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7 自作聪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傍晚的时候开始下雨,山路有点泥泞,桑托斯带领部队出发的时候雨还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桑托斯刚出发没多久就摔了一跤,不过桑托斯不认为这是个不好的兆头,反而让桑托斯更高兴。  

天气越恶劣越好,越是这样,哨兵的警惕性就越低。  

当然对于正在山间艰难跋涉的部队来说,天气越恶劣,危险性就越大。  

幸好两个哨所之间没有那种万丈深渊,两三公里的距离也不算远,一个小时后,桑托斯的部队已经抵达预定位置。  

预定位置是国民警卫队哨所所在的山腰,到目前为止一切还算顺利,除了桑托斯摔了一跤之后,还有两名士兵扭伤了脚踝,一名士兵被毒蛇咬伤。  

扭伤了脚踝的士兵已经返回哨所,被毒蛇咬伤的士兵则已经毒发身亡。  

这些对于桑托斯来说都在可接受范围内,没有什么事是一帆风顺的。  

“接下来按照计划行动,一个排迂回到哨所后方攻击,另外两个排正面夹击,不管哪个方向发出枪声,所有人都要全力进攻。”桑托斯也没安排摸哨之类的操作,所有偷袭演变到最后其实都是强攻。  

摸哨不是那么容易的,正规部队安排哨兵,都是明哨暗哨巡逻哨相结合,明哨的位置肯定视野开阔,想偷偷摸摸摸掉已经足够困难,更何况还有隐藏在暗处的暗哨,根本不知道人在哪儿,明哨一旦遇袭,暗哨就会发出警报。  

至于巡逻哨,五六分钟一趟是要对口令的,口令对不上就算有伪装也是白搭。  

“我好像闻到了葡萄酒的味道——”桑托斯手下的一个少尉排长鼻子灵,看样子米州国民警卫队的待遇确实不错,有了女人怎么能没有酒呢。  

“米州人肯定在寻欢作乐,这些马鹿野郎真好命——”另一个少尉排长忿忿不平,军政府对部队可没有这么大方。  

马鹿野郎——  

这好像不是葡萄牙语。  

也对,这个时期的巴西可是有很多日本人的。  

日本国土狭小,人口又很多,所以为了减轻本土压力,很久之前就开始有组织的向海外移民。  

1908年6月18日,781名日本人漂洋过海来到巴西的桑托斯港。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日本移民巴西的人数已经增加到1.42万。  

现在巴西估计有超过14万日本人。  

如果可以的话,南部非洲肯定会是日本移民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毕竟南部非洲和日本,严格说起来都属于大中华文化圈。  

只可惜南部非洲很少接受日本移民,全世界对日本移民限制最严格的就是南部非洲,日本的海外留学生,想申请到南部非洲的高校读书都很难,尼亚萨兰大学更是从不接受日籍留学生,就算是皇室成员也不行。  

“让我们送他们下地狱——“最后一位少尉恶狠狠,别看米州人现在跳的欢,拿下哨所之后,女人和美酒都是政府军的。  

那就开始行动。  

和桑托斯预料中的一样,米州国民警卫队哨所确实是军纪废弛,居然连哨兵都没有安排。  

桑托斯并没有怀疑,这种事在政府军里面很正常,其他人都在寻欢作乐,让哨兵尽职尽责执行任务简直是不人道,反正下雨天也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距离哨所越近,嘻嘻哈哈的声音就越清晰,而且还伴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声。  

说不定里面还在跳舞呢,热情奔放的桑巴是所有巴西人的骄傲。  

距离哨所正门不到五十米。  

这个距离上隐蔽前进已经没必要了,到现在都还没有枪声响起,那证明米州国民警卫队还没有发现政府军的袭击。  

桑托斯举起手枪,对准哨所门口的灯泡,开枪的同时以破音的音量大喊:“进攻!”  

别奇怪,有灯泡很正常,圣克拉拉虽然没有发电厂,也没有供电网,但是哨所有发电机。  

不仅有灯泡,还有探照灯呢。  

随着桑托斯下达进攻命令,三个方向的政府军瞬间狂暴,他们嘶吼这挺起上了刺刀的步枪,向哨所发动疯狂进攻。  

上刺刀虽然可能会对射击造成影响,不过这么近的距离内,女人和美酒简直已经唾手可得,可能根本就没有射击的机会。  

在下达进攻命令的一瞬间,桑托斯仿佛已经看到手下士兵攻占哨所的场景。  

米州和里约之间虽然没有宣战,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桑托斯的连队如果能打赢第一仗,那么桑托斯作为指挥官肯定受益巨大,这一刻桑托斯仿佛看到上帝正在向桑托斯挥手——  

不过下一刻,桑托斯就真的看到了上帝。  

就在桑托斯手下士兵开始嚎叫着向哨所发起冲锋的瞬间。  

哨所四周的探照灯突然打开,瞬间的强光就像劈头盖脸一盆冷水,让热血上涌的士兵们不知所措,就像在夜晚被光照住的兔子一样一动不动待在原地。  

晚上带着狗撵过兔子的人都知道,兔子在晚上被强光照射的时候是不会动的,人也一样,极暗的环境里瞬间被强光照射,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失明。  

地震或者是矿难爆发后,从废墟里被抬出来的人都要遮住脸防御强光照射就是这个原理。  

被探照灯照射的同时,桑托斯绝望发现探照灯旁边一排黑洞洞的枪口正对准不知所措的政府军士兵。  

瞬间枪火灿烂——  

桑托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