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引爆全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微凉的晨露,沾湿黑礼服”  

“石板路有雾,父在低诉”  

“无奈的觉悟,只能跟更残酷”  

“一切都为了通往圣堂的路”  

“吹不散的雾,隐没了意图”  

“谁轻柔踱步,停住”  

“还来不及哭,穿过的子弹”  

“就带走温度”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犯着不同的罪”  

“我能决定谁对,谁又要该沉睡”  

一段沉长的说唱歌词自陈木白的口中唱出,搭配着诡异的音乐和他的服装,逐渐让人隐约知道他在讲述着什么事情。  

又是一阵说唱,而且速度更快。  

“后悔也无路可退,以父之名判决”  

“那感觉没有适合字汇”  

“就像边笑边掉泪,凝视着完全的黑”  

“阻挡悲剧蔓延的悲剧会让我沉醉”  

“低头亲吻我的左手”  

“换区被宽恕的承诺”  

“老旧管风琴在角落”  

“一直一直一直伴奏”  

“黑色帘幕被风吹动阳光无言的穿透”  

“洒向那群被我驯服后的,兽”  

陈木白在台上倾情演唱,整个人都像融入其中,仿佛在向大众诉说着“罪”。  

“竟然是说唱??”  

所有人都震惊了,一首歌里带一些说唱的元素还能理解,不少歌曲都有这种方式,但是从开头就是说唱的音乐比较少,除非是纯说唱的歌曲。  

说唱音乐是比民谣这些还小众,甚至都不能搬到台面上来。  

因为这些歌词里大都是带有血腥、暴力、黄色等负面情绪,而这也是来源于西方的黑人文化,相对华夏而言,国外比较开放、混乱,所以这种音乐是比较契合他们的生活。  

但是华夏一直都比较传统,说唱这种音乐稍有些离经叛道,虽然经过一些年的发展,大家对说唱没有那么的抵触,但是多少还是有些异样的目光。  

没人想到,陈木白会在总决赛中唱说唱歌曲,这心得有多大啊!  

“难了,毕竟这个音乐还是太小众了,评委们可能还有异样的目光,感觉陈木白要翻车啊!”  

“我觉得很好听啊,而且歌词里都没有那些负面的元素,反倒是在像虔诚的祷告?”  

“我们不喜欢说唱是因为那些歌词有问题,传达的观念不对,但是这首歌没有那些元素,单纯说唱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首歌的曲子搭配这个歌词真的绝了,陈木白这种打扮很绅士,确实很像有名的黑帮人士......”  

“这个打扮再加上歌词里的描述,他饰演的是教父的角色,那么《以父之名》是在说黑帮老大的故事了?”  

“纯说唱的歌曲吗?以前听过一些,但是那些人唱的都很奇怪,喜欢尖叫或者发出奇怪的声音,我不喜欢那种,陈木白的这首听起来很舒服,而且这歌的音乐很好听,不像那些动不动就是爆炸的音乐”  

“我是一名说唱歌手,陈木白的说唱功底很强,他可快可慢,跟随着音乐找着节奏,而且快慢的结合非常好,不像很多歌手会有明显的停顿差异,最主要的就是他唱了这么久没有情绪化的说唱,一直都是那副在阐述的角度,这是非常难的,就像我们一直跟别人吵架的时候,声音也会不自觉的放大,说唱音乐很容易情绪化,调动人的内心情绪和力量来爆发增强感染力,但是陈木白没有这种情绪化的表现,却依然有着让人倾听的能力。”  

相比较观众们或是疑惑或是肯定的声音,歌手门看向陈木白的目光则是震惊,他们面无表情,也没有动作,只是目光紧紧地盯着陈木白,想要看他接下来的表演。  

观众们很业余,只会听旋律、歌词,评价一首歌好不好听,喜欢就是好听,不喜欢就是不好听,很情绪化也很随意。  

但是对音乐精通的人则不一样,一首歌的好坏会从多方面考量,词曲、乐器的使用和和声、旋律、音域等等多方面思考,而陈木白的这首歌带给他们的惊喜远远超过预期,让他们太震撼了!  

陈木白沉浸在歌曲的情绪之中,当所有人以为陈木白这首歌是纯说唱的时候,他又开始唱歌了。  

“仁慈的父我已坠入”  

“看不见罪的国度,请原谅我的自负”  

“没人能说没人可说,好难承受”  

“荣耀的背后刻着一道孤独”  

“闭上双眼我又看见”  

“当年那梦的画面,天空是蒙蒙的雾”  

“父亲牵着我的双手,轻轻走过”  

“清晨那安安静静的石板路”  

最后,陈木白的声音里好像有了疲倦,整个人也空洞了许多,还带着一些无奈与释然。  

“没有喧嚣,只有宁静围绕”  

“我慢慢睡着,天,刚刚破晓”  

演唱完成,舞台的灯光打开,大厅也变得明亮起来,所有人都能够看到陈木白站在舞台上肃穆的身影。  

在演唱之前,大家并不知道他这种打扮的原因,但是演唱过后,大家从他的歌中找到了答案!  

整首歌全部演唱完成,大家从一开始的不知情,到疑惑,再到震惊和佩服!  

陈木白的演唱完成,全场的观众全都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和沸腾的呐喊,大家对陈木白送以最高的致敬,这是之前《浮夸》都没有达到的狂热情景!  

李天唱的《鸳鸯梦》也没有让观众们这么疯狂,大家都在疯狂的呐喊,陈木白的这首歌带给他们的震撼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