  

秦可卿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  

“新罗…”她感觉头大如麻!  

新罗是帝国皇室工作人员,最头痛的一个外邦。  

和新罗打交道,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他们钻到空子,闹出外交纠纷,甚至冲击现行秩序!  

叹了口气,秦可卿拿起电话,打给她的上级,柔安长公主,她必须向长公主请示,如何答复新罗方面。  

“各位旅客,本船即将抵达本次航行的终点码头——江都港!”  

“请大家检查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并在甲板上等候下船…”  

“江都港是南周北部最富盛名的旅游港口…”  

在船长的广播声中,李安安和褚微微提着自己的行礼,走出了住了多日的客舱。  

跟随着前面的人群,走出船舱,来到甲板。  

远方,一座现代化的海港已经映入眼帘。  

南周。江都港到了。  

这是南周北部最大的港口也是南周北部最重要的港口。  

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最远可以追溯到秦陆殖民者从秦陆抵达南周的时代。  

“南周到喽!”李安安摩拳擦掌,已迫不及待。  

她此行已经选定了好几个目的地。  

除了南周境内的大江大河她还想前往在南周西部的克利瓦尔共和国。  

那里有着高原上最澄净的湖泊。  

号称天空之境!  

早在上学时,李安安就已经心心念念。  

如今总算可以一尝夙愿!  

于是,她开心的打开了自己的伞。  

伞盖下万花筒一般的颜色旋转起来。  

但褚微微却似乎正忙着刷手机。  

李安安看着侧头看去,问道:“怎么了?”  

褚微微举起手机,道:“队长,长公主要举办全天下性质的联谊会了…”  

“好多人都说这可能是给天子选后做准备呢!”她将手机递给李安安。  

李安安看了看发现是一个手信群。  

属于黑衣卫内部群。  

里面的人,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皇室最新的决定。  

大部分人的论点,都集中在,这是长公主打算为即将成年的天子选后,而做的预热。  

李安安看了一会也认同的点头:“这下子,全世界都要热闹起来了!”  

天子是君但皇后也是君。  

是为坤君。  

母仪天下,泽被苍生。  

按照惯例帝国皇后,还会同时兼任联邦帝国妇女联合会荣誉会长、儿童与妇女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长以及慈幼局局长。  

论权力和影响力其实不比天子差。  

而当今天子幼冲即位是帝国首位未成年就即位的皇帝。  

也是帝国第一位即位后,中宫空悬的天子。  

所以,其实全国上下,都在等着天子大婚。  

特别是传统保守派。  

于是,一旦立后大婚,新皇后就将承担和聚集整个世界的期盼与目光。  

成为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的女人。  

故此,李安安明白,整个天下都要为这个事情而发生变化了。  

那些古老的家族…  

那些富可敌国的商人…  

还有内外诸国…  

都将因此而动!  

为了帝国后位,恐怕,帝都从今日开始,将刀光剑影,明里暗里的争夺起来。  

李安安将手机塞回到褚微微手里:“微微…你们家也有人要参加吗?”  

褚微微摇摇头:“不知道…”  

她家里还有几个妹妹。  

或许可能大概会参加吧?  

她拿着手机,问道:“队长,你说到时候,上面会不会调咱们回去参与安保?”  

李安安摇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