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态闭环(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隋波和老周的见面。  

依然选在了中国大饭店的Aria酒吧。  

这段时间里,叶薇去了香港。  

她又进了一个新的项目组,正在忙中金承销的中国人寿IPO,H股部分在港上市的案子。  

所以隋波最近都是在嘉里中心过夜…  

这样,他待在国贸星河控股办公室的时间,也就多了一些。  

而老周的3721公司地址,正好也在附近的和乔大厦。  

这里的距离刚刚好,离大家都比较近。  

早上起来,  

左清泉先是帮隋波做好了爱心早餐,还来一个“kissgoodbye”。  

这才开着那辆红色捷豹,开开心心的去上班了。  

能独自“霸占”隋波一段时间,让她很是满意。  

她心里巴不得,叶薇越忙越好,林馨干脆就待在硅谷,别回来了…  

对她的这点小心思,隋波也是一笑置之。  

吃完早餐,隋波这才慢慢悠悠的出门。  

从嘉里中心公寓出来,没走几步路,就到了中国大饭店。  

王强前一段时间跟隋波说,建议他要多一些运动锻炼。  

现在他还年轻,锻炼一下,很容易就能把体质提升起来…  

隋波也开始反省。  

前世他在大学这几年里,运动量可不小,天天都踢球、跑步、骑车。  

这一世,虽然也偶尔参加车协的训练和骑行。  

但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公司办公,出门也是坐车,的确锻炼少了一些。  

所以每天晚上回来后,  

隋波也开始到公寓的健身房去练练器械、跑跑步;  

到公寓康体中心的泳池,游上1个小时…,加强了锻炼。  

从嘉里中心公寓去国贸2座的办公室,也就两步路的距离。  

他大多都是走着去,就当散步了。  

国内尤其是帝都的治安,相比硅谷可是好太多了。  

而且有王强在身边跟着,又在国贸CBD这个比较敏感的区域。  

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  

一边走,隋波一边想着老周这个人。  

老周可以说是互联网江湖中的一个“异类”,充满着争议,却也极富魅力。  

“红衣大炮”、“流氓软件之父”、“斗士”、“业内公敌”…  

他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标签,而且大多不是美誉。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  

他却是国内互联网江湖中少有的比较“真”的人。  

从不虚与委蛇,隐藏自己的观点,洒脱却睚眦必报。  

而且老周聪明绝顶。  

他战略战术出色,敢于创新、颠覆,不因循守旧。  

有人称老周是互联网业内最好的产品经理之一、最好的市场经理之一。  

这一点上,业内却几乎没有异议。  

产品方面就不用说了,  

从3721到360杀毒、浏览器,都是业内极富竞争力的优秀产品。  

老周提出的产品方法论: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模式、颠覆式微创新。  

后来也被很多互联网创业者和产品经理们,奉为圭臬。  

老周的借势营销手段之高超,从3Q大战后紧接着上市的过程,就可见一斑。  

“中国互联网唯一能和腾讯抗衡的公司”。  

这就是360上市时的宣传口号之一…  

能够在BAT几大巨头轮流摁在地上打,以及几乎全江湖的抵制下…,他和他所带领的360依然强势崛起,已经充分说明了他的能力!  

宋健曾经和老周在方正时是同事,打交道比较多。  

隋波在问他对老周的印象时,他评价说:  

“他在方正的名气挺大,但是不受欢迎。  

主要是性格太张扬了…,在方正那种相对保守的环境里,他就像是个异类。  

不过在软件部,他还是很有权威的,技术实力很强。  

他当时搞了个“飞扬”邮件系统,还曾经找我谈过,希望公司能给予支持。  

我倒是很感兴趣,不过集团的高层领导不太认可,现在想想还有点可惜…  

这个人有想法、有冲劲、有技术,是个人才!  

不过性格上就有点特立独行,情商不高。”  

也是,情商高话,老周后来也就不会得罪那么多人了…  

隋波现在站的角度高了,看问题也和前世不同。  

他更多的是思考:  

为什么是3Q大战?  

而不是3A大战?3B大战?  

为什么总是腾讯遇到一波又一波的挑战者,而不是阿里、百度呢?  

归根结底,还是商业模式和竞争壁垒的原因!  

“腾讯帝国”虽然恐怖且庞大,但它的一切业务的核心,都是QQ!  

QQ拥有着巨量的用户规模,作为平台,承载了腾讯最赚钱的游戏、互联网增值服务、门户网站等等诸多模式。  

可偏偏QQ是个纯粹的软件,技术门槛不高…  

所以最强的一点,却也最容易被攻破。  

前提是能够有足够优秀的产品,来作为用户的替代。  

从3Q大战中,360用了短短一周时间,就搞出了一个“360扣扣保镖“,直击腾讯的要害,逼迫着小马哥做出“二选一”的策略,就可以看出。  

这种以一款社交软件为根基的商业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弊端。  

可以说,要不是恰好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微信又恰好出现,腾讯帝国后来会怎么样还很难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