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望气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宗门界的望气术的确不少,可大多都稀松平常,不值一提,只能隐隐看出一个人有些不凡而已,根本没有太大的价值。  

“我想跟郡主做一个交易。”  

王昊思索片刻后开口道,在得知望气术后的奇特后他对这一门手段很感兴趣。  

“小侯爷莫非想要望气术?”  

清依郡主眉头一动,竟是猜出了王昊的目的。  

王昊点了点头道:“望气术虽是旁门左道,但也有一定的用处,当然我也不会让郡主白白将望气术赠与我。”  

他在动这个念头前已经想好了该如何从清依郡主手中得到望气术了。  

“倒不是我敝帚自珍,望气术修行极为困难,没有长时间去修行难有成就,如果不是父亲指导,恐怕现在我能入门都做不到。”  

清依郡主没有直接拒绝,反而劝说道。  

王昊明白清依郡主的意思,但没有动摇自己的想法。  

“望气术修行的确很难,但若是有所成就好处难以想象,我还是想跟郡主做这一场交易。”  

王昊并非固执己见,而是他已经摸清自己脑海中书架的作用,别人无法参悟的望气术在他这里却完全没有这个困扰。  

清依郡主眉头微皱“既然如此不知小侯爷打算用什么东西和我交换?以我们的身份普通宝物还真看不上。”  

她已经有些不悦了,望气术就算再难修行也是至宝,在她看来王昊还真拿不出能够吸引到自己的东西。  

“郡主所言极是,不过我打算以血月剑法跟你交换望气术。”  

王昊笑道,并没有在意清依郡主的态度。  

“莫非是血月王的剑法?”  

清依郡主眼睛一亮,血月王可是九宫境强者,他的传承自然无比珍贵。  

王昊点了点头道:“不知九宫境强者的传承能否和郡主换取望气术?”  

望气术就算再珍贵也只是一门技法而已,和传承相比差了许多,更何况还是血月王的传承。  

“自然是可以,不过我也不愿占你便宜,除了望气术外再送你一场造化。”  

清依郡主回应。  

“造化?”  

王昊一愣。  

“我们得到消息,天元剑宗的遗址就在吠陀州之中,所以我们才从东海赶来此地,这一宗门历史悠久,曾诞生过九宫境强者,不过早已覆灭数百年。”  

清依郡主没有隐瞒,她们此行就是冲着天元剑宗传承来的。  

听到这里王昊也有了几分兴趣,但他还是摇了摇头道:“我还要去安澜城述职,这造化可能无福消受了。”  

如今他有军令在身,不能在路上耽搁太长时间,否则可能会被降责。  

“无须担心,我这就书信一封交给淮安侯,他不会拒绝的。”  

清依郡主很强势,以她的身份开口就算淮安侯再怎么不满也不会反对。  

这一次王昊没有拒绝。  

接下来两人交换了望气术和血月剑法,不过王昊身上并无剑谱,只能靠自己书写。  

“小侯爷竟对血月剑法如此熟悉,莫非已经孕育出了剑意?”  

清依郡主推测道,眼中有异彩闪过。  

王昊笑了笑,没有否认。  

剑意是瞒不住的,与其如此藏着掖着落人口实还不如大方承认。  

“我记得小侯爷应该还未满十七,不仅修为到了四象境,更是成功孕育出剑意,如此天赋就算和太子比起来也不弱分毫,怪不得人皇对你如此器重。”  

清依郡主平静开口,但说出的话却有些大逆不道。  

试问天底下有谁敢说自己能和太子相提并论。  

“郡主谬赞了,我只不过因为一些机缘才能拥有如今的修为,远无法和太子比肩。”  

王昊神色平静,淡定自若。  

清依郡主见状也不再说话,等王昊将血月剑法尽数书写出来后取出望气术,完成此番交易。  

她相信王昊绝对不会在血月剑法上作假,而且她身后还有高人,完全能够鉴别王昊写出的剑法是否真实。  

得到望气术后王昊就在战舰上住下,静等抵达目的地。  

“这望气术果真晦涩难懂,怪不得很难修行到极高的境界。”  

王昊翻阅着手中的望气术,没过多久整本书籍便消失了。  

而他也因此进入了深层次的感悟之中,三日过后,望气术竟然直接就小成了。  

“清依郡主果真没有欺骗我,在望气术下,很少有人能够隐藏自己的身份。”  

透过船舱,王昊看到了一缕又一缕朝廷官员才能拥有的赤色气运精芒。  

其中十道精芒接近丈高,显然属于那几位六合境的将领。  

“清依郡主的气运是紫色的,因为她是亲王子嗣,有祖辈余荫庇护,地位远超普通将领。”  

王昊思索,清依郡主气运精芒的高度和那些将领一致,这就足以证明她也是一位六合境强者。  

“据我所知清依郡主比我大不了几岁,竟然已经踏足了六合境,这份资质比起七皇子也丝毫不逊色,怪不得能被封为郡主。”  

王昊感慨一声,很快他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因为他还发现了一道精芒,足足有十丈高!  

“战舰上有七星境强者?!”  

王昊大惊,没想到清依郡主身边还有一位七星境强者护道,怪不得敢大摇大摆进入吠陀州,如此强者已经能够比肩朝廷王侯,实力深不可测。  

“此人的气运是黑色的,并非朝廷中人,可能来自某个宗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