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战火纷飞(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便是不考虑「蜀骑队」对「流氓队」的克制,泡菜服“欧巴盟”玩家们的表现也并不好。  

大家都说,泡菜服“欧巴盟”是RY005区中战斗力最弱的外服同盟,诚不欺我。  

在战争卡片buff的加持之下,“五福临门”玩家的部队表现的尤为强势。  

虽然也被泡菜服“欧巴盟”拆了个别在建要塞,但是“五福临门”的阵地一直保存的很好。  

随着时间流逝,“五福临门”玩家们在「雍州」的要塞一个接一个的建立完成。  

要塞群的成型,也就意味着“五福临门”已经在「雍州」初步站稳了脚跟。  

战役的出现,则代表着RY005区多了一个新的战场:雍州战场!  

国服双盟的这次突袭圆满成功,胡力那一套战争卡片也没有白白消耗,作用还是相当大的。  

可惜效果只持续24小时,不然还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五福临门”初步在「雍州」站稳了脚跟,也开辟出来了新的战场。  

那么加下来,就是彻底在「雍州」打下根基,并将“银行”也接进来,将水搅得更浑一些。  

敌军的大本营,当然是打的越乱越好!  

如果“五福临门”的玩家们可以安全的迁城过来,就可以慢慢侵蚀这块地盘了。  

「雍州」被入侵,让外服玩家们感到特别难受,明明是自己围殴别人,结果被围殴的对象却愈战愈勇,反过来攻击自己的大本营。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他外服同盟的玩家们对泡菜服“欧巴盟”更加看不起了,你说你围城了却不打,不然有国土保护的话,怎么会被“五福临门”打进来?  

更可恶的是,“五福临门”远道而来,阵地未稳,泡菜服“欧巴盟”明明有距离优势,却未能拿下这片阵地,让“五福临门”的要塞群建起来了。  

真是猪队友!  

泡菜服“欧巴盟”的玩家们也感到不爽,这都什么极品队友啊,被沦陷都不放地,还让敌军飞到自己的地盘上作威作福,简直神坑!  

自己已经奋力抵抗了,奈何敌军火力过于强大,完全不是对手。  

这时候队友们在其他战场也不知道给“五福临门”施压,逼迫“五福临门”回援,让自己独自承受“五福临门”的火力。  

敌军没出现在自己的地盘上,就不上心?  

现在好了,“五福临门”的要塞群都建起来了,之后就更难打了。  

真是猪队友!  

每个玩家因为所处角度的不同,看到的情况也都是相对片面的,同一件事情的感受自然也并不相同。  

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率土》的战斗在处于劣势的时候,玩家们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认为自己这边已经尽力了,而盟友却并非如此。  

同盟内部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更别说联军了。  

所以,在《率土》的历史长河里边,联军向来都是不稳定的,山头越多的联军越不稳定!  

但是,都已经被打进自己的大本营了,外服玩家们也不能啥也不干啊,必须反击!  

随之而来的是,在RY005区的各个战场上,战斗都变的更加惨烈。  

只不过,本来的3大战场,已经变成了4大战场。  

“五福临门”玩家们在这段时间里,成功沦陷了几名迁城到雍州的泡菜服“欧巴盟”玩家,并借助其领地,在「雍州」无国土的区域进行扩散。  

毕竟,不是每个玩家,都会在被沦陷之后进行放地的动作,可能因为不在线,也可能是舍不得。  

当然,不停的铺路,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银行”以及其他的外服同盟也加入混战,雍州战场的规模飞速增长,大有一举超过司隶战场成为最大战场的趋势。  

没办法,两个战场对于外服玩家的意义是不同的。  

司隶战场即便是丢了,也未必会伤筋动骨。  

雍州战场就完全不同了,那可是发育的根基,丢一小片,也是巨大的损失。  

所以,外服同盟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雍州」的清理工作上,而国服双盟好不容易才抓住机会进入「雍州」,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  

于是,雍州战场的战斗强度变得越来越大,区内的所有同盟都牵扯其中,俨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没能将苗头扼杀在摇篮里边,成为了外服同盟最难回首的往事。  

期间,“五福临门”还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雍州」中铺路到了泡菜服“欧巴盟”盟主的主城附近,可惜让对方迁城跑了,没能完成沦陷。  

随着战斗的继续,RY005区的战斗再次恢复到了僵持的状态。  

但是和之前不同的是,这种僵持非常诡异。  

整体势均力敌,旷日持久的战斗中,难分胜负。  

局面却风云突变,优势方战果赫赫。  

外服同盟,在雍州战场和冀州战场是相对优势的一方。  

国服双盟,则是在司隶战场和荆州战场占据了主动。  

雍州战场:全区同盟都有参与,局面异常混乱。  

但是随着外服玩家们逐渐加大力度,国服双盟的阵地开始不断被反推外服玩家力度最大的一个战场,国服双盟开始被反推。  

前期在「雍州」的积累化为乌有,打下的硕大地盘也在不断的变小,国服双盟只能龟缩在一起进行抵抗。  

个别迁城比较激进的国服玩家,因为迁城处于冷却状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