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铁须重现(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再多也没什么用处,反而是拖累。”  

“最可怕的是,再过几年,可能连粮食也不够吃了。”  

“熔岩堡底下四层一直在扩大,全部种满了蘑菇和黑麦,但还是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需要喂饱的族人太多了。”  

“至高山和独峰的情况也差不多。”  

“几位陛下曾经提出,把一部分族人迁到秘银宫和九峰谷,但那两个地下要塞的面积原本就比较小,远不如三大王国,无法接收多少族人。而且,那两位国王也有戒心,不愿意接收太多人…”  

“如果没有解决办法,三大矮人王国很可能会崩溃。”  

“这就是目前三位国王最头疼的问题,可是族人们的生活太安逸了,没有危机,不停的生孩子,唉…”  

佐尔坦满面的忧心忡忡,一口气灌下半杯黑啤。  

他正要继续说话,却见雷恩欲言又止的表情,问道:“你想说什么?”  

你们需要一个计划生育政策。  

雷恩在心里回答,但没有说出来。  

计划生育在矮人中显然是行不通的,矮人国王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和决心,也没有这么强的能力去执行,考虑到人民的反抗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王权,国王们绝不会采纳。  

而且,矮人的危机可能是自己的机遇,没必要帮他们出主意。  

“没什么。”雷恩摇了摇头。  

佐尔坦按下疑惑,接着说道:“解决人口太多的问题,办法其实也很简单,祖先们就是这么做的,那就是走出要塞,获取更多的领地,可以养少在更多的族人。”  

“但现在不是第三纪元了,当时巨龙和巨人衰退,旧大陆大多数地方都是蛮荒之地。”  

“如今,人类是旧大陆的主人。”  

雷恩心道一声果然,被自己猜对了,出声道:“所以三位国王准备开拓新大陆?”  

“不是开拓,是收复。”佐尔坦纠正道:“新大陆原本就有一半属于矮人,从西海岸到奇克罗斯山脉脚下,都属于矮人的领地。”  

“呵呵…”  

雷恩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这话你跟深渊去说吧。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一些矮人的原话。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地下要塞,沉浸在祖先的辉煌之中,对外面的世界知道不多,已经脱离现实了。”佐尔坦连忙跟这种想法撇清关系。  

“就算新大陆西部属于矮人,可是盾岛在东海岸,跟矮人没关系吧?”雷恩直出了一个关键漏洞。  

佐尔坦苦笑起来,无法回答。  

“三位矮人国王也抱有这种想法?”雷恩又问。  

“应该没有。”佐尔坦的语气不太确定,“我和迈格纳陛下接触比较多,他是一位英明睿智的国王,也非常务实,这点你可以放心。但是另外两位国王,我就不敢保证了。”  

雷恩已经很明白了。  

三位国王为了解决人口危机,把目光放在了新大陆。也许他们原本就有想法,但是心有余而不不足,自己在盾岛的建城计划,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如果能“收复”新大陆,不但人口危机得到解决,还能重振祖先的辉煌。  

但是以矮人自己的实力肯定做不到。  

世界山脉中所有的矮人加起来也不足三百万,区区几百万人,想要征服新大陆,不啻于蚍蜉撼树。  

即使是雷恩自己,暂时也不过想建一座城市而已。  

后续怎么开拓新大陆,他还没有具体计划,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开帝国的支持。没有整个奥瑞恩瑟帝国为后盾,哥谭城的势力最多限于盾岛和艾伯拉肯地区,不可能扩张多大的领土。  

矮人国王的意图很明显,以哥谭城为跳板,先在新大陆站稳脚跟,然后一步步展开“收复”新大陆的计划。  

当然,最好直接拥有一部分哥谭城的统治之权。  

雷恩当然不会让矮人如愿。  

他绝不允许矮人反客为主,自己投入无数资金和力量建城的城市,最后都便宜了矮人。而且,他对新大陆有更大的野心,要是同意了矮人的条件,等于给自己培养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雷恩思索了一会儿,心里划下了底线。  

然后问道:“那个山丘之王是什么情况?”  

“我猜三位国王指定的团长是克斯塔金,”佐尔坦回道:“克斯塔金原本就是矮人中最强大的战士之一,他还是一位锻造技艺极为高超的符文领主,地位不亚于国王。”  

“两年前,克斯塔金刚晋升山丘之王,他的晋升,跟我们也有一定的关系。”  

雷恩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位山丘之王的名字,怎么还能扯上关系?  

佐尔坦放低了声音,解释道:“四年前,我们一起进入铁须要塞,拿回了那份第三纪元的符文知识,我把它分享给了族中的符文工匠,克斯塔金也得到了。他从这份符文知识中受到启发,锻造技艺精进,在打造一件史诗战斧中突破,晋升山丘之王。”  

“居然这么巧!”雷恩颇有一种命运安排的感觉。  

一位山丘之王兼符文领主,在矮人中的地位与国王平起平坐,如今强大的人物,怎么索尔格林会对他如此厌恶?  

甚至不惜把克斯塔金派到新大陆。  

任何一位符文领主对矮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绝不会轻易让符文领主冒险,完全可以派出别的山丘之王。  

“克斯塔金不受国王的喜欢?”雷恩直接问。  

“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