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走偏的番外34(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思往楼下看了一眼,“那他们…”  

白善道“稍后会有人请他们去酋长府,既然来了,总要见一见大酋长才是,也让他们看一看医棚那边的情况。”  

周满为了僚子部如此费心,总不能还落个包藏祸心的评价吧?  

他要他们求着周满留下来。  

疟疾只在安南城和附近两个部落里流传,暂时还没流传到更远的地方。  

所以在接受命令来前,其他部落的酋长其实是有些不以为意的。  

直到他们看到了沿着酋长府外三条街上的医棚。  

患了疟疾的人并不怎么好看,安南城中染病的人也不少,他们就这么躺在木板或者稻草上注视着从他们眼前走过的酋长们。  

酋长们…  

就有点儿害怕。。  

有人干脆转身要离开,这么严重的疟疾,谁知道会不会传染?  

但他们才转身,就被大部落的勇士们拦住,“大酋长还在府中等着诸位呢,请吧!”  

他们面面相觑起来,只能转身跟着勇士们去酋长府,直到此时他们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要是李义在酋长府里把他们都解决了…  

不至于吧?  

不是说朝廷的贵人在这里吗?  

还有驻兵在边界驻扎,李酋长的胆子没那么大吧?  

比较熟悉的几位酋长用眼神交流起来,直到此时,他们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好像朝廷派兵驻守边界对他们是有利的。  

几人心思翻转,思考着一会儿见到大酋长要怎么说,结果他们先见到的是白善和李思。  

酋长们愣愣的看着白善,然后扭头去看大总管。  

大总管眼圈泛红,哽咽道“大酋长骤闻噩耗,病情恶化,醒了一阵后又睡过去了。”  

他道“大酋长叮嘱,僚子部的事宜全权交给白大人,诸位酋长听白大人的吩咐就是。”  

酋长们好像朝廷驻军在边界也没那么好了。  

大部分人沉默,但也有沉不住气的人,“僚子部的事交给一个外人不好吧?”  

白善掀起眼皮,“此话不假。”  

众人一静,都不说话了,静静的看着白善要怎么处理这个酋长。  

白善却赞许的点头道“僚子部是羁縻州,朝廷素来优待,也没想过改变你们自治的政策,所以白某在这里只是暂代酋长之职。”  

他转了转手中的茶杯,慢条斯理的道“诸位在来之前应该已经收到消息了,宜州和柳州两地驻军镇守在边界。”  

有酋长忍不住质问道“大人既说不会改变我们自治的政策,只是暂代,这会儿又提起驻军的事,莫不是在威胁我们?”  

“你们要这么想也没错,”白善道“但朝廷的意思却不是要改变僚子部羁縻州的地位,而是为了防止僚子部生乱。”  

他意有所指道“李酋长病重,其子李义死于山匪手中,那是真山匪,假山匪还有待查证,但安南城中这么多百姓染上疟疾,此时若有人想起兵谋乱,那不仅是整个安南城、僚子部的仇敌,也是大晋的仇敌。”  

“白某知道你们在忧心什么,放心,在下连大晋的宰相之职都辞去了,对留在此处做首领并无兴趣。”白善道“为了让尔等放心,我会将一些重要事务交给李娘子来办。”  

他道“李酋长的长子死了,目前也只有李娘子能主事,你们有事也可以去找她。”  

“她不是已经嫁人,还插手酋长府的事不好吧?”  

白善不在意的道“娘家也是家,还是酋长们自荐,想要自己来做这个继承人?”  

此话一出,酋长们就互相戒备的看起来,显然谁也不想其中的某一个人上位。  

于是,让李思和白善一起代管僚子部事务的事就定下来了。  

但私底下,白善把李思能处理的事都交给了她,并且教她怎么和那些酋长私下会面,给对方一个感觉,当下的僚子部,没有人比李思更适合酋长这个位置了。  

大部落里李张两家占了大头,他们会承认她;其他部落也有亲近两家的部落,他们也不会很反对她…  

总比换一个人上位要好吧?  

而且李思是个女子,精力总是比不上男子的,她又是被白善扶持上来的,也就是说朝廷那边也是认她的。  

驻守在边界上的驻军到底是威慑到他们了,正值僚子部风雨飘摇之际,没人愿意在此时和朝廷硬碰硬。  

白善在做这些事时,周满正在药棚里看他们新割回来的青蒿。  

她挽了袖子,挑拣好青蒿清洗,就慢慢的拧出汁水来,味道…闻着就很苦。  

明达分派完一批物资,走过来看见便远远的停住了脚步,“我记得你以前让厨娘做过青蒿吃,味道…还是可以的。”  

周满道“那是煮过、焯过的,苦味儿都去了,再加上油盐,自然好吃的。”  

周满这段时间没少拧汁,对这个味道差不多麻木了,所以面无表情到“高温会破坏它的药效,所以这次的药不熬煮。”  

明达就问“今天新增的病患还多吗?”  

“自从灭蚊后,很少了。”周满道“替我多谢一谢白二,这几日多亏了他带人去灭蚊。”  

明达抿嘴笑道“他高兴得很。”  

不用算账,也不用再调派物资,白二郎带着大部落的勇士们拿着周满给配的灭蚊草冲在城中各种阴暗的角落,把蚊子熏出来后灭杀,或者直接就熏死了。  

还直接跑到河边的水草那里烧灭蚊的药草,可以说祸害了不少蚊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