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狮子逐马,落后则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匈奴大营东面五里处,  

巴索能率领着五千余鲜卑骑兵严阵以待。  

虽然在出发前秦逸已经开玩笑说他们只需看戏即可,但现在秦逸的命令传了过来,巴索能也不敢抗命不遵。  

如果是张辽的命令,巴索能或许还敢打打马虎眼,但对于秦逸的命令,巴索能是万万不敢打折扣的。  

秦逸让他拦截东西两面跑出来的匈奴人,那他就不会让任何一人冲过防线。  

“所有人注意戒备,哨骑全部派出去,一旦发现匈奴人突围,或者有散落的小股队伍,就立刻来报!”巴索能对着麾下将士说道。  

“诺!”  

随后数十名哨骑冲出军阵,向着南北两面发散开去。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西面鲜卑骑兵中。  

对于秦逸,鲜卑人没有一个敢忤逆的,而且,这次追杀匈奴人的主力也不是鲜卑人,而是汉军骑兵,他们鲜卑人只不过是帮忙赶赶羊而已,这种轻松活如果还拒绝,那真的是不识好歹了。  

很快,在鲜卑人的布置下,匈奴大营的东西两面都进入了严密的监视圈。  

一旦匈奴人又往这两个方向突围的样子,就会有传令兵将消息传出去,然后分列在北门两侧的汉军骑兵会纷纷南下,帮助鲜卑骑兵剿灭匈奴败军。  

外面的包围已经布置完毕,在匈奴大营中的屠杀却尚未停止。  

是的,就是屠杀!  

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匈奴人仿佛待宰的羔羊一般,只能在汉军的驱赶下盲目逃窜。  

当中军的匈奴人几乎被杀绝后,位于后军的残兵终于开始溃败。  

他们不敢往中军所在的南面跑,只能往东西北三面逃跑。  

很快,匈奴人便发现,东西两面也没有生路。  

五里之外鲜卑人严密的军阵让所有企图从东西两面逃跑的匈奴人停下来脚步。  

随后匈奴人都将生的希望放在了北门。  

虽然北门两侧也有汉军骑兵,但至少没有完全封死逃脱的路口,如果跑得够快,就有机会逃出生天!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不再去管其他友军的死活了,只要能跑过友军,那就能活下来!  

那个北门也是秦逸故意留下的。  

所谓围三缺一便是这个道理。  

只要给了匈奴人生的希望,那他们就不可能留下来拼死抵抗,只要有人经不住生的诱惑转身逃跑,那么势必会带动更多的人一起逃跑。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攻城战中会有督军的原因。  

众所周知,攻城战的伤亡一直以来都居高不下,对于攻城方来讲,一般需要五倍的兵力才能攻下城池。  

这个伤亡比例完全超过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句话所展现的比例。  

可想而知,平原上相互厮杀个攻城时候的相互搏命完全是两码事。  

正因为攻城战伤亡巨大,所以才会有督军在后面监督,防止因为个别士兵的退缩从而导致整个队伍的畏缩不前。  

这里也一样。  

秦逸只要给他们留下生路,那逃跑的人势必会让整个匈奴队伍失去抗争之心,从而成为任凭汉军宰割的羔羊。  

北门出口处。  

匈奴勇士骑着战马,狂奔出营。  

有些走得急的,甚至连兵刃都没拿。  

“快!从北门撤退,我等务必回到宁怀县,只有进城后,我等才有一线生机!”一名匈奴将领大声吼道。  

听到这名将领的话,四周的匈奴人夹着马腹的腿又暗暗加了一把劲。  

只要能冲到宁怀县,他们就能继续活下去!  

“驾!驾!”  

匈奴人骑着战马纷纷出营。  

由于人数过多,营门口激起的烟尘越升越高。  

在北门两边的汉军骑兵很快就发现了正在撤退的匈奴人。  

这两只骑兵分别由于振和于振的副将统领。  

在张辽麾下,于振是唯一一个单独统领骑兵的将军,更是深受张辽器重。  

于振也没有辜负张辽的看重,如今的于振,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带着五千骑兵敢往一万鲜卑大军里冲过去的冲动青年了。  

面对匈奴人鱼贯而出,于振并没有第一时间就下达进攻的指令,而是率军仅仅等待着。  

现在跑出去的匈奴人还太少,若是这时候冲过去,后面出来的匈奴骑兵定然会为了生存与他们以命相搏。  

如果匈奴数量少,于振是绝不会有所顾虑的,但匈奴人如果数量过多,麾下的将士必然会伤亡惨重。  

只有在后面慢慢追杀才是减少伤亡的最佳方式。  

这边于振率军按兵不动,另一边的副将在收到信号前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静静等待着。  

经过秦逸步军的屠杀,如今尚且存货的匈奴勇士依旧高大五万余人,这么多人凭借于振的七千骑兵根本不可能战胜,所以只能等!  

在死亡的威胁下,匈奴骑兵出营的速度异常快速。  

于振细细估算着,当他感觉匈奴人冲出大营的人数大概有四万人时,于振觉得自己出击的时候到了。  

“诸位!匈奴贼子入侵我并州,屠杀我并州数千百姓,如今匈奴贼子被主公率军攻破大营,正在往北逃亡,我等将是主公最后的追击力量,此役,我于振在此发誓,便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这些匈奴赶尽杀绝!为我并州百姓报仇!”于振高举长枪铿锵有力的声音传遍整个军阵。  

“杀!杀光匈奴贼子!”  

众将士大声怒吼,声音震动旷野,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