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豪宅(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创新生态体系。  

才更加值得学习和借鉴。  

中国互联网产业想要超过美国,不仅仅是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  

要建立起一个更加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能够吸引全世界更多的顶尖人才,加入其中。  

而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需要想办法解决政治形态、语言、文字等等巨大差异性的影响之外,  

一种普世的科技创新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改变世界的梦想、追求创新的精神、敢于冒险的勇气、质疑权威的态度;  

开放包容、密切联系的人才流动和创业文化…  

这一切硅谷所特有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文化,就是隋波想要研究的东西!  

就算将来,因为各方面的限制,  

短时间内,可能很难在国内,搞出一套能够和硅谷相媲美的创新生态体系…  

至少也要了解它,未来才能有机会去超越它!  

隋波还没有动身,  

张婉琳等人,已经先前往加州,给他打前站。  

包括帮隋波办理入学的手续,捐赠的流程;  

挑选隋波在加州期间的住宅,以及安排隋波在美期间,安保、管家、法律、财务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团队,以及相关的商业活动和交流行程…  

其实,像很多超级富豪,随着家族信托的成立,都会成立相应的家族办公室(FalyOffice),来为他们提供全方位财富管理和家族服务。  

以使其资产帝国符合家族的长期目标,并使资产能顺利地进行跨代传承和保值增值。  

家族办公室会有一支专业的团队,为富豪提供各种专业的资产管理咨询和操作服务。  

其中包括:律师、注册会计师、金融投资管理、股票经纪人、保险代理、银行、还有独立信托实体。  

甚至连家族后代教育、考虑家族安全、房产管理、慈善公益、遗产规划等家族事务,也属于家族办公室服务的范畴。  

不过隋波毕竟还年轻,还没有来得及考虑这些事情。  

所以,张婉琳暂时,就充当了帮助他处理赴美相关事务的“家族助理”的角色。  

隋波一走半年,远隔万里。  

首先需要安排好的,就是他去硅谷游学期间,易趣等公司的管理和协调机制。  

创业以来,隋波一直都是公司绝对的领袖和精神导师。  

就算是高管团队,也习惯了他决策,大家执行的模式。  

现在他忽然要去硅谷游学半年,还给大家放权,让大家自主决策。  

一时间谁都有点心里没底。  

隋波当然也不会真的什么都不管…  

所以他在临走前,和大家充分讨论了接下来的战略和业务方向。  

并且再三强调,让管理团队大胆决策,不要怕犯错误。  

他不在的时候,  

由之前易趣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改为星河控股“战略决策委员会”的机构,继续承担三家公司之间,进行协同决策的最高管理机构。  

除了原先“战略执行委员会”的隋波、宋健、张奕、庞勇、陈永红、王峰、左清泉、李欣、周枫、许朝军、黄海、王川、周杰等13人外。  

新改组的“战略决策委员会”还增加了龚宇、朱洪波、刘炽平3人。  

在隋波、张奕、周枫去美国后,  

“战略决策委员会”剩下的人,每周会有一次协调例会,用来讨论和决策公司业务和协同问题。  

隋波也会在每月1日,通过远洋电话的方式,参加月初的例会。  

此外,林馨也被隋波缠的没办法。  

最后还是答应了,和他一起去硅谷。  

林馨本来就有加大交流的经验。  

隋波只是给加大捐了50万美元,就帮她弄了一个加大交流学习的邀请。  

光华学院对这种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态度,一向都是宽松的,也顺利给林馨放行。  

安抚了满肚子牢骚的左清泉,哄好了毫不知情的叶薇后,  

5月底,隋波和林馨登上了飞往旧金山的航班。  

随行的有张奕、周枫、王强、张轩四人。  

帝都飞旧金山的CA985,是目前最好的747400机型。  

这架“珍宝(Juo)客机”素来有着“空中女皇”的美称,双层机舱的设计,在这个年代独一无二。  

长达11个小时的飞行时间,隋波自然不会委屈大家,6人都定了头等舱。  

隋波和林馨坐在一起。  

飞机起飞后,  

隋波看林馨兴致不高,就拉着她一起看张婉琳发来的住宅图片。  

“馨馨,你看看这几栋房子,你喜欢哪一栋?”  

林馨白了他一眼:“看房子干嘛?我是去学习的,又不是去定居!  

…我就住上次的寄宿家庭好了。”  

隋波听了有点想笑,这丫头就是嘴硬心软。  

明明都已经答应和他一起去硅谷待半年了,还一副不想和你住在一起的样子…  

女孩子嘛,这种矜持太正常了。  

只有直男才会挑明了说呢。  

隋波这种老男人,自然知道要迂回婉转,照顾她的面子。  

他也不管林馨的冷淡,就把手里的一堆照片和介绍的资料塞到她手上。  

“你眼光好,品味也高,对那边也熟悉,就帮我挑挑嘛!  

怎么说我也要住半年呢,你真舍得我住个不好的房子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