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3 霸王餐(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英国年初对海峡殖民地官员职务进行调整,蒙巴顿正式接替山顿爵士成为海峡殖民地总督。  

对于这个任命,蒙巴顿并不太情愿,他更想接替韦唯尔担任印度总督,可惜不能如愿。  

蒙巴顿现在身上的职务,除了东南亚英军总司令和海峡殖民地总督之外,还兼任着东亚盟军联合司令部副司令一职,因为英军在东亚战场的表现,蒙巴顿在东亚盟军联合司令部内部表现并不活跃,大部分时间在印度。  

最近这段时间,由于南部非洲和美国的超级武器先后在战场上亮相,蒙巴顿更不想回狮城,他在等韦唯尔退役,到时候他就能顺理成章接班。  

韦唯尔是1883年生人,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的一只眼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失明,身体一直都不太好,从去年开始,就有传言说韦唯尔即将退休。  

韦唯尔确实是想退休,不过不是现在,他怎么着也会熬到世界大战结束,蒙巴顿注定是要失望的。  

如果可以的话,蒙巴顿真的不想带英印部队返回狮城。  

但是他没的选择,英国现在讨论的裁军,不涉及英印部队,因为英印部队的维持费用远低于真正的英军。  

英国人参军是有薪水的,战时津贴更高。  

印度人参军有口饭吃就行,战死后的抚恤金也很低,正是因为有英印部队的存在,所以英国才敢把陆军裁得只剩下皇家仪仗队。  

成本低就意味着素质差,部队装备水平和训练水平都不太行,这些缺点放在印度习以为常,放在时下的狮城,那就被无限放大。  

狮城是东亚盟军联合司令部所在地,各国在狮城都设有办事处,有办事处,自然也就需要派出军人负责安保工作。  

对于这件事,各国还是很重视的,能被派到狮城的部队肯定都是精锐部队,单兵素质和武器装备都是最好的,作用都跟仪仗队差不多。  

英印部队什么德行所有人都知道,跟各国常规部队相比都有明显差距,跟仪仗队一比简直就不能看,只能用歪瓜裂枣来形容。  

歪瓜裂枣也就罢了,如果印度大兵们有自知之明,到了狮城之后老老实实尽职尽责,蒙巴顿还能省点心。  

这又怎么可能呢,让印度人打仗不行,让印度人跟在英国人屁股后面狐假虎威那可就太行了,这也是印度人最擅长的事。  

狮城能成为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的核心地区,繁华程度不用说,在整个亚洲都是数得着的。  

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时的海峡殖民地总督仓皇逃跑,战争委员会接管狮城。  

战争委员会接管后,狮城的繁华程度更胜以往,很多印度士兵来到狮城之后,就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这也不对,刘姥姥进大观园虽然是眼界大开,可人家有本分,没把大观园当成自家庭院,有作为客人的自觉。  

印度大兵却不认为自己是客人。  

印度大兵的逻辑是这样的。  

因为狮城是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蒙巴顿是海峡殖民地总督,那么他们随蒙巴顿来到狮城,那么就理应成为海峡殖民地的主人。  

最起码也得比狮城当地人高出一个阶层,就跟以前旅居在狮城的英国人一样。  

这逻辑也不奇怪,印度本身就实行种姓制度,所以印度人的阶级意识是刻在骨子里的。  

主人回到自己家,自然是随心所以。  

狮城又是亚洲首屈一指的繁华之地,于是很多印度大兵就被狮城的浮世繁华迷花了眼,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这里还要介绍一个情况。  

虽然樟宜海军基地的南部非洲军人洁身自好,但是随着美国大兵和澳大利亚、东印度的军人入住,狮城的特殊行业也随之繁荣起来,各国佳丽应有尽有。  

英印部队在纪律这方面的问题又尤为严重。  

这也跟印度的传统有关,弓虽女干之国不是开玩笑的。  

有市场就有需求,对于这些烟花场所,战争委员会既然不能直接取缔,那就只能加强管理。  

所以有资格在狮城参与这个行业的,背后多少也都有点能量。  

跟美军在欧洲地区营地周围的帐篷不同,狮城对于这个行业的要求很高,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是必须的,对于经营场所的要求也很高,客人上门消费的费用自然也不低。  

对于这种情况,客人们也能理解接受。  

印度大兵不理解。  

主人回到自己家享受下仆役的服务居然还要付钱,还能有比这更滑稽的事吗?  

于是在蒙巴顿抵达狮城的三天内,因为不付钱被狮城警察局逮捕的印度大兵就有上百人之多。  

一两个吃霸王餐的很正常,人多了什么鸟都有。  

上百人就很不正常了,于是狮城警察局就把状告到樟宜海军基地。  

这就很奇怪。  

蒙巴顿麾下的英印部队吃霸王餐,按说应该告到蒙巴顿那里才对。  

狮城警察局告到樟宜海军基地也是没办法。  

蒙巴顿身兼数职,位高权重,哪有心情处理这种小事,狮城警察局长去告状的时候,连蒙巴顿的面都没见到,英印部队的指挥官甚至派人攻破狮城警察局,将犯事的印度大兵直接带走,狮城警察局长实在是没办法,所以才来找安琪。  

安琪的工作同样很繁忙,就算不忙也不会管这种事,所以出面接待狮城警察局长的,是负责樟宜海军基地和狮城对接工作的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