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张献忠之死(二)(2/3)
我们的义父,你走吧,念在你我兄弟的份上,这件事就当从来没有发生过,我绝不会和他人说…”
说完,他还刀入鞘。
“义父又如何?张献忠何曾当我们是他儿子?有一日没有了粮食,他毫不犹豫的会烹了我们!”
刘志从怀中取出一把短匕,目光狡诈凶狠:“他不仁,我们又何必义?大哥,我这里有一把吹毛断刃的利器,杀人不费吹灰之力,张献忠今夜一定会喝醉,只要大哥你稍给我配合,割下张献忠的脑袋,解放大家,不费吹灰之力!”
孙可望不说话,但双眼里的野心之火,却渐渐压制不住,开始急速燃烧起来。
连“解放”两字的歧义,都没有听出来。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黑沉沉地树叶之下,两人小声商议,风吹过,不远处的腐叶烂草之中,一条毒蛇被惊动,嗖的一声蹿了出来,随即又不见了踪影。
夜晚。
暴躁了一天的张献忠早早就休息了,站在他的大帐外,清楚听到他如雷的鼾声。
孙可望裹着一件破风衣,面无表情的走了过来,山中夜寒,很多人都被冻的瑟瑟发抖,此时正围聚在篝火边取暖,虽然明知道篝火有可能会引来官军,但不点篝火就会被冻死,不得已之下,孙可望还是默许了篝火的存在。
前后巡视了一圈,最后,孙可望来到了张献忠的大帐外,听到帐中那如雷的鼾声之后,他嘴角浮现一丝冷笑张献忠果然已经是醉了,军中虽然没有了粮草,但酒袋却还有几个,足够张献忠再大醉一场。
醉的好啊。
孙可望没有进帐,而是温言唤过站在帐前左右的张献忠的四个亲兵,以暗夜寒冷的命令,奖他们到篝火边暖和一会去。
如果是旁人命令,这四个亲兵肯定是不敢离开的,但面对孙可望的命令,他们很乐意的听从了。
孙可望又取出随身的酒袋,一人一口给他们暖身子,四人更是感激,喝完了酒袋之后,四人彻底放松,先是盘坐,继而蜷缩在篝火边睡着了,这么多天,不说流窜逃命的艰难,只说吃糠咽菜,每日不得饱的疲惫,就令他们很难坚持。
大约一个时辰后,所有人都进入了梦乡,营地里篝火渐渐熄灭,鼾声一片。
负责下半夜巡营的刘志这时却是醒了过来,他披了风衣,跨上腰刀,带了金忌九和另外两个亲兵,一瘸一拐往张献忠的大帐而来。
帐门前没有人,四个亲兵蜷缩在不远处的篝火余烬边,已经是睡着了。
刘志面无表情的环视一圈,向金忌九点点头,然后掀起帘子,带着金忌九轻步进入了张献忠的帐篷中。
随行的两个亲兵则是一左一右守在帐前。
篝火的余光照着他们两人的脸,感觉两人非常紧张,握刀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夜这么冷,他们两人的额头上,居然有细密的汗珠。
远处,有几个人也在黑暗里冒汗,他们的目光死死盯着张献忠的帐篷,当刘志带着金忌九进入之后,站在最前那人,紧张的已经是满脸冷汗,右手不由自主的握住了刀柄。
正是孙可望。
他今夜的任务就是支开帐前的那四个亲兵,剩下的事,就由刘志处置了。
但是成功,刘志会点起火把以为信号,并叫起众人,宣布张献忠的死讯,斩杀张献忠的死忠,随后跪在他面前,拥他为献营之主这中间,他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默许就可以,刘志承担最大的风险。在张献忠已死,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应该没有人敢反抗他和刘志,他可以顺利的成为献营之主,而刘志则是献营之副。
这是孙可望和刘志商议好的计划。
不过在孙可望的心中,却有另一个不同的计划。
杀了张献忠,刘志振臂一呼,大家就能拥他为献营之主,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甚至是一定能达成,但孙可望的思谋却非常深远,他认为,以这种方法夺取献营,不但有一定风险,而且会被兄弟们看不起,身边又多了刘志这么一个拥立有功的大军头,倒不如趁刘志杀死张献忠之后,以为张献忠报仇的名义,直接杀了刘志,为张献忠报仇,如此,他就更能名正言顺的成为献营之主,接下来,不管是投降朝廷还是继续流窜,他都有完全的自主。
此时,望着刘志和金忌九按照计划走入张献忠帐中,孙可望紧张的快要窒息了。
他睁大了眼睛,死死盯着张献忠的帐篷。虽然离的远,夜色更是漆黑,但他拼了命的想要探知到帐篷里发生的任何事情以及飘出的任何气味。
时间仿佛已经停止。
过了很久,一个人影从帐篷里走了出来。随后点燃了帐前的两支火把。
火光亮了起来。
见到约定的信号,孙可望心脏狂跳,惊喜的几乎要跳起来。
得手了,张献忠死了!
但孙可望强力控制住了自己向前迈步的冲动,他知道,越是这个时候,他就越是要冷静,他目光死死盯着大帐,等事情进一步的明朗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是他的行动方略,除非是确定刘志得手,否则他是不会轻易现身的,以免行动失败,被刘志殃及。
忽然的,一个人影从帐篷下面钻了出来,继而一边奔跑,一边惊慌的呼喊:“不好了,大王死了,大王被杀了”
孙可望立刻听出,呼喊之人乃是小三子,小三子乃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男童,在仓惶逃命,所有女眷都丢失之后,原本
说完,他还刀入鞘。
“义父又如何?张献忠何曾当我们是他儿子?有一日没有了粮食,他毫不犹豫的会烹了我们!”
刘志从怀中取出一把短匕,目光狡诈凶狠:“他不仁,我们又何必义?大哥,我这里有一把吹毛断刃的利器,杀人不费吹灰之力,张献忠今夜一定会喝醉,只要大哥你稍给我配合,割下张献忠的脑袋,解放大家,不费吹灰之力!”
孙可望不说话,但双眼里的野心之火,却渐渐压制不住,开始急速燃烧起来。
连“解放”两字的歧义,都没有听出来。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黑沉沉地树叶之下,两人小声商议,风吹过,不远处的腐叶烂草之中,一条毒蛇被惊动,嗖的一声蹿了出来,随即又不见了踪影。
夜晚。
暴躁了一天的张献忠早早就休息了,站在他的大帐外,清楚听到他如雷的鼾声。
孙可望裹着一件破风衣,面无表情的走了过来,山中夜寒,很多人都被冻的瑟瑟发抖,此时正围聚在篝火边取暖,虽然明知道篝火有可能会引来官军,但不点篝火就会被冻死,不得已之下,孙可望还是默许了篝火的存在。
前后巡视了一圈,最后,孙可望来到了张献忠的大帐外,听到帐中那如雷的鼾声之后,他嘴角浮现一丝冷笑张献忠果然已经是醉了,军中虽然没有了粮草,但酒袋却还有几个,足够张献忠再大醉一场。
醉的好啊。
孙可望没有进帐,而是温言唤过站在帐前左右的张献忠的四个亲兵,以暗夜寒冷的命令,奖他们到篝火边暖和一会去。
如果是旁人命令,这四个亲兵肯定是不敢离开的,但面对孙可望的命令,他们很乐意的听从了。
孙可望又取出随身的酒袋,一人一口给他们暖身子,四人更是感激,喝完了酒袋之后,四人彻底放松,先是盘坐,继而蜷缩在篝火边睡着了,这么多天,不说流窜逃命的艰难,只说吃糠咽菜,每日不得饱的疲惫,就令他们很难坚持。
大约一个时辰后,所有人都进入了梦乡,营地里篝火渐渐熄灭,鼾声一片。
负责下半夜巡营的刘志这时却是醒了过来,他披了风衣,跨上腰刀,带了金忌九和另外两个亲兵,一瘸一拐往张献忠的大帐而来。
帐门前没有人,四个亲兵蜷缩在不远处的篝火余烬边,已经是睡着了。
刘志面无表情的环视一圈,向金忌九点点头,然后掀起帘子,带着金忌九轻步进入了张献忠的帐篷中。
随行的两个亲兵则是一左一右守在帐前。
篝火的余光照着他们两人的脸,感觉两人非常紧张,握刀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夜这么冷,他们两人的额头上,居然有细密的汗珠。
远处,有几个人也在黑暗里冒汗,他们的目光死死盯着张献忠的帐篷,当刘志带着金忌九进入之后,站在最前那人,紧张的已经是满脸冷汗,右手不由自主的握住了刀柄。
正是孙可望。
他今夜的任务就是支开帐前的那四个亲兵,剩下的事,就由刘志处置了。
但是成功,刘志会点起火把以为信号,并叫起众人,宣布张献忠的死讯,斩杀张献忠的死忠,随后跪在他面前,拥他为献营之主这中间,他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默许就可以,刘志承担最大的风险。在张献忠已死,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应该没有人敢反抗他和刘志,他可以顺利的成为献营之主,而刘志则是献营之副。
这是孙可望和刘志商议好的计划。
不过在孙可望的心中,却有另一个不同的计划。
杀了张献忠,刘志振臂一呼,大家就能拥他为献营之主,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甚至是一定能达成,但孙可望的思谋却非常深远,他认为,以这种方法夺取献营,不但有一定风险,而且会被兄弟们看不起,身边又多了刘志这么一个拥立有功的大军头,倒不如趁刘志杀死张献忠之后,以为张献忠报仇的名义,直接杀了刘志,为张献忠报仇,如此,他就更能名正言顺的成为献营之主,接下来,不管是投降朝廷还是继续流窜,他都有完全的自主。
此时,望着刘志和金忌九按照计划走入张献忠帐中,孙可望紧张的快要窒息了。
他睁大了眼睛,死死盯着张献忠的帐篷。虽然离的远,夜色更是漆黑,但他拼了命的想要探知到帐篷里发生的任何事情以及飘出的任何气味。
时间仿佛已经停止。
过了很久,一个人影从帐篷里走了出来。随后点燃了帐前的两支火把。
火光亮了起来。
见到约定的信号,孙可望心脏狂跳,惊喜的几乎要跳起来。
得手了,张献忠死了!
但孙可望强力控制住了自己向前迈步的冲动,他知道,越是这个时候,他就越是要冷静,他目光死死盯着大帐,等事情进一步的明朗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是他的行动方略,除非是确定刘志得手,否则他是不会轻易现身的,以免行动失败,被刘志殃及。
忽然的,一个人影从帐篷下面钻了出来,继而一边奔跑,一边惊慌的呼喊:“不好了,大王死了,大王被杀了”
孙可望立刻听出,呼喊之人乃是小三子,小三子乃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男童,在仓惶逃命,所有女眷都丢失之后,原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