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回洛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个月后,追杀吴庆融的江湖中人慢慢变少了,因为吴庆融突然就销声匿迹了,再也没人发现过他。  

倒是他的千剑门在半个月前就被江湖中人围攻灭门了。  

有关‘魔龙魔功’的去向,江湖中人开始慢慢不大提起了。  

江湖中的事,就是如此,来得快去得也快。  

童覆的死,其实差不多注定这场争夺秘笈的闹剧要落下帷幕了。  

主要还是因为大家根本无法确认那‘魔龙魔功’是否真的落在吴庆融身上了。  

开始的时候,大家或许还会相信。  

可现在冷静下来,他们不大相信吴庆融能够杀了童覆。  

至于童覆身上的有千剑门的剑伤,很多人都是可以伪造的。  

再加上吴庆融下落不明,说不定早就重伤死在哪个角落了,江湖似乎又平静了不少。  

原本聚集在明州的江湖中人早已散去了大半,也就是一些不死心的家伙,还在附近徘徊。  

五神宗这边,谢英湖等各大长老和大部分弟子已经回去了。  

崔游和殷瑶琴留下了,因为他们两人还要护送夏馨月回洛阳。  

“就一年?”崔游听了殷瑶琴的话后,不由瞪大了双眼惊讶道。  

殷瑶琴点了点头:“是啊,谢师兄禁闭一年,林师兄半年。”  

崔游沉默了。  

当时他还曾师姐说起宗内对谢龙河和林明琛两人处罚一事,师姐说不会超过三年。  

自己那个时候还很惊讶,觉得三年太少了。  

没想到现在刚刚得到消息,宗内只判处谢龙河一年禁闭,林明琛则是半年。  

这样的处罚实在是太轻了。  

不过崔游也明白,这都是因为谢龙河的身份特殊,要是换做林明琛想要杀谢龙河的话,那林明琛不被处死恐怕这辈子也休想再出五神宗一步了。  

“师弟,这件事呢,就算过去了,你也不用再多想。”殷瑶琴又说道。  

“是,师姐,我明白的。”崔游点头道。  

就算自己心中再是不平,又能如何呢?  

“还有一个消息。”  

“好消息?”崔游不由急忙问道。  

“是有关郡主的。”殷瑶琴轻笑一声道,“洛阳那边针对和亲的人选好像是定下了。”  

“哦,也就是说郡主很快会回洛阳了?”崔游问道。  

“没错,这几天郡主应该就会和我们说这件事了吧。”殷瑶琴答道。  

这一个月,从洛阳那边又过来了不少的高手,大部分都是安平公主府的高手,可见这位公主对夏馨月这个侄女真是很关心。  

崔游和殷瑶琴两人其实也想着能够快点将郡主送回洛阳,这样他们好返回五神宗。  

崔游心急,那是因为自己回到五神宗,就能正式拜邱前辈为师了。  

这对他来说,是大事。  

而殷瑶琴也有自己的心事。  

她想要亲自问问师父自己的身世。  

哪怕她内心已经知道了,但她还是想要从师父口中听到真相。  

这一个月里,他们基本上都是待在太守府。  

不过凌黛儿不时会请殷瑶琴去凌府,顺便也会邀请崔游过去。  

果然如殷瑶琴所言,第二天他们两个就被夏馨月喊去,说是两天后启程回洛阳。  

这倒是让崔游和殷瑶琴两人暗暗松了一口气。  

终于是等到这一天了。  

夏馨月启程之日,佟木亲自带着明州的大小官员出城相送。  

崔游已经听说了,佟木的明州太守过段时日就会被罢免,那圣旨大概已经在路上了,听说要被贬到边境苦寒之地为官。  

具体是哪里,崔游倒是没有听到消息。  

明州的百姓得知佟木被贬的消息,还曾想联名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够赦免佟木的罪责。  

最后被佟木拒绝了。  

不得不说,佟木在明州还是很得民心的。  

这倒是让夏馨月心中有些愧疚。  

要不是自己,佟木也不会被朝廷责罚了。  

可惜,这件事也不是她所能够决定的。  

郡主的车队浩浩荡荡,护卫的高手就有数百人。  

大部分都是朝廷派来的,真正的高手还是安平公主府的人。  

除了原本就在的‘震山掌’徐驽之外,半个月前,安平公主府又派了一批人,以客卿‘扫叶腿’王亚都为首。  

崔游和殷瑶琴也了解了一下,徐驽和王亚都在安平公主府的时候算是一对老搭档。  

一人精通掌法,一人精通腿法,两人联手一人专攻上路,一人专攻下盘,威力极大。  

虽然他们两人的个人实力在安平公主府的客卿中不算太高,但联手之下,倒是让他们两人有些威名。  

安平公主府过来两位客卿,其他护卫高手将近百名,阵容强大。  

而且就实力而言,朝廷那边过来的护卫明显不如了。  

“崔少侠,这一路上的护卫,不知道你有什么好建议?”徐驽出声问道。  

崔游骑马和徐驽,王亚都两人并行。  

殷瑶琴因为是女子,又与夏馨月姐妹相称,自然和夏馨月同乘一辆马车了。  

这辆马车就是凌黛儿送的那辆,里面宽大的很,加一个殷瑶琴自然不会觉得拥挤。  

而且同行的人都乐意见到殷瑶琴和夏馨月同乘一辆马车。  

万一真遇到什么危险,有殷瑶琴贴身护卫郡主,那就安全多了。  

虽然殷瑶琴的年纪不大,但她是五神宗的弟子,而且是五个最杰出的年轻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