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幼化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前四匣境和五匣境也有对应的魔宠师技能,只是对陈宁来说意义不大,所以没去学。  

四匣境对应的技能名为狂化,可以短暂提升魔宠战力,但之后会陷入长时间的虚弱,类似于之前北冥玉儿使用的技能,不过北冥玉儿那招的效果明显比普通狂化要好很多。  

陈宁从不欠缺战力,所以完全没必要学习普通狂化。  

而五匣境对应的技能名叫灵魂抵抗,算是一种提高精神控制抗性的技能,因为有傻妞在,所以也没必要去学。  

毕竟灵魂抵抗那点儿抗性,还不如傻妞简单的精神保护。  

如今突破六匣境后,总算有一招相对有用的技能。  

隔空收放的原理并不复杂,陈宁很容易便掌握了隔空收放的技巧,眉心光纹流转,挥手间,充电宝便凭空出现在门口的位置。  

精神力锁定充电宝,意念微动,灵魂气旋短暂加速,充电宝便被隔空收回魂匣。  

“这技能的使用距离似乎只受我自己的精神力影响,精神力越高,使用距离就越远。”陈宁沉吟思索道。  

以他现在的精神力,最多只能在十一米范围内隔空收放魔宠。  

说实话,十一米的范围有点小,但总比没有好。  

随后,陈宁又让傻妞试了试精神力同步,然而没有任何改变,收放距离还是只看陈宁自身精神力的强弱。  

“哥哥不必叹息,你在蕴养傻妞的时候,自身精神力也会稳步提升,今后隔空收放的距离肯定会越来越远。”傻妞安慰道。  

“也对。”陈宁哑然点头,旋即将目光落在后面几个境界的魔宠师技能上。  

三匣境以后,每个境界都只有一种魔宠师技能,或者说是一类魔宠师技能。  

而这些技能都是最普通、最基础的魔宠师技能,同时也是一种类似于范本技能的存在。  

就拿刚刚学到的隔空收放来说,意味着需要至少五个魂匣相互运作,才能产生隔空收放的效果,也就是说,只要是跟隔空收放有关的魔宠师技能,都需要五匣境。  

那些所谓的世家传承技能,同样遵循着这个规律。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几个境界的魔宠师技能,每一个都极为实用,每一个都是质变。  

七匣境:安全印记(当魔宠的伤势或者状态跌落到一定程度后,魔宠将会被强制送回魂匣)  

八匣境:体型控制(将魔宠体形切换为任意大小)  

九匣境:魔宠置换(将隔空收放范围内的魔宠瞬间置换为魂匣内的其他魔宠)  

从技能介绍也能看出,后面这三个技能有多实用。  

安全印记就不用多说了,给魔宠保命的重要技能,大幅降低魔宠伤亡的概率,是所有魔宠师必学的技能之一。  

然后是体形控制,这技能没有实质性的提升,但实用性极佳。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一些体型庞大的魔宠不方便出战,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体形控制了。  

最后是九匣境的魔宠置换,可以快速切换出战魔宠,给魔宠师战斗增加了极大的可操作空间,为秀操作提供了可能性。  

“奇怪,十匣境呢?”陈宁翻来覆去找了好几遍,愣是没找到十匣境对应的技能,“作为魔宠师修炼的最高境界,竟然没有技能吗?”  

这让陈宁百思不得其解,毕竟按正常逻辑来看,十匣境应该又招更强力的魔宠师技能才对。  

“难道是因为系统等级不够?”陈宁不由询问向傻妞。  

傻妞摇头道:“应该不是,系统内也没有十匣境的任何信息。”  

陈宁一头雾水,“难不成十匣境真没有技能?”  

接着,陈宁又将目光落在了八匣境的体形控制上,脑海中浮现出孙哲那只名为小辣椒的爆炎迪威熊。  

之前小辣椒从一只大狗熊变成一只小熊,显然是某种体形控制类技能,但从孙哲的气息来看,似乎只有六匣境。  

“奇怪,六匣境怎么可能使用体形控制类技能?”  

这让陈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好在孙哲还要停留几天,刚好找机会问问,顺带打听一下十匣境为什么没有对应的魔宠师技能。  

夜色褪去,清晨的曙光透过窗户,投射在陈宁脸上。  

睁开眼,六匣境的气息已经趋于稳定。  

简单洗漱后,开门营业,在黑区试练了一个月,突然回到小店营业,还真有些不习惯。  

“是我的错觉吗?”望着店门外熟悉的街道,以及熟悉的景象,陈宁隐隐感觉古缘城的氛围似乎跟之前不太一样了。  

正当陈宁疑惑之时,孙哲的身影出现在视线当中。  

“哈哈,巧了正想着去哪儿吃饭呢。”孙哲说笑着走进店中,随便找了个位置,轻车熟路的点了几个菜,顺带帮小辣椒点了两份精品大烤肉。  

将饭菜摆上餐桌后,陈宁顺势向孙哲打听起了魔宠师技能的事情。  

“对了孙老哥,有件事儿想问问你。”陈宁开口道。  

孙哲愣神道:“直接问呗。”  

“是这么回事,昨天见小辣椒似乎可以从大体型切换为小体型。”陈宁道:“可据我所知,只有八匣境魔宠师才能使用类似的技能吧?”  

“你说这个啊?”孙哲恍然大笑,“那是幼化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一招技能。”  

“传承技能也得遵循境界规律吧?”陈宁疑惑道。  

孙哲沉吟着点点头,道:“怎么说呢,幼化术不算是真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