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噬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思想成熟和做人做事,远不如他。  

有些时候,灵平安甚至感觉,自己才是长辈。  

而小姨则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就像现在…  

“意气用事,可不是成年人会做的…”他抿着嘴,笑了起来。  

反正,那位姑奶奶远在太平洋。  

又不会飞回来砍他。  

所以,灵平安心安理得的拿起手机,走回卧室。  

睡觉时间到了。  

小蛮终于回到了熟悉的村子。  

这是一个从外面看,早已经废弃的村落。  

一栋栋房子,都已经长满了蜘蛛网。  

许多院墙都已经倒塌。  

小蛮走到村子的中间的一口枯井旁。  

然后轻轻的用剑,敲击着枯井的井盖。  

以一种约定好的频率,慢慢的敲击着。  

咚咚咚…  

很快,就有听到动静的人,从枯井不远处的一个废弃的院子旁的地里探出头来。  

这个人看到小蛮,惊喜不已:“小蛮!你没事?”  

小蛮点点头:“我没事!”  

她问道:“村子里怎么样了?”  

那人道:“辛苦你传讯及时,我们及时通过暗道,躲入了第二层地下…”  

小蛮听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来。  

天倾后的人族,生存无比艰辛。  

天魔与修罗,都是嗜好血肉与魂魄的怪物。  

它们到处追缴着人族在内的生灵。  

而人族的弱点,在这场浩劫中暴露无遗。  

人族不像妖类,可以在必要时化为本体,躲入深山老林,藏身于地底乃至于水潭深处。  

人族只能挖掘地下,靠着层层预警来躲避着外敌。  

但是…  

人族无论修士还是凡人,都不可能长久的躲藏在地底。  

人族需要吃东西,需要活动空间,还需要药品和各种修炼物资。  

所以,不得不出来活动。  

一旦被发现,就只能放弃已有的据点,逃入另外一个备用的避难地。  

好在,妖类有时候会出手帮忙,甚至收留人族的难民。  

这才让天倾后至今,人族依然没有灭绝。  

甚至,人口规模,还隐隐有所恢复!  

那人看着小蛮,忽然道:“小蛮…”  

“你知道规矩吧!”  

小蛮点点头,她当然知道规矩。  

“我是回来看看,大家没事,我就放心了!”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似乎是在安慰对方,也是在安慰着自己。  

也为了避免被天魔混入人群,从而造成整个村子的毁灭。  

人族早已经制定了一整套的规则。  

其中之一,就是与天魔接触过的人,不可以再回到村子里。  

他必须自我流放。  

而村子里的人,也会在随后搬迁。  

因为,天魔是非常狡猾和诡异的。  

曾经有一个十万人口的避难所,就是因为被一个天魔潜入,而导致了全城上下在一夜之间,被天魔所屠灭!  

许多例子也证明了,很多被天魔窃据了肉身的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天魔所窃据,神魂也被天魔所吞噬了。  

他依然以为自己是人类。  

甚至依然愿意为了人族而赴汤蹈火。  

直到,那头天魔忽然发作,直接现身。  

这就是这方天地的悲哀所在。  

为了生存和延续下去,无数人付出了一切。  

甚至,选择了自我流放。  

不独是人族,也有妖族!  

小蛮很想告诉对方,她不仅仅没事,而且,那头结丹期的天魔,已经彻底被消灭。  

但她知道,对方是不会相信的。  

能够出来见她一面,已经是村子里的大家,对她最大的信任!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连见面都不会有。  

小蛮深深吸了一口气,对对方说道:“伯伯,我的师傅和师姐,就拜托您和大家照顾了!”  

“等到天魔和修罗们,都已经被消灭的那一天,或许我们还能再相见!”  

那人听着,苦涩的笑了一声,没有回答。  

天魔和修罗被消灭?  

若是天倾之初,或许还有人相信。  

因为那时候天地间还有着相当的实力,甚至还有幸存的仙神帮助。  

但现在…  

连元婴也没几个了!  

人族也好,妖族也罢,只能苟且偷生。  

而这一结果,其实是修罗和天魔们故意为之。  

它们在将天地的生灵,当牲畜圈养。  

小蛮却是信心十足。  

她握着手中的剑,转过身去,说道:“伯伯,请相信吧!”  

“总有一天,这天地会再次安全!”  

为此,小蛮知道,自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神魂之中,玄君的影子,依然在慢慢的低声吟诵着。  

“仰道者企,如道者浸…”  

一声声,扣入心弦。  

小蛮明白,自己实际上已经踏入了一条不归路。  

要么死在这条路上。  

要么在这条路上,变成怪物!  

噬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玄君不仁以苍生为牺牲!  

仅仅是这开明宗义的这一句话,就已然揭露了玄君是何等人物!  

他是比天魔还扭曲的怪物。  

道成之日,说不定她就会取代天魔,成为天地间最大的危险和最恐怖的东西。  

然而…  

小蛮没得选择。  

要消灭怪物,就只能变成怪物!  

以后的事情,只能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